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鸳鸯雄鸟、雌鸟
鸳鸯(学名:Aix galericula),又名乌仁哈钦、官鸭、匹鸟、邓木鸟,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説中的鸟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鸳鸯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雁形目鸭科鸳鸯属。
生态环境
栖息于溪流、沼泽、湖泊等处;常见于阔叶树林环绕的沼泽、芦苇丛生的水面。白天常在水面中心处漂浮游荡,夜间常在阔叶树林中活动,晨昏常在水田和岸边的沼泽地活动。
分布地域
分布于亚洲东部,在中国东北繁殖,华南地区越冬,可见于中国东部各地。
鸳鸯雄鸟、雌鸟
特征
雄性鸳鸯色彩极为艳丽,喙为少见的鲜红色,端部具亮黄色嘴甲。额部和头顶中央为带有金属光泽的翠绿色,枕部红铜色的羽毛后颈暗绿按紫色的羽毛都很长,形成一个很有特色的“头套”上体深色腰部和背部褐色并带有绿色的金属光泽,下体浅色,最具有特色的是最后一枚三级飞羽特化,形成面积很大树立于背部的帆状结构,为耀眼的桔红色,这是鸳鸯的一个显著特征。
雌性鸳鸯远不如雄性鸳鸯漂亮,通体颜色为暗哑的灰色,也不具有雄鸟所具有的“帆状三级飞羽”雌鸟的辨识特征为鲜明的白色贯眼纹,喙灰色。
鸳鸯体长41-49厘米,翼展65-75厘米。
食物
本物种为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各种草籽、作物种子、坚果等,此外动物性食物包括蚂蚁、蝗虫、甲虫、蜗牛、蜘蛛、小鱼等。
繁殖
本物种繁殖期从4月到9月,多在水边乔木的树洞中营巢,巢由垫在树洞底部的干草搭建成皿状巢,巢内垫以亲鸟的绒羽。每窝产卵7-12枚,孵化期28-29日。
鸳鸯雄鸟
保护等级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年)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年)
濒危因素
非法捕猎:本物种常被人们捕捉或掏取幼鸟以作为野味,羽毛被用作装饰品。
栖息地破坏:本物种的繁殖需要大树的天然树洞,由于人类活动符合鸳鸯繁殖营巢要求的树和树洞逐渐减少,对鸳鸯的繁殖构成严重的威胁。
作为中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鸳鸯去毛及内脏、肉鲜用或焙干用,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功能。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