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文学的心灵脉络——西方的自然:寻荒野,返原始

探索自然文学的心灵脉络——西方的自然:寻荒野,返原始

2017-3-29 08:31点阅:1608来源:华西都市报 繁体

ico

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身边的自然。我们渴望健康的绿色有机食物,我们每天起床都关注空气质量,我们举头仰望星空,俯首关注大地。自然就在一呼一吸间,举手投足中……

ico

西方的自然:寻荒野,返原始(组图)

西方的自然:寻荒野,返原始(组图)

西方的自然:寻荒野,返原始(组图)

书中的大自然

  编者按

  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身边的自然。我们渴望健康的绿色有机食物,我们每天起床都关注空气质量,我们举头仰望星空,俯首关注大地。自然就在一呼一吸间,举手投足中……

  由于种种不自然现象的存在,作为最原初的存在、最古老的哲学范畴,从自然而然地不需要被关注,或者被小部分专业思考者思考,变成了如今被普罗大众广泛谈论、研究与思考。

  当自然被现代生活渐渐遗忘,自然的生活渐行渐远,人们发现,钢筋水泥、灯火通明的城市无法安放我们的心灵,匆忙的生活无处寄托思想。于是,重新认识自然,学会与自然友好相处,成了人们重新认识自我、反思生活的首选。通过阅读,或许可以启发都市人寻找自然、观察自然、感悟自然、保护自然的心,重拾对自然造物的一些信仰和谦卑。

  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大学普遍开设了一门自然文学课程。自然文学作为一支文学流派,开始被承认和接受。梭罗的《瓦尔登湖》,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

  人们被书中洋溢的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情所打动。在当下的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对自然环境质量更加关注,自然文学也逐渐呈现越来越红火的势头。

  在华语散文创作界,一大批作家以带有浓厚大自然气息为题材,自然与哲学感悟,诗意的表达方式,形成了一批自然主义散文的精品。比如刘亮程、李娟等。

  2012年,三联书店出版社将《醒来的森林》《遥远的房屋》《心灵的慰藉》《低吟的荒野》辑成“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出版,非常受读者欢迎。该译丛以几十位自然文学作家为线索,梳理了自然文学的历史、观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其中有我们熟悉的爱默生、梭罗、惠特曼、利奥波德等文学大家对自然的吟唱和思索。

  201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自然文库系列图书大型出版计划,目前已出版涵盖几十本自然和博物类的书籍,包括2013年普利策奖节选作品《看不见的森林》、关注人类噪音问题的自然文学作品《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等。2015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普利策奖自然文学最新作品《听客溪的朝圣》,在国内有“自然文学第一人”的散文家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再版。

  寻归荒野

  那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方式

  荒野,是西方自然文学中的一个关键词。荒岛余生、旷野的呼声等概念的流行,是经历过工业大发展后的西方人,向单纯、原始的大自然寻找心灵安顿的表现。

  2014年,三联出版社引进《醒来的森林》《遥远的房屋》《心灵的慰藉》《低吟的荒野》4本书,形成“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出版。这套书,是美国4位著名自然文学作家的代表作。

  自然文学的作品,在表达形式上有一个整体的特点:行文多以第一人称,用散文、书信、日记等形式,细腻记录自己对大自然的亲身观察和经历。在他们的笔下,山川河流是有生命的,草木荒野是有情意的,哪怕是枯叶秃枝,也散发着动人的气息。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大自然的欣赏,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欣赏,而是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甚至还根据自己的自然理念去改变自己的真实生活方式。

  《遥远的房屋》作者亨利·贝斯顿,在美国东部科德角的大海滩上筑了一个水手舱,一个人在此生活了一年。

  他向读者讲述了大海、海滩、沙丘及海鸟的故事。

  《醒来的森林》是作者约翰·巴勒斯,以美国东部卡茨基尔山及哈德逊河畔观察鸟类的生活经历写就的散文集。我们跟随巴勒斯来到著名的美国哈德逊山谷,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我们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我们在巴勒斯自己的小花园中,看到“鸠占鹊巢”的一幕。

  《心灵的慰藉》作者特丽·威廉斯,以独特的经历和写作风格,记述了自己如何陪同身患绝症的母亲在美国西部的大盐湖畔,从大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她将自然的悲剧与人类的悲剧糅合在一起,从女性的角度展现出一种博大的生态视野

