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否完美 与旅行无关

人生是否完美 与旅行无关

2014-10-30 07:15点阅:1530来源:南方都市报 繁体

ico

旅行就是一次“离开熟悉重复的日常场景,走出去看风景”的过程,与风月无关,与鸡汤无关。我们希望以平凡人的视角,还原旅行本身,不要赋予太多莫须有的美誉,让旅行走下“神坛”,回归到寻常的轨道。

ico

人生是否完美 与旅行无关

 

  走一趟西藏就可以脱胎换骨?更多旅行者认为,无论去哪里,旅行不一定能让灵魂苏醒,但丰富了生活。

 

  倒掉旅行中那碗“鸡汤”

 

  粉碎旅行伪命题之心灵鸡汤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旅行被冠以“心灵鸡汤”的头衔,仿佛不旅行“毋宁死”,仿佛旅行便可“一药医治百病”;仿佛没有旅行,人生便不再完美,一旅行,不管如何便是人格升级、灵魂苏醒。诚恳地说,旅行就是一次“离开熟悉重复的日常场景,走出去看风景”的过程,与风月无关,与鸡汤无关。我们希望以平凡人的视角,还原旅行本身,不要赋予太多莫须有的美誉,让旅行走下“神坛”,回归到寻常的轨道。

 

  心灵鸡汤

 

  去一次西藏可以脱胎换骨?

 

  事实:无所事事晃荡后发现岁月蹉跎

 

  发言人:麦子(毕业多年,现仍在拉萨晃荡,在某个客栈打工)。

 

  [经历]

 

  大四实习那一年,游了一遍西藏,也被某些“心灵鸡汤”所诱惑,对西藏的生活充满向往,更热爱的是西藏透亮的阳光和整天无所事事的晃荡。毕业那一年,找工作非常不顺利,什么样的工种都觉得不适合自己,理由是什么岗位都是“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最后重返拉萨,找了一个客栈打工。

 

  [观点]

 

  很多人鼓吹,游一次西藏就能脱胎换骨,每一位去过西藏的游客,带回来的都是不寻常的经历。其实,西藏并没有如此“邪乎”,也没有如此神乎其神。这些年呆在西藏,也曾经利用客栈没有游客的时候出游了很多地方,尽管风景秀美,但实话实说,并没有灵魂出窍,有的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停地反思。与同学、朋友们相比,呆在西藏的生活远离父母,无法照顾父母;也曾经回过老家找工作,但发现这几年的蹉跎岁月差距太大,起步太晚,毫无真正的工作经验,而更加无法接受岗位,只能继续晃荡,寻找合适的机会。

 

  年轻的旅游必须“流浪”?

 

  事实:流浪是对旅程的不负责任

 

  发言人:陈思毅(比较有主见的大学生,喜欢一个人的深度背包游)。

 

  陈思毅是一个内心很有自己想法的大学生,爽朗的性格让他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他走的地方不多,但是每个地方都走得很深,他更喜欢的是深入地去了解一个新的地方。陈思毅说,在他走过的这么多地方里面,他最难忘的是他高中毕业那年,急匆匆地上了一列火车,去了云南“流浪”10天。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去旅行,他最难忘的是友好的客栈老板,还有路上认识的那些异国游客,在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

 

  在思毅看来,旅行跟生活的区别就是在繁忙枯燥的生活后,旅行是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旅行是到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旅行的过程中,他能够遇到与他平时生活没有交集的其他人,通过对别人的了解,从而告别自己生活中的消极,更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心灵鸡汤”原本的意思是指“含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的话语”,在他看来,旅行远比所谓的“心灵鸡汤”来得实在。而驴友前辈们鼓吹的“流浪”其实并不适合年轻游客,从安全和规划性来说,有计划的旅行才是成熟的旅行;当然,旅途中可以因应新发现而修正行程,但如流浪汉那样的不着边际是对旅程最大的不负责任。旅行的目的就是放松身心,旅途感受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所带来的作用比心灵鸡汤更实际,影响也更深远。一场有意义的旅行胜过任何文字上的心灵鸡汤。

 

  一出发,世界就触手可及?

