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哺乳纲 > 藏原羚

藏原羚

时间:2013-10-8 15:25|查看:2581|评论:0|字体: 繁体

藏原羚

 

藏原羚

 

藏原羚(学名:Procapra picticaudata),别名西藏瞪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和西藏原羚等,是羚羊的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肩高45-60 cm,体重11-20千克。仅雄性有角,尖端很细,带环。较长约35厘米。脸上没有很明显的斑纹。毛色为灰白色,腹部白色。在12月交配,雌性在5月产仔。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简介


藏原羚别名藏黄羊、黄羊、小羚羊,藏原羚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驯活泼,容易接近驯化


藏原羚肉细嫩,矿物质含量丰富,含多种氨基酸,属高蛋白,低脂肪肉类。藏原羚皮质地柔软保暖,是制作高级皮装的上等原料。藏原羚角(羚羊角)是传统的珍贵中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羚羊角能清热解互,平肝熄风、镇静安神、醒脑开窍、明目益气。百余种中成药离不开羚羊角。其角还可制作高级工艺、装饰品。因此,从藏原羚自身价值来看,养殖藏原羚大有可为。

 

对于熟悉可可西里地区生物的人来说,分辨藏原羚和藏羚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哪个有“白屁股”——藏原羚有一块较大的白色臀斑,因此藏原羚又被当地百姓俗称为“白屁股”。藏原羚奔跑时,它那雪白的屁股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像身上悬挂着一面镜子,因此又俗称它为“镜面羊”。有专家指出,藏原羚的白屁股非常醒目,所以它不是伪装色。因为雌雄藏原羚都有白屁股,所以也不是用来吸引异性的。藏原羚白屁股、黑尾巴的真正作用,可能主要是用来在同伴间传递信息。


2种群分布藏原羚分布在:中国的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印度的拉达克和锡金地区。


黄羊在青海较多,青海湖一带常结成上百只,甚至数百只大群,以后捕杀过度,逐年减少。肉味美,是上等野味,皮可制革,角可制工艺品。


形态特征


藏原羚全长91-105厘米,肩高54-65厘米,重量13-16公斤。


体格矫健,四肢纤细,蹄狭窄,行动敏捷。吻部短宽,前额高突,眼大而园,耳短小,尾短,雄性有一对较细小的角,雌体无角。


通体被毛厚而浓密,毛形直而稍粗硬,特别是臀部和后腿二侧的被毛硬直而富弹性,四肢下部被毛短而致富,紧贴皮肤。吻端亦披毛。头额、四肢下部色较浅,呈灰白色,吻部、颈、体背、体侧和腿外侧灰褐色,臀部白色,尾背黑色,尾下及尾侧白色,胸、腹部,腿内侧乳白色。


身体


藏原羚体长不超过1米,体重不超过20公斤,体格矫健,四肢纤细,蹄狭窄,行动敏捷。吻部短宽,前额高突,眼大而园,耳短小,尾短,雄性有一对较细小的角,雌体无角。


头部


颅全长在160毫米至185毫米之间。眼眶发达,呈管状,泪骨狭长,前缘几呈方形。后缘凹而形成眼眶的前缘,上缘边缘凸起,但不与鼻骨相接触。鼻骨后段二侧较平直,末端略尖。牙齿狭小,上齿之后角发达而成突出的齿棱;第二、三上前臼文化部之前角亦有此类齿棱。上臼齿类似的前、中齿棱。


生活习性


藏原羚为典型的高原动物,结群活动,栖息的海拔高度在3000~5100米之间,范围广泛,各种草原环境中几乎都可以生存,但一般多见于高寒草甸和干草原地带,在高原荒漠和半荒漠景观中数量较少。特别喜欢草本植物生长较茂盛和水源充足的地方,但活动范围不十分固定,经常到处游荡。


藏原羚以各种草类为食,主要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及经绒蒿等草类为食,但耐粗食的性能不如藏羚。清晨,傍晚为主要的摄食时间,同时也常到湖边,山溪饮水,在食物条件差的冬春季节,则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进行觅食活动。人工养殖可适当添加精料,每天早晚各投饲料和饮水一次。