  《低吟的荒野》作者奥尔森,因为迷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把家安在了那里并终身居住于此。

  行走古道

  那是一种超凡的内心体验

  随着地理知识的普及,地质学的兴起,户外运动的流行,漫步旷野和行走高山,成了现代都市人寻找清净和自由的象征。

  英国自然文学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2003年连续出版《心事如山—恋山史》《荒野之境》《古道》,被称为“行走文学三部曲”,近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

  《心事如山》虽然副题为“恋山史”,但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登山介绍史或高山征服史,而是试图从深层次去揭示人类与高山微妙复杂、爱恨交织关系。

  麦克法伦将登山史上的那些往昔传奇与自己的亲身历险相结合,并把相关的历史、地理、地质宗教、文学、艺术知识巧妙地穿插其中。这本书让读者明白,高峻荒蛮的高山是怎样一步步进入西方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

  在《古道》中,我们看到,麦克法伦行走于世界各地众多旧径、古道,将他在路途中的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梭罗、华兹华斯、维特根斯坦等哲人的身影,就像古径上的偶遇和同行者,不时出现又隐去,从而散发一种形而上的哲理气息。

  麦克法伦的自然文学,涉及自然史、地图学、地质学、考古学、哲学。同时,他的写法新颖,采用了诗歌、自传、文化志与回忆录等多种形式。

  他说,自己不喜欢那种常见的“旅游写作”,“那让我觉得无趣,它们的主要作用不是开阔视野,反而是束缚制约了人们的思想与经历。我力图避免我的作品读起来像某种‘指南’、‘旅游攻略’,或是‘地名词典’。我想做的,则是记录我在行走于那些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境时,内心所感受到那种非同寻常、超越凡俗的内心体验。”

  倾听寂静

  那是一种心灵安宁的呼声

  在种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中,噪音是不容忽视的一种。

  安静对人心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深刻的阐述。如诸葛亮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大城市里,呼唤安静、寻找宁静、守住安宁,也是很多人的心声。

  美国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从事录音工作20多年。1980年,当时27岁的他,有一回躺在玉米地里,“听到一阵阵蟋蟀的唧哩声,就像多重合奏的美妙大合唱,空气里带着潮湿的味道,显示暴风雨即将来临。”汉普顿颇为感慨:大自然的声音,以前为什么就没有真正聆听过?

  200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那天,汉普顿独自一人到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霍河雨林,在距离游客中心大约3英里的地方,把一块小红石放在圆木上,并将那里命名为“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他认为,如果飞机的巨大噪音会对无数平方英里造成影响,那么保护一块100%宁静的自然之地,便能对周遭无数平方英里的土地产生正面的影响,“保存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就能减少一千平方英里内的噪音污染。”由此,他开始了自己的“静谧保护计划”。

  汉普顿驾车开始了从西到东横越美国大陆之旅。他背着录音器材和测量音量的分贝计,好奇又深情地倾听大地多彩的自然之声。他与旅程中邂逅的人细说寂静,耐心倾听。抵达目的地华盛顿特区时,汉普顿已完成了自己版本的美国“声音心电图”。

  他环绕地球,聆听、记录、保存大自然的声音,感受落雪的低语、松林的叹息,感受昆虫扑拍翅膀时的柔和曲调,感受草原狼对着夜空长嚎的月光之歌……

  在与约翰·葛洛斯曼合著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书中,汉普顿对“静谧保护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了真实的叙述。

  汉普顿定期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监测可能入侵的噪音,记录时间、噪音入侵的程度以及噪音的来源。之后,他会通过电子邮件联络制造噪音者,向对方解释保护仅存自然寂静的重要性,请对方自我约束。此外,他会随信附上一张有声CD,内容包括噪音入侵前的大自然寂静,以及入侵后的状况。

  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维护大自然的寂静,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将大自然的寂静作为评价环境的重要指标。汉普顿时时刻刻流露出对生态环境的忧虑,同时他也期望大自然重新回到寂静,希望人们学会安静、学会倾听。

