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长尾雉
帝雉
帝雉,又称台湾帝雉、黑长尾雉、海雉、乌雉,台湾特有的长尾雉属鸟类。分布于台湾的中、高海拔山区,最高曾见于3850米附近,是台湾的雉科鸟类中栖息于最高海拔者。帝雉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与台湾蓝腹鹇同被列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的红皮书中。帝雉也是所有台湾特有种鸟类中体形最大、羽色最高贵的,因而台湾有些人推动选其为“国鸟”。黑长尾雉的形象还被用在1000元新台币的背面。
研究简史
英国著名的鸟类采集家 Walter Goodfellow,于1906年在阿里山采集鸟类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装饰在原住民头上、他从未曾见过之两片漂亮的雉类长尾羽。因其恰好回国在即,故只带回这两片尾羽回英国。经过一番研究以后,这两片羽毛的主人被认定为台湾特有的新种鸟类,并由William Robert Ogilvie-Grant命名为Calophasis mikado。Mikado乃日语,汉字写作“帝”或“御门”,为天皇的尊称。
帝雉虽然多栖息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上,但是其全身呈紫蓝色,并闪烁著金属光辉,能见度应该不算太低。在过去,鸟类的分类研究通常比其他的生物早。因此,像帝雉这么大型的美丽鸟类,竟然在20世纪初才被发现,算是比较奇特的故事。
通常学术界发表生物新种,必须根据完整的模式标本,但对于帝雉,却破例只根据两片尾羽而已,因为研究人员很显明可确定它是未曾发表过的新种。
1906年11月,任职于台北博物馆的标本采集人菊池米太郎亦在阿里山塔山附近采集到20只帝雉,一部份经由当时住于日本横滨的贸易商Alan Owston送至欧洲,于1907年经Rothschild将帝雉的正确长相,经过一番叙述后发表于学界。至于活的帝雉,则是在1912年首次到达欧洲。
帝雉
分布
黑长尾雉进分布在台湾的中央山脉,分布于海拔2000米至3200米的原始针叶林、草原混生地带。
外形特征
黑长尾雉具有长尾雉属鸟类的特征。雄鸟全长87厘米(含尾羽52厘米)。全身呈紫蓝色金属光辉之纯黑羽毛,唯尾羽有显明白色横带纹。喙角黑色,脚暗灰色以至绿褐色。雌鸟特征:全长52厘米(含尾羽20厘米)。大都橄榄褐色,尾羽具黑色横斑。雌雄眼周均裸出,皮肤呈红色。
习性
黑长尾雉生活在高海拔山区坡度较陡峭的针阔叶混合林、针叶林,亦曾见于箭竹林等浓密树丛中。黑长尾雉的食性和鸡相似,常见边走边用强健弯曲的喙啄食。春、夏植物更新茂密时,曲颈低头不停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芽、嫩叶,秋冬绿色地表植物欠缺,主要啄食草籽、浆果、地衣等,火炭母草、玉山悬钩子、五节芒、车前草、早和苗等也都是它的食物。另外,繁殖期或严冬时,也会改吃荤,蚂蚁、蚯蚓、甲虫,就变成它的美食主要以蕨类嫩芽、球根、浆果及昆虫为食。
黑长尾雉个性娴静,但领域性强,所以除了在繁殖季时,否则很少有二只以上同时出现的情形。营巢于树上窟窿里或地上,以草茎等做粗糙的巢座。
繁殖
3至7月为其繁殖期,此时雄鸟会占区、殴斗,发出ke、ke、ke的叫声。求爱时抬头挺胸,频频振翅炫耀,逼近雌鸟后迅速啄头踩背进行交配。
黑长尾雉在过去面临当地人狩猎的压力,目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玉山国家公园近年来野生的帝雉族群有增加的现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从1994年版将其定为近危(Lower Risk/near threatened)物种。
种群现状
因为艳丽的羽色而面临强大的猎捕压力,并在1966年名列红皮书,为世界濒临绝种的鸟类,近年来则在野生动物保育法及国家公园的保护下,族群数量稳定,并于近年脱离濒危动物之列。
由于黑长尾雉对于台湾的赏鸟人而言具有极特别的意义,因此被中华民国野鸟学会选为会鸟,成为台湾野鸟的代表。
黑长尾雉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由于台湾东西横贯的公路完成,又开辟一条直抵玉山的公路,这种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活动,正将濒临绝灭的黑长尾雉逼到死角。
致危因素
过度捕猎:乱捕滥猎是主要致危因素。人们在高山区活动机会的增多,同时也增加了对黑长尾雉的狩猎压力。
天敌动物:黄喉貂等天敌对其伤害颇大。
栖息地破坏:70年代初由于东西横贯公路的完成,高山产业道路的开辟,采矿、伐林、垦殖、畜牧、筑坝、发电等活动,不仅使中低海拔山区之原始风貌改观,还促使许多平地人迁往高山定居,并有往2000m以上砍伐云杉、冷杉等针叶林的趋势。这些针叶林的砍伐,将使黑长尾雉原本面积不大的栖息地更为缩小。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