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哺乳纲 > 北极熊

北极熊

时间:2013-10-6 21:27|查看:5947|评论:0|字体: 繁体

北极熊

 

北极熊

 
北极熊(学名:Ursus maritimus)又称白熊,是在北极里生长的熊,它是陆上最庞大的肉食动物。在它生存空间里,它位于食物链最顶层。它拥有极厚的脂肪及毛发来保暖,其白色的外表在雪白的雪地上是良好的保护色,而且它可以在陆上及海上捕捉食物,因此它能在北极这种极严酷的气候里生存。易危(IUCN 3.1)

按动物学分类属哺乳纲,熊科。雄性北极熊身长大约240~260cm,体重一般为400~750kg。而雌性北极熊体形约比雄性小一半左右,身长约190~210cm,体重约200~300kg。到了冬季睡眠时刻到来之前,由于脂肪将大量积累,它们的体重可达1000kg。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时速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未来的不久很可能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

简介

北极熊是一种陆生动物,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食肉动物,生活的中心地区是在冰盖上。北极熊全身披着厚厚的白毛,甚至耳朵和脚掌亦是如此,仅鼻头有一点黑。北极熊在浮冰上可以轻松自如地行走。北极熊的体形呈流线型,善游泳。它奔跑时速可达60公里,但不能持久,只进行短距离冲刺。 北极熊为食肉动物,主食海豹,其中主要是环海豹。

北极的春季(三、四月份)是北极熊的交配期,一般两周左右,有时可达1个月之久。隆冬时节(12月份至翌年的1月份),母熊便在自己建造的洞穴中分娩了,一般为双胞胎,偶尔是单胎或3胎。刚生下的熊仔光秃秃的,双眼一抹黑,双耳听不见声音,体重仅有几百克重,相当于母熊体重的1%左右。出生之后,生长得相当快,经过3~4个月的哺乳,即可长到9~13.5公斤,3~4个月后,母熊便携子离开洞口,让其外出见世面,长见识,晚上领着它们回洞过夜。

熊仔跟随母熊约2年左右的时间,其间要学习捕食和如何在北极严酷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年满2岁后,就开始自食其力,而且一旦长成,它们很少找同类做伴,整天风里来,雪里去,辗转于浮冰和陆地间,由于其特殊的摄食方式和相当大的食量(北极熊的胃可容纳50~70公斤的食物),因此它总是独来独往 。长到4~5岁,北极熊便达到性成熟,并开始婚配生育,另立新家。其生殖年龄可以持续到20~25岁。
 

北极熊


外形特征

北极熊和棕熊是现今体型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直立起来高达10英尺(约3.3米),重达1800磅(约816公斤),相当于4只公非洲狮,熊掌可达1英尺(约30公分)宽,熊爪可超过4吋(约10公分),尽管身躯庞大,北极熊奔跑的时速依然有25英哩(约时速40公里),还能以6英哩的速度(约时速10公里)游60英哩(约97公里)远。北极熊到现今只剩约4万只,面临绝种的危机。

北极熊头部相对棕熊来较长而脸小,耳小而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皮肤呈黑色。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们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上就能看见皮肤的原貌。黑色的皮肤有助于吸收热量,这又是保暖的好方法。

北极熊是最有代表性和象征北极的动物,北极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熊科动物,也是体型第一的陆地食肉动物,虽然曾经在科迪亚克岛发现了751kg的科迪亚克棕熊,但科迪亚克棕熊只是棕熊的一个亚种,不属于独立的物种。所以,北极熊仍是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它们的祖先是爱尔兰棕熊,在大约两万年前的晚更新世与棕熊分化。是当今世界上顶级食肉动物之一。体长270cm(230~330),平均体重550kg(350~1200kg),肩高115~180cm,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类肉食性动物,一般雄性体重450~650kg,较大的个体用后腿直立时,高超过3.5米,可平视大象

