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爬行纲 > 瑶山鳄蜥

瑶山鳄蜥

时间:2013-10-28 17:29|查看:2070|评论:0|字体: 繁体

瑶山鳄蜥

 

瑶山鳄蜥

 

瑶山鳄蜥(学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为鳄蜥科鰐蜥属下的一个种。瑶山鳄蜥又称雷公蛇,属独科种,为我国特产。1928年由广州中山大学生物考察队任国荣等人首次在金秀县内发现,1930年德国学者为异晰科鳄蜥属,定名为瑶山鳄蜥,现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珍贵动物

 

形态特征

 

全长30-40公分,头形呈纵扁状,尾部与鳄尾酷似。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溪流,半水栖型。食 性:以昆虫、蝌蚪、小鱼或蚯蚓为食。

 

详细介绍

 

瑶山鳄蜥适生于大山小冲沟中;喜栖在有乔木林,林下有乔灌木藤蔓,地表植被潮湿阴凉,透光度在20%左右,有流水的积水窝附近。平时卧于小树枝上(故又名大睡蛇),一受惊扰,便从树上跳入水中躲藏。食性复杂,以小青蛙、蚯蚓、蚂蚱、金龟子、蜻蜓、蟑螂等为主。

 

每年l0月至翌年3月,为鳄晰冬眠期。鳄蜥为卵胎生繁殖的动物,每年夏秋交配。受精卵在母腹中发育,第二年4月左右产出,刚生出的小鳄蜥,就能独立生活。瑶山鳄蜥,对于研究物种形成与演变,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均有重要作用。

 

1928年―1929年间,中山大学生物系考察队前往广西大瑶山,在今广西金秀县罗香乡琼武村采得28条似蜥蜴,尾巴却像鳄鱼的爬行动物。其中2号送给德国柏林动物博物馆, 1930年由德国人Ernst Ahl发表为新科、新属、新种,拉丁学名是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1930。属名由Shin和saurus两字组成,Shin是当时野外工作领队教授辛树帜( S.S.Sin )的姓氏,saurus是蜥蜴,表示对辛树帜教授崇敬之意。种名crocodilurus以此种蜥蜴外貌颇像鳄鱼而名。由于鳄蜥发现于瑶山,故以后多以瑶山鳄蜥相称。

 

保护状态

 

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First class national protecTED animals )

 

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 附录Ⅱ

 

分布范围

 

长期以来,鳄蜥被认为仅分布于广西大瑶山地区。上世纪80年代相继在广西东部又发现鳄蜥分布区 。2001年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的黎振昌教授在粤北的韶关市曲江县罗坑镇省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发现了鳄蜥。这是国内首次报道鳄蜥在广西以外的地区发现分布。2003年,越南Le Khac Quyet和德国Thomas Ziegler在HAMADRYAD杂志报道2002年5月在越南东北部广宁省( Quang Ninh Province )安图自然保护区( Yen Tu Nature Reserve )海拔600~800 m山区的常绿阔叶林带采到鳄蜥,这是在我国以外发现鳄蜥的首次报道。因此,鳄蜥不再是我国特有种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