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宗教名词 >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

2015-2-2 16:28|查看:1888|评论:0|字体: 繁体

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文:Abhidharma-kosa),简称《俱舍论》,佛教论书,由印度世亲所著。本论是其代表作之一,对说一切有部学说进行整理与改造,被推崇者称为是佛法知识的宝库,学习佛法的必读之书。

简介

《俱舍论》曾二次译为汉文:

陈真谛的‘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玄奘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俱舍论》中关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界六道、生死流转及还灭等方面的知识所说最为详细,《发智论》、《六足论》、《大毗婆沙论》等内容亦无不摄尽,因此被誉为“聪明论”、“慧毒门”(如身少破,著少毒药,片刻毒满全身。此论亦尔)。

印顺法师认为,《俱舍论》是出入于有部阿毗达磨与经部之间,成为一折中的学派。有部的论师众贤曾造《顺正理论》来破《俱舍论》,对其中经部论师的观点一一反驳。

内容

世亲造《俱舍论》,以《杂心论》作为体例范本。先是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学说总结,摄为八品,再以经量部的观点,来对它进行讨论。《界品》和《根品》从总体上建立有漏、无漏法,属于总说四谛的性质。《世间品》、《业品》、《随眠品》这三品讲述苦、集二谛,即有漏的生死流转因果。《世间品》讲苦谛的内容,《业品》和《随眠品》讲集谛的内容。世是苦果,业是苦因,烦恼是苦缘。《贤圣品》、《智品》、《定品》这三品讲述灭、道二谛,即无漏的生死还灭因果。《贤圣品》讲灭谛的内容,《智品》和《定品》讲道谛的内容。贤圣是无漏果,智是无漏因,定是无漏缘。

影响

俱舍论由真谛译成汉文,传入中国,受此影响,成立了俱舍宗,是汉传十三宗之一。此论传至西藏后,诸大德也十分重视,尤其格鲁派将之列为必学的五部大论之一。在藏传佛教正规学制中,《俱舍论》是专攻四年的课程,毕业后方可考取显教格西学位,以难度大而著称。

现代研究

传统上的说法,世亲造《俱舍论》是为了诠释《大毗婆沙论》。在日本俱舍宗的研究中,开始认为《俱舍论》的范本是《杂阿毗昙心论》而不是《大毗婆沙论》。至木村贤泰时,比较《俱舍论》与《杂阿毗昙心论》的内容,考证认为《俱舍论》是以《杂阿毗昙心论》为范本,进一步发展而成。如印顺等人的研究,也认为《俱舍论》并不是全然肯定《大毗婆沙论》,而是参考经量部的说法与《杂阿毗昙心论》的架构后,对说一切有部的学说进行的重新改造。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