到了冬季睡眠时刻到来之前,由于脂肪将大量积累,它们的体重均可达850公斤左右。

有确凿证据证明的最大北极熊是一头雄性,1960年射杀于美国阿拉斯加西北部,站起来高3.9米,体长3.3米,肩高180cm,体重1002kg(2210磅)。此外还有1100kg、1200kg的狩猎记录,但没有得到权威认可。

白熊分布于欧洲北部三国北部、俄罗斯北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栖居于北极附近海岸或岛屿地带。独居,常随浮冰漂泊。性凶猛,行动敏捷,善游泳,潜水。以海豹、鱼及鸟、海象、腐肉、苔原植物等为食。

北极熊的毛非常特别,它们的毛是中空的小管子,看起来白色是由于光线的折射,散射,变成了白色的保护色。这些小管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变成美丽的金黄色,而在阴天或有云的时候,毛管对光线折射和反射较少,人们就会看到白色的北极熊。这些小管子非常重要,它是北极熊收集热量的天然工具,这样的构造可以把阳光反射到毛发下面的黑色皮肤上,有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有了它,北极熊才能抵御北极的严寒,不过这种说法又被新的研究否定。

还有些观点认为:

毛的白色起到了保护色的作用,因为它周围的环境也是白色的,如果它到了另一个环境情况就不同了。

空心的毛防水隔热,因此北极熊才能生活在寒冷的极地。

人类肉眼所看到的“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以致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形成的。

美国科学家马尔利姆·亨利着手研究了北极熊这一奇妙的现象。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北极熊的白毛,没想到这一看不要紧,亨利竟惊奇地发现,北极熊的毛不是白色的,而是一根根无色透明的小管子。这种毛好像一根根石英纤维,但实际上是一个个空心的小光导管,只有紫外线才能通过,这就是北极熊捕集温度的“工具”。至于人的眼睛看到北极熊的毛色会呈现“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而且每一根毛都能把射入的太阳光散射开来,就使毛看起来是白色的。 另外,皮肤下面厚厚的脂肪层进一步把严寒隔绝在了身体外面。

北极熊的毛发在夏季虽然不像其他北极动物那样换成深色的夏装,不过也可能因为氧化作用而微微变黄。2005年7月,在芝加哥附近的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里,几只北极熊的毛发竟然变成了郁闷的绿色!原来,那年芝加哥正经历着酷暑,潮湿与干热交替出现,炎热潮湿的气候让藻类欢天喜地,它们趁机钻进了北极熊那中空的毛发里,于是,便把北极熊的毛发染成了绿色……北极熊的前爪十分宽大,在游泳的时候宛如双桨,并掌握着前进的方向,而四只爪垫上都长有粗硬的毛发,不仅有助于保暖,还可方便它们在冰面上行走。

北极熊是现今体型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直立起来高达10英尺(约3.3米),重达1800磅(约816kg),相当于4只公东北虎,熊掌可达1英尺(约30cm)宽,熊爪可超过4吋(约10cm),尽管身躯庞大,北极熊奔跑的时速依然有25英里(约时速40km/h),还能以6英里的速度(约时速10km/h)游60英里(约97km)远。

分布范围

北极熊是一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而最南则可以在有浮冰出没的地方找到它们(现时找到它们的最南点为加拿大的詹姆士湾)。而最北可以在北纬88度找到它们,它们住在北极点

它们的主要活动中心为:

弗兰格尔岛

北阿拉斯加及西阿拉斯加

加拿大北极领地及其内的群岛

格陵兰

斯瓦尔巴-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

西伯利亚中北部

俄罗斯

最近因为温室效应使得北极冰层融化而开始危及它们的生存,它们可能在21世纪绝种。这个趋势可以由它们活动范围的最北点不断向南迁移看出,而现在人们亦没有任何计划将它们移居至其它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如南极洲

习性及食物
 

北极熊


哺育幼熊北极熊是熊科里最喜爱食肉的动物,亦是同类动物里最喜爱以鱼类为食物的。它们主要的粮食为海豹,特别是环斑海豹,不过它们亦会进食任何能够被其猎杀的动物,如贝类、蟹、幼鲸。

