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与各类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地球才能成为真正的伊甸园。”潘文石教授说,虽然自己已经78岁了,但永远不会停止在野外对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他在荒野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上个周末连续两个下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潘文石分别举办两场讲座,与清华和北大深圳校友分享他长期在野外从事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的经历和心得。他认为,人类必须尊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并寻找一条与它们和谐相处的道路。
野外从事野生动物研究保护长达34年
潘文石教授1980年开始对卧龙野生大熊猫进行研究,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在卧龙的研究和保护取得成果之后,1984年他又来到秦岭研究和保护大熊猫,在他的积极争取下,秦岭建立了大熊猫保护基地;1996年,他又来到广西崇左县开始白头叶猴的研究和保护;2003年,他的研究和保护对象又多了一个:中华白海豚。
离开舒适的城市,长年在野外过着“野人”般生活,其中的艰难危险可想而知。他说,进入卧龙3个月时,一次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连续呆了几天几夜观察熊猫活动,最后往山下基地走时,从冰雪覆盖的悬崖上摔下差点丧命。因为坚信自己的研究对自然、对人类都非常有益,所以遇到再多困难他也没有放弃,反而乐在其中,至今他在野外工作已经长达34年。全身心的投入使他在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方面成为“泰斗”级的科学家。对大熊猫17年的研究,让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的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婚配方式,第一次发现了大熊猫的dna多样性还没有下降到近亲繁殖的程度。他还找到了大熊猫濒临灭绝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竹子开花”,而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因为对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杰出贡献,潘文石先后获得了十几个国家级奖项,以及7个国际级奖项,包括由荷兰王子颁发的保护野生生物的“诺亚方舟金奖”等。在讲座现场,北大校友还特地以诗朗诵《一个人的诺亚方舟》表达了对他的敬意。
在荒野中寻找精神家园
“保护野生动物最好的方式是在野外给他们生存空间,而不是关进动物园。”潘文石说,比如大熊猫,在野外只要有竹子,有伴侣,有山洞,它们就能很好地生活和繁衍后代。野生熊猫在野外出生率高达4.1-4.5%,比地球上人类还高。现在把他们放在动物园里,搞人工受精,熊猫非常痛苦。
现在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主要原因来自人类的危害。潘文石说,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命,不能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在广西崇左县,潘文石及其团队和政府一起,帮助当地农民建造沼气池,种植甘蔗,不仅提高了收入,也大大减少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使得当地白头叶猴数量从1996年的7个家庭,已经繁衍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个家庭。
在钦州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过程中,潘文石教授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找到了一条共赢之道。在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海域建起一条堤坝,西边是高度繁华的港口,东边是自然保护区,白海豚在这片没有被破坏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长,数量不断增加。
“人类只有与各类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地球才能成为真正的伊甸园。”潘文石教授说,虽然自己已经78岁了,但永远不会停止在野外对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他在荒野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