 

  事实:旅行中有可能出现“不好的遭遇”

 

  发言人:啊肆(化名)(有勇气和魄力的纤纤女士,喜欢深度游的旅行爱好者)。

 

  说起最难忘的旅行,啊肆表示,每一趟都是独一无二的难忘,比如刚刚结束的从国内到国外,从湖南到尼泊尔将近两个月的旅程。在这两个月里,她品尝了重庆四川的美食,云南的安静惬意,八天徒步拉萨的不同经历,更艰苦卓越的是尼泊尔的神山徒步,这一趟旅行是计划最久、装备最多的一次,用她的话来说,“一路上,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在啊肆看来,旅行让她身心愉悦,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应变能力随着变强,这些会在旅行结束后依旧停留在她的生活中。走出去看世界是好事,但世界并非真的随便“触手可及”,规划、攻略、装备,要有时刻遇见“不好的遭遇”的心理准备,因此要旅行,不要鲁莽而行。

 

  “间隔年”是必须的?

 

  事实:间隔年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发言人:香香(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每月必须出动,旅行成为家常便饭)。

 

  工作3年之后,认为工作上遇到了瓶颈,在张东纯《迟到的间隔年》的“蛊惑”下,鼓起勇气,放下一切,也放下工作上的一切繁琐和烦心,毅然申请了到东南亚去当一名“时髦”的支教义工。但到了现场才知晓,原来这所国际学校要求的中文教学工作,自己并无法胜任,于是,“间隔年”的理想破灭,只当成一次“乌龙的旅行”,恹恹而归。

 

  间隔年,在发达国家非常流行,一般是指用一段较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去旅行或是从事一些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工作。最常见的间隔年包括高中毕业与升读大学之间,大学毕业与工作之间。间隔年,是一个舶来品,对年轻人尤其是正处于厌倦工作、厌烦社会生活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逃避”的一个最好借口。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间隔年并不适合中国,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教育制度,两者难以兼容。

 

  旅行可以改变生活?

 

  事实:旅行不改变生活,但可以丰富生活

 

  发言人:苗贵(60后生人,喜欢传统的旅行,不追求花哨)。

 

  在60后的大队伍中,苗贵是一位普通的经商者,也是一位称职的父亲,在解决了全家人温饱问题之后,才开始实现忙里偷闲的旅行。旅行只是他用来缓解他忙碌生活的工具,他最喜欢的就是带着一家老少,到那些一直憧憬的城市。旅行对于苗贵的生活而言,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

 

  “鸡汤”是有营养的,但是给自己的“心灵”喂食营养,并非一趟旅行可以做到的。用他的话来说,“旅游就是旅游,生活就是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它们两者分别结束了就没有交集”。旅行的过程很开心,但对于一家之主来说,在旅行的缝隙中,有时也难免还会盘算一下,一天的旅费到底是多少。尽管已是衣食无忧,旅行不会再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但他们往往会看得更客观更冷静,“旅行不会改变生活,只能说是丰富了生活”。

 

  到古城来一次艳遇?

 

  事实:“艳遇”经不起生活的推敲

 

  发言人:冬子(喜欢舒适指数最高的古城游,热爱古建筑,有机会便找个古城镇度假)。

 

  年轻的时候,总是听说“丽江是艳遇之城”,于是急忙赶赴这场“艳遇”之约,在丽江古城看到的都是遍地繁华,熙熙攘攘都是旅游团队的身影,哪里来的“艳遇”?后来,去了艳遇第二城—大理;然后下第三个城池—阳朔西街。如今,仍孑然一身的他,不再相信旅途中的艳遇,他更愿意相信—“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爱情,他现在要做的只是“蓦然回首”。

 

  为什么丽江会被冠以“艳遇之城”?这是冬子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后来有高人指点“因为丽江身处云贵高原,空气稀薄,人因为缺氧而思考能力迟缓,自古以来,高原人多情,更不会如城市人一样在旅途中算计房产证写谁的名字,也更不会遇见了就问月薪多少、房子车子的事情”。但就算艳遇之城真的具备了足以促成恋爱的甜美空气和土壤,但这样的“艳遇”一旦带回到生活居住的城市里,两人还不都得原形毕露?那指不定就是“定时炸弹”,大家都有粉身粹骨的可能,“艳遇”实在经受不住生活的推敲。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心灵鸡汤 旅行 流浪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