北极熊是良好的泳手,它们通常可以在离大陆数里的地方出没。这可能是它们开始进化至在海里捕捉猎物的讯号,但最近有证据显示出这是因为温室效应造成冰川的融化而使它们逼于无奈地作出的抉择。它们在陆上猎食的效率亦很高,这是因为它们的奔走速度奇高,它们甚至比人类跑得更快。

作为大量进食鱼类的食肉动物,北极熊消化了大量的维他命A,并储存在其肝脏里,过去人类经常因不知情而进食北极熊的肝脏而导致中毒。虽然经常大量食肉,但它们亦会进食腐肉,如搁浅的鲸鱼,此外亦会进食蔬菜类,主要是生长于晚夏的浆果及树根。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亦有可能会发展出进食食物残渣的能力,因为在加拿大曼尼托巴·丘吉尔附近经常有北极熊翻倒垃圾桶找寻食物,甚至有人观察过它们进食润滑剂及车用润滑油。 近来甚至亦有人发现,北极熊可能因粮食不足,而捕食同类幼熊。

因为在北极的水不是被冰封,就是盐份过多而不宜饮用。它们的主要液体来源为猎物的血液。然而,如果北极熊长期欠缺食物,它们的新陈代谢会移向冬眠状态,因为北极熊能够有效地由其皮下脂肪提取能量及水,其血液亦能容忍较高浓度的尿素、尿酸及肌酸酐,而多数动物在此情况下将会死亡。北极熊不相同于其他熊类,它们并不会冬眠,因为它们适应寒冷天气。

因为成年鲸鱼体型庞大,所以不被北极熊捕食;海象因拥有长牙,所以不常被北极熊捕食,但在极端情况下亦出现过北极熊捕食海象的情形,并曾被影像资料证实。反过来,海象有时也会攻击北极熊

北极熊在熊科动物家族中属于正牌的食肉动物,98.5%的食物都是肉类。它们主要捕食海豹,特别是环斑海豹,此外也会捕食髯海豹、鞍纹海豹、冠海豹。也是唯一主动攻击人类的熊,北极熊的攻击大多发生在夜间。和其他熊科动物不一样的是,它们不会把没吃完的食物藏起来等以后再吃(这倒是大大方便了别的动物,比如懒惰的同类或者北极狐),甚至享用完脂肪之后就扬长而去,要知道对它们而言,高热量的脂肪比肉更为重要,因为它们需要维持保暖用的脂肪层,还需要为食物短缺的时候储存能量。

北极熊是非常出色的游泳健将,以至于曾被人认为是海洋动物,它的拉丁名U. maritimus即指“海”熊。北极熊在它们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约66.6%)是处于“静止”状态,例如睡觉、躺着休息,或者是守候猎物。剩下有29.1%的时间是在陆地或冰层上行走或游水,1.2%的时间在袭击猎物,最后剩下的时间基本是在享受美味。北极熊一般有两种捕猎模式,最常用的是“守株待兔”法。它们会事先在冰面上找到海豹的呼吸孔,然后极富耐力地在旁边等候几个小时。等到海豹一露头,它们就会发动突然袭击,并用尖利的爪钩将海豹从呼吸孔中拖上来。如果海豹在岸上,它们也会躲在海豹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然后蹑手蹑脚地爬过来发起猛攻。另外一种模式就是直接潜入冰面下,直到靠近岸上的海豹才发动进攻,这样的优点是直接截断了海豹的退路。吃饱喝足后,北极熊会细心清理毛发,把食物的残渣血迹都清除干净。

有时候辛苦捕到的猎物会引来同类的窥伺,一般来说,如果不幸面对那些体型庞大的家伙,个头小些的北极熊会更倾向于溜之大吉,不过一个正在哺育幼子的母亲为了保护幼子,或是捍卫一家来之不易的口粮,有时也会和前来冒犯的大公熊拼上一拼。

