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文苑
首页 开卷有益 思想感悟 文化漫谈 史海钩沉 人文笔记 人在旅途 人间•小说

骑行物语:那些留存心中的风景

文 / 佚名2014-2-19 09:39 参与:3281 评论:0 繁体

夜幕下的北京路

 

夜幕下的北京路

 

  这个世界随处都有风景,每个人都会收藏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份。山川秀丽是自然风景,世俗民情是社会风景。一些风景飘过眼前,一些风景留存心中。我的风景不在人满为患的旅游风景区,而是在上下班骑行的路上。

 

  日子过得就像昼夜都在流淌的河水,逝者如斯夫。月历一页页撕去,年历一本本替换,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由北方人变成了地道的昆明人。这个变化过程自然流畅,由偶觉陌生到熟悉,由时有隔阂到融入,昆明对于我来说莫名中有着一种归属感。

 

  春夏秋冬,清晨傍晚,骑着自行车行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鉴赏着那街、那车、那花、那树、那人,还有那些或忧或喜的渐变,纯粹素朴的而又相当鲜活灵动--耐看耐读,耐人寻味。

 

  如果不下乡或出差在外,我每天早晨7点钟之前就会从家里出来骑自行车上班。这个时段比较清静,路上的车辆不是很多,空气很是新鲜。当然,四季如春的昆明,鸟儿比我起得早多了。在鸟儿歌声伴随下,迎着冉冉升起的旭日骑行,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高兴的时候,我也会哼上几句京剧——“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啊,啊,啊……”

 

  此时此刻,我会找回到30多年前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大饭盒,上再陡的坡也不下车,用力蹬而不怕累的感觉。那是苦乐兼有之,不知道愁滋味的青葱岁月。

 

  自从骑行回归了我的生活,腿脚灵活多了,高原反应不明显了,心态也变得年轻了。两年多来,如果哪一天没有骑自行车,我浑身都会不舒服,甚至会影响到情绪。

 

清晨早起的母女

 

清晨早起的母女

 

  匆忙赶路的农民工

 

  新城区正在建设,道路两旁的工地一个连着一个。时间还有些早,路上行人主要是起早上班的农民工。他们头上戴着安全帽,有的身上还背着背篓,手里拿着大锤、钢钎或电钻,没有统一的工作服,衣衫显脏,头发散乱,面庞黢黑,行色匆匆。

 

  这些默默无闻的农民工,神情中露出凝滞木讷,脚步拖沓略有沉重。他们背井离乡进城打工赚钱,每年只能在过春节的那十几天回家和父母子女团聚。尴尬的身份所限定,他们还无法属于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也更不属于他们,但农民工沉重的脚步声似乎提醒着我们,这个独特而庞大的群体是不容忽视的。

 

  昆明城里的农民工恐怕要以几十万计。这个城市一天一天长高长大,一天一天变得绚丽靓美,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工辛勤劳动的结晶。特别是建筑行业工地上的农民工,可称得上城市发展的最大功臣。无论是社区保安还是街道清洁绿化,无论是招商引资的工厂还是城市的地铁工程,农民工绝对都是主力军。

 

  白天农民工在工地干活,早晚则奔走在上下班的路上,只要距离不是特别遥远,他们是不会舍得花钱坐公交车的。还有不少农民工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这些人为了降低生活成本,把工地当成了家。我知道,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很长,大的概念是天亮出工天黑收工。不仅如此,他们的劳动强度也很大,城里最重、最脏、最苦的活都靠农民工来干。但别以为他们都是干粗活的,其实这个群体中还有数不清的能工巧匠。

 

  令人感动的细节是,我在路上会经常看到一辆电单车坐着两个农民工打扮的中年人,男人开车在前,女人抱着工具在后,两个戴的安全帽别具一格——旧草帽的边镶在安全帽的外沿上,防雨和遮阳的功能都有了。

 

  那辆电单车大概是二手货,三手货也很有可能,开起来哗啦哗啦地乱响。男人似乎怕女人坐不稳,总是回头看,偶尔两人含蓄地对视一笑,憨厚灿烂但已布满皱纹的脸庞写满了幸福感。

 

  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孩子在哪里?我不得而知,知又能如何?但愿不久的将来,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语燃]
收藏|分享 分享到:



最新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