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鲵
中国小鲵
中国小鲵(学名:Hynobius chinensis)为小鲵科小鲵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福建、湖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湖北宜昌。
基本情况
中国小鲵Hynobius chinensis (Guenther, 1889)
中国小鲵身长100毫米至150毫米,长有4足,头大扁平,尾末端呈刀片状,淡黄色,缀有黑色星点。属两栖动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靠肺和湿润的皮肤交换空气呼吸,离开水面陆栖时不敢离水源太远,以苔藓或节肢动物幼虫为食。
中国小鲵为中国特有珍稀动物,1889年,外国传教士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定名“中国小鲵”。后来一度销声匿迹,濒临灭绝,1986年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国小鲵3.2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与恐龙是同时代的生物,至今能生长于地球,堪称动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识别特征
全长83~155 mm,尾短于头体长。背面为均匀一致的角黑色;腹面浅褐色,散以深色 斑。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圆;眼背侧位,瞳孔圆形;鼻孔略近吻端,鼻间距略大于或等于眼间距;无唇褶,有喉褶;犁骨齿列呈"V"形,内外枝交角略超出内鼻孔前缘,内枝在后端靠近但不相连接。躯干粗短而略呈圆柱形,体侧肋沟10~12。四肢较长,贴体相向时指趾相遇,四指五趾,较平扁,游离无蹼,掌跖指趾均无角质鞘。尾基部略圆,往后侧扁,末端刀片状。
分布
我国特有种。分布于湖北、浙江、福建 湖南。
习性
栖息于丘陵或低山。非繁殖季节营陆栖生活,平时多隐藏于潮湿疏松泥土、腐叶层或石块下方,常可从耕地下或腐枝烂叶中挖出。阴雨天或傍晚到地表活动,摄食蚯蚓、昆虫或其它节肢动物及其幼虫。在浙江萧山于11月底到翌年2月中旬产卵,在浙江义乌于1月初开始产卵,可延续到2、3月。产卵于水深几十厘米、多杂草的小水塘中,卵胶囊长150~170 mm,中部直径23~27 mm,成对卵胶囊以基端的柄粘附于水草或水下石块上,每条卵胶囊含卵33~66粒,卵径2.5~3 mm。孵化期40天左右,幼体有互相吞食现象。
估计数量
Günther(1889年)依据Pratt在湖北宜昌采到的2号标本描记中国小鲵后,迄今未在湖北发现更多标本。Pope(1931年)报道在福建崇安采到一批幼体及8只刚完成变态的成体。张作干(1933年)报道在浙江温岭采到10尾成体及一批幼体。近年,蔡春抹(1985年)在浙江义乌采到27尾成体与一批幼体及在镇海采到一对卵胶囊;唐国起与张鸾笙等(1987年,1991年)在浙江萧山采到20余尾成体与一批幼体。总的看来,数量都不大。
致危因素及现状
中国小鲵
自1889年根据宜昌标本描记中国小鲵以来,湖北省再未见有报道。虽然本世纪30年代把福建崇安与浙江温岭标本暂时定为中国小鲵,但仍有不同意见,如蔡春抹(1985年)曾将浙江义乌与镇海标本订为义乌小鲵。因此,中国小鲵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及数量问题仍待进一步研究。即以现有资料来看,本种数量仍属稀有,加以近年人类活动扩展,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与污染,本种的栖息环境日渐缩小,其数量日趋减少。现在也有人把它当做宠物在花鸟市场贩卖。
保护措施
①开展调查研究,弄清中国小鲵的分布范围、数量及其生物学与生态学,以为制订保护措施的依据。
②建议湖北、浙江与福建三省将中国小鲵列为该省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③发现有人在贩卖小鲵应报警。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