休眠习性

局部冬眠与局部夏眠

一般说来北极熊在每年的3.5月非常活跃为了觅食辗转奔波于浮冰区,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在严冬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几乎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此时它们寻找避风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频率降低进入局部冬眠。所谓局部冬眠,一方面是指它们并非如蛇等动物的冬眠,而是似睡非睡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可立即惊醒,应付变故。另外,北极熊只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吃不喝,而不是整个冬季。近数十年来科学家们曾提出,北极熊可能也有局部夏眠,即在夏季浮冰最少的时期,北极熊很难觅食可能也会处于局部夏眠状态。根据之一是加拿大的北极熊专家曾于秋季在哈得孙湾抓到几头熊掌上长满长毛的北极熊。专家推测它们在夏季几乎没有觅食活动否则熊掌上不会长满长毛。

敏锐嗅觉

敏锐的嗅觉是北极熊善于寻找猎物的武器。据说北极熊可以闻到3 千米以外燃烧动物脂肪发出的美味。听挪威朋友说某年春天格陵兰岛上的爱斯基摩人捕到了许多鲸,并把鲸的内脏埋在地下。这年秋天海上结冰了。有一天,成群结队的北极熊向爱斯基摩人聚居的村庄奔来。为了保卫村庄安全,村民们用鞭炮声驱赶它们,用直升机的轰鸣声威胁它们,但都毫无效果:北极熊太多了。村民们没有办法只有等待神灵保佑平安,当村民们看到北极熊把埋在地下的鲸内脏挖出来分享后,才恍然大悟,北极熊原来是被埋在地下的鲸内脏的气味吸引来的。

生长繁殖
 

北极熊


北极熊在春天交配,雄性和雌性的北极熊会短暂配对,其目的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而非永久结合。雌性北极熊的怀孕期为240天,北极熊的婴儿通常会在早冬出生。北极熊一胎通常会有两只,少数一胎会有三只,最高纪录为一胎四只。与其他“熊属”的熊相似,刚出生的北极熊大约长三十厘米及重七百克,而且在出生时它们是无人协助及双目紧闭的。大约一个月大时,它们的眼睛才会打开,在一个半月大时,它们能够步行,在四至五个月大时会断奶。它们会与其母亲一起狩猎至十个月大。三至四岁时性成熟。成年北极熊可以活至三十岁。北极熊不会主动冬眠,而雌性北极熊不会在其婴儿年幼时离开其居住的洞穴,它们会留在洞穴里以转换其身体内储存的皮下脂肪来分泌乳液来喂哺其婴儿及为自己提供需要的营养。
 
繁殖期3~5月,孕期约8个多月,每产1~3仔,4~5岁性成熟,寿命28~40年。 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北极熊平常也过着单身生活,只有在每年3~6月的这段恋爱季节才会和异性小聚片刻。不过北极熊的婚恋方式是比较暴力的,公熊们不仅要为争夺配偶而相互斗殴,即便面对心仪的单身女性,它们也要通过激烈打斗来向异性表达爱意。

北极熊是比较好斗的家伙,随着恋爱季节的到来,斗殴事件往往频繁发生,例如公熊之间会为了争夺稀少的心上人而冲突不断,而那些带着幼子的母熊则不得不随时应对公熊们的可能袭击。不过打架毕竟容易给双方都造成不必要的肉体伤害,所以在平常,如果能通过恐吓就能避免流血冲突,这恐怕对双方都再好不过。北极熊的恐吓方式也和很多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会用后腿站立,展现自己高大伟岸的身躯,然后呲牙咧嘴,露出自己尖利的犬齿,看看对方是否有胆量过来挑战一下,而这种方法在平常通常都能奏效。

由于北极熊也有延迟着床现象,这使怀有身孕的母熊孕期长达195~265天。到了当年的11月底至第二年的1月前后,通常会有两个宝宝降生在母亲“冬眠”的窝里(也有1~4个孩子的),并会和妈妈一起在窝里待到春季的到来。小家伙们刚降生的时候体重只有600~700g,眼睛也没有睁开,不过全身已经覆盖着柔软的毛发。由于有营养丰富的母乳滋补,这些小东西在妈妈的洞里快速成长,到了春季和妈妈一起出窝的时候就已经有10~15kg了。

