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鹤
沙丘鹤(学名:Grus canadensis)为鹤科鹤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加拿大哈得逊湾。沙丘鹤又叫棕鹤或加拿大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00~110厘米。通体的羽色均为灰色而缀有褐色,下体稍淡。
外形特征
沙丘鹤又叫棕鹤或加拿大鹤,是大型涉禽,体长100一110厘米。通体的羽色均为灰色而缀有褐色,下体稍淡。前额、眼先和头顶的前部都有裸露的皮肤,呈鲜红色,被有稀疏的象头发一样的刚毛。颏部和喉部为白色。初级飞羽为11枚,第三枚最长,飞羽的内 为黑褐色,三级飞羽延长成弓状,羽端的羽枝分离,覆盖在尾羽上。尾羽为12枚,短而直。长腿几乎为黑色。脸偏白,额及顶冠红色,飞行时可见深灰色的飞羽。虹膜-黄色;嘴-灰色;脚-灰色。
栖息环境
沙丘鹤栖息于富有灌丛和水草的平原沼泽、湖边草地、水塘及河岸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在有树木和草本植物的高原地带。
生活习性
习性:常成家族群活动,性机警而胆小,常匿藏在灌木和较高的草丛中,仅将头部和颈部伸出于灌丛或草丛的上面,稍有危险便立刻起飞。起飞时需要在地上跑走一段距离,然后才能飞起,同时发出高声的鸣叫。
食性:主要以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芽、草籽和谷粒等为食,也吃部分昆虫。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北美、古巴及西伯利亚东北部,越冬的沙丘鹤大部分集中在美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分布于加拿大、中国、古巴、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美国。
旅鸟:百慕大群岛(北大西洋西部群岛)、法罗群岛、格陵兰(岛名,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属丹麦)、爱尔兰(岛)、荷兰、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一7月。配偶为一雄一雌制,到达繁殖地后不久便开始配对和求偶。求偶炫耀时雄鸟和雌鸟不断地相对鸣叫、跳跃和舞蹈,一起飞向空中,然后又落到地面上。营巢于紧靠水边的灌丛中或沙地上,常由亲鸟在地面上刨一个直径大约为60厘米的浅坑,坑内铺垫以枯草和羽毛。每窝产卵1一2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从肉桂褐色到橄榄褐色。
种群现状
种群概况
美国佛罗里达州面积1万公顷的格列湖沼泽,是沙丘鹤典型的集中营巢地,在其它地方则鲜有发现,已有30多年未获得有价值的有关沙丘鹤分布的资料。[4] 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鹤类,共分化为5个亚种,总数超过500,000只,但其中的密西西比亚种具有120只左右,古巴亚种不足100只,均处于濒危状态。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别在江苏北部和江西鄱阳湖各发现过1只,很可能是失群的迷鸟。
濒危原因
栖息地破坏:工业、水利、捕鱼、放牧、开荒、放水养苇与割苇等,破坏了其栖息地。
天敌动物:天敌吃掉其卵和幼雏,如猛禽、渡鸦、黄鼬、艾虎、狼、赤狐等。
亚种分化
6个亚种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1.沙丘鹤指名亚种 Grus canadensis canadensis Linnaeus, 1758
2.沙丘鹤加拿大亚种 Grus canadensis rowani Walkinshaw, 1965
3.大沙丘鹤 Grus canadensis tabida J. L. Peters, 1925
4.沙丘鹤密西西比州亚种 Grus canadensis pulla Aldrich, 1972
5.沙丘鹤佛罗里达州亚种 Grus canadensis pratensis F. A. A. Meyer, 1794
6.沙丘鹤古巴亚种 Grus canadensis nesiotes Bangs & Zappey, 1905
物种保护
保护措施
保护沙丘鹤栖息环境和恢复它们原来最适宜的栖息条件。
控制沙丘鹤种群的结构和大小。
保护沙丘鹤种群遗传性,激发其遗传变异,改变保守性的趋向,恢复和加强种群的生活力。
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198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