  /延伸阅读/

  《鲜花帝国:鲜花育种、栽培与售卖的秘密》

  [美]艾米·斯图尔特著

  提到鲜花,大家多会联想到美好的爱情。但你知道吗?很多鲜花,都是实验室制造、试管育种、工厂种植、机器收割,接着被打包装箱、拍卖出售,然后搭乘飞机漂洋过海走进大型超市或当地花店的。将鲜花称为商品,显得不够浪漫。但花卉贸易的确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

  艾米·斯图尔特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 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他们使鲜花花形更大、色彩更艳、茎杆更强韧,远非自然之力可以生成。

  在《鲜花帝国》中,作者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揭开了一个庞大而无形的鲜花产业链,讲述鲜花制造环节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个科学家开发的转基因蓝色玫瑰、关于最受欢迎的百合的历史传说、厄瓜多尔的玫瑰与Tiffany钻石的关联,等等。

  《我的花园、我的城市和我》

  [英]海伦·芭布丝著

  这本小书记录了一位25岁的伦敦姑娘偏居城市一角的生活乐趣。

  真正的主角是卧室外那片不足3平方米的屋顶阳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从作规划、购置种子及工具,再到育苗、培植、收获,花园陪伴着作者经历了从春到冬的一年时光。

  在这条主线之外,作者还描述了她眼中伦敦的自然生态环境,从高楼观鸟到参观都市农场,从城市骑行到雨中长走,揭开了伦敦这座大都市不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行文素朴,不营造曲折,但其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感情自然带来一种平缓、抒情的散文风格,使得本书自始至终充满了一种小清新的韵味。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实习生沈羽婷绘图司婉靖

  /编辑推荐/

  《荒野行吟》

  [中]孙重人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源泉。逃离大城市、回归自然与田园、河水变黑变臭、雾霾困扰、癌症小镇、滥伐树木、土地荒漠化、杀戮野牛鲸鱼、物种加速灭绝、噪音污染、温室效应冰川退缩……200年来,这些问题都曾在美国发生过,或依旧存在着。

  《荒野行吟》一书以美国200年来形成的自然文学流派发展脉络为线索,叙说了一场余韵悠长的“返乡”之旅。作者撷取美国自然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立足美国,又不唯美国,将视野放入地球自然发展史;立足作品,又不唯作品,将自己所思所想涵盖其中。

  自然文学的缘起并不在美国,早在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维吉尔和老普林尼,乃至中国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谢灵运和郦道元时代,这些先哲已经写出了大量不朽的自然哲学论文和散文诗歌等作品。

  荷马史诗《奥德赛》就是一个“回家”的主题。19世纪前的英国也涌现出了像托马斯·莫尔、约翰·弥尔顿、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等自然文学大师,他们续写了英伦的自然传统,从而影响了世界。但真正形成自然文学流派的,只有美国,也只有在当年英国殖民者大量移民美国,对原北美大陆形成大规模垦荒或工业化之后,才催生了这一文学流派。

  爱默生写作的《论自然》一书,成为自然文学流派诞生的宣言书,从而推动了美国“新英格兰文艺复兴”运动。我们知道,美国自然文学鲜明的旨趣,与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围绕着“简单生活,敬畏自然,荒野思维,生态保护”十六字主题,涌现出了像亨利·梭罗、约翰·缪尔、奥尔多·利奥波德和约翰·巴勒斯等大批著名作家。他们走进荒野,走进自然,寻找心灵之慰藉。

  进入当代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凸显。从关注自然,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发展到对人类自身环境与生态的关注,探讨现实与人的最终归宿,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其中,蕾切尔·卡森是一位杰出代表,她发出了“旷野中的一声呐喊”。尽管这一声“呐喊”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依然形单影只,甚至充满悲剧色彩,但毕竟是一种声音,让我们窥见了一股推动力量。

  面对地球荒野的迅速丧失,荒野的价值在哪里?比尔·麦克基本说:“荒野是人类的空间,是使那些背负行囊的旅行者失去自我、使那些感受到压力的城市居民找到自我的空间。”荒野的价值或远不止于此,并非只是“人类的空间”。

  爱德华·威尔逊根据地球生物已知栖息地所能维持的生物多样性定量关系做了一个估算,他说,到2020年,地球物种将有五分之一以上消失,或注定要提前灭绝。因此,拯救它们,已经刻不容缓。谁来做?当然是我们人类。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自然文学 荒野 大自然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