孩子们会和妈妈一起生活2~3年后才会独立生活。独立后的年轻北极熊们要到5~6岁才会到达性成熟,而其中的男孩子们要到9~10岁才会长到骇人的成年体形。
在野外生活的北极熊寿命大约有25~30年左右,圈养条件下自然会活的更长,已知最长寿的北极熊是位女士,它生活在底特律动物园,到1999年已经活到了45岁。

亚种

北极熊是熊科熊属动物,虽然很早已知动物园中的北极熊与棕熊可交配出可繁衍后代的杂交种,但由于两者的自然栖息地差别甚大,且过去一向认为杂交种难以在大自然中生存,所以将北极熊保持为独立物种,然而事实上,北极熊与棕熊的亚种灰熊在自然环境中也会产生杂交种—灰北极熊,两者的与关系甚至比一些棕熊亚种之间的关系还要紧密,所以一些分类学者开始认为北极熊应视为棕熊的亚种。

种群

普遍认为北极熊没有仍生存的亚种。北极熊的种群数仍在统计,IUCN/SSC Polar Bear Specialist Group ("PBSG")这个国际性研究及管理北极熊事务的科学团队大约确认了二十个北极熊种群。而其他科学家则大约确认了六个北极熊种群,但不存在独立的亚种:
 
1.楚克奇海,主要繁衍在兰格尔岛及西阿拉斯加

2.波弗特海,主要繁衍在西北阿拉斯加及西北加拿大

3.加拿大北极领地及其内的群岛

4.格陵兰

5.斯瓦尔巴-法兰士约瑟兰

6.西伯利亚中部

种类进化史

人们认为浣熊类动物及熊类已在地球上生活达三千万年之久,而大约在一千三百万年前,眼镜熊由其他熊类动物里分离出来。而在大约六百万年前,熊类大约分为六种。而棕熊及北极熊则是在大约二百万年前由同一祖先分离出来的两个不同种类,但它们会互相交配孕育出其他杂种。北极熊大约在一万至二万年前才没有了棕熊所具有的臼齿。

现今所有北极熊血缘可上溯至2万到5万年前爱尔兰的一头雌性棕熊。
 
种群现状

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猎物也相应减少,另外,即便游泳技术再出色,它们也无法长时间地待在海里,日益开阔的海面更增加了它们溺弊的危险。北极熊的未来恐怕不得不依赖需要人类更多的保护措施。

《美国地质勘探》杂志在一篇报道中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面融化,到2050年地球上北极熊数量可能减少三分之二,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北极熊将绝迹。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2007年1月提议把北极熊列为《濒危物种法》保护对象。北极熊依靠冰面为平台猎捕海豹。人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面融化,严重危及北极熊的生存区域。

2004年,美国科学家在波弗特湾发现了4只被溺死的北极熊。作为声名远扬的超强游泳高手和整天在浮冰上来往穿梭的行者,溺死事件显然是对北极熊的"嘲弄"。

北极熊是天生的游泳健将,它体形呈流线型,善游泳,熊掌宽大犹如双桨,因此在北冰洋那冰冷的海水里,它可以用两条前腿奋力前划,后腿并在一起,掌握着前进的方向,起着舵的作用,一口气可以畅游四五十公里。北极熊经常跋涉上千公里觅食,累了就在浮冰上休息。北极熊溺水事件在当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然而,无独有偶,2006年,英国斯哥特北极研究所负责人朱丽安·多德斯韦尔称又发现了两只溺水的北极熊。她说:“我在斯瓦尔巴群岛(属于挪威,距离北极只有约1000公里。)以东的海面看到两只北极熊,一只看起来已经死了,另一只也奄奄一息。”北极熊通常在冰盖边缘处利用浮冰捕食,多德斯韦尔说,这两只北极熊先前站在一块浮冰上,但冰块融化使它们溺水。

亲历者的一面之辞可能还不足以带来震撼的效果,2008年,科学家在美国阿拉斯加西北海岸发现了9只正在海水中奋力挣扎的北极熊,并拍下了下面这幅照片。

这9只北极熊是由美国矿产管理局的科学家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在阿拉斯加西北方的楚克奇海(Chukchi Sea)乘坐直升飞机进行海洋调查。科学家们发现这9只北极熊当时正在一处开阔的海域游泳,最远的一只离海岸已经有60英里了。科学家分析,北极熊可能是在一块浮冰上漂流过来的,现正在游向陆地或者另一处海冰。而卫星影像显示,这附近海域的海冰几乎都已消失了。这意味着这些北极熊同样面临溺毙的威胁。

科学家将北极熊溺水事件归咎于北极冰盖的退缩--阿拉斯加海岸的海冰已向北撤退了260公里,这就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过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
北极熊不是水生动物,它们的家在海冰上。在正常情况下,北极熊游四、五十公里是可能的,但是要游50~100km,它们恐怕就难以安全登岸了,还会有溺毙的危险。所以,善游泳的北极熊也是因为海中冰块分离开的长度超过了它们的游泳能力而被溺死的。而且,漫长的海上寻食路导致它们精疲力竭、体温降低、抵抗力相当虚弱,如果碰到海里的大风浪,就很容易被淹死在海里。

科学家认为,在北极,类似这样的北极熊被淹死的情况很普遍,因为近20多年来,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被迫长途寻找食物的北极熊数目已经明显增多。如果未来北极的冰层进一步融化,此类北极熊死亡事件或许还会增加。

北极熊很适应寒冷地区的生活。它们那白色的皮毛与冰雪同色,便于伪装,而且又厚又防水。皮下的脂肪层可以保暖。除了鼻子、脚板和小爪垫,北极熊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覆盖着皮毛。多毛的脚掌有助于在冰上行走时增加摩擦力而不滑倒。当然也不会畏惧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前行数分钟之久。

捕猎北极熊受到了严格控制。北极的土著——因纽特人,仍每年捕杀少量的北极熊。他们用北极熊的毛皮制衣。除了它那维生素A含量过高而有毒的肝,其他的都会被吃掉。

保护级别

濒危级别

生活在世界上的野生北极熊大约有2万多只,数量相对稳定。为了保护它们的生存,早在1972年,美国就颁布过法律,除了生存需要,禁止捕猎北极熊。而到了1973年,北极圈内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和前苏联更进一步签署了保护北极熊的国际公约,公约除了限制捕杀和贸易以外,还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其栖息地以及合作研究的条款。CITES已将北极熊列入附录II,而IUCN的红皮书则于2006年5月初正式将其列为“濒危”。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11年降为易危。

影响因素

环境污染导致北极熊雌雄同体

野生动植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新的证据,因全球变暖栖息地受到严重威胁的北极熊,又受到化学化合物的危害。这些化合物主要是欧洲用来降低沙发、衣服和地毯等家庭用品可燃性的有毒化学物质。来自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丹麦和挪威的一组科学家发出警告称,他们发现一种叫做多溴联苯(PBDEs)的阻燃剂开始出现在北极熊的脂肪组织中,尤其是生活在东格陵兰岛和挪威萨瓦尔伯特群岛的北极熊。

关于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北极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仍在进行中。但是在小白鼠身上进行的试验显示,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对动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包括它们的性别、甲状腺、运动技能和脑功能。

有证据显示,那些和多溴联苯相似的化合物导致出现了惊人比例的雌雄同体北极熊。在萨瓦尔伯特群岛,大约每50只母熊中就有1只长着两种性器官,科学家们将此直接与污染联系到了一起。

“全球自然基金会”的领导人柯林·巴特菲尔德称:“北极现在成了一个化学制品接收器。我们日常使用的居家产品中的化学物质正在污染北极的野生动植物。”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来自美国和西欧等工业发达地区,水流和北行风将它们带到北极后,在北极寒冷的气候下积淀下来并进入食物链,而受害最大的则是北极熊。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