藏原羚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驯活泼,容易接近驯化。


但在不同季节会结成不同大小的群体。通常冬春季的群体较大,常常是数十头,有时形成上百头的大群;夏秋季节则结成几头到十几头的小群,也有单独活动的个体。它的嗅觉不算灵敏,但听觉和视觉极好,性情机警,遇到天敌后会迅速地逃遁,到一定距离后停下回头凝望,奔跑的姿势比较特殊,看起来好像一颠一颠的,然后再继续奔逃,或者在原地休息、进食。


繁殖情况


藏原羚的发情期为12月至翌年1月。雄兽之间的争偶现象不激烈,仅仅是互相驱赶,被赶走的雄兽在交配期后仍然返回到群体中。雌兽的怀孕期为6个月,大约在7~8月生产,每胎产1仔,偶尔为2仔。幼仔2~3天后就能随雌兽奔跑。


冬末春初,藏原羚开始交配,每年繁殖一次,产羔期集中在7月份,交配期间,雄体之间没有激烈的殴斗现象,只在群内相互驱赶,虽个别雄体有时被逐出群外,但交配期一过,又合群生活。


初生幼仔体色与成体相同,但额处常有一白斑,随着生长有消退,产下不久的藏原羚幼仔即能跟随母体活动,数天后就能奔跑,雌性藏原羚在产仔期间无选择特殊环境的习性。狼、猞猁是藏原羚的主要天敌。


生态危机


藏原羚几乎是青藏高原随处可见的有蹄类动物,一般来说藏原羚多是集小群生活,数量不等,数只或十数只的群体较为常见,但在夏季也有单只活动的个体,而冬季往往结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一起游荡。上百只的大群已很难见到。藏原羚在青藏高原分布广泛,过去曾是一些人狩猎的对象,分布区牧民也有捕食的现象。


藏原羚几乎是青藏高原随处可见的有蹄类动物,但由于垦荒、采矿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以及滥捕滥猎现象的日趋严重,它们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分布区域也在迅速缩小。特别是08年年初的严重雪灾,仅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就有5000多只藏原羚羊被冻死、饿死。


藏原羚在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排名上虽然不如藏羚羊珍贵,但从动物本身特征来讲,它却比藏羚羊更容易灭绝。因为它们出没在有人区、会单独活动,这些都导致了它们的繁衍、发展缓慢。假如人们对藏原羚的生存状态不重视,长期下来很可能造成藏原羚的种群之灾。


大事实录


2008年1月13日到2月29日,石渠县遭遇50年不遇的大雪,致使全县交通受阻、断电缺水、粮草紧缺、牲畜死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也开始大面积死亡。据不完全统计,藏原羚死亡已达5000多只,灾情还在延续。


触目惊心,藏原羚尸首随处可见


如果没有这场雪,随处可见野羊子(藏原羚的藏语)的身影,它们与人们养的牛羊一起在草地上吃草,一般人不会认为它们是野羊子,有时候这些野羊子还跑进人们的牲畜圈里过夜。1996年11月,石渠县曾发生了一场雪灾,这场雪灾致使民间有“两绝”的说法:即藏原羚和耗子。随着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藏原羚又多了起来。2008年1月13日,石渠县开始大量降雪,直到2月29日。藏原羚出现大面积死亡,达5000多只。


尸体处理


灾情发生后,石渠县农林局第一时间作出决定:避免疫情传染,对藏原羚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为了防止当地牧民用藏原羚的头颅、肉等加工后变卖的情况出现,农林局全体工作人员走进牧民帐篷进行大量宣传、说服、教育工作。据了解,除少数牧民将藏原羚的头颅收集外,藏原羚尸体仍然在雪地里。农林局正组织大量工作人员将藏原羚尸体集中深埋。


开圈放草


由于积雪很厚,太阳一出来,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强烈的阳光,导致眼角膜被烧坏,看不见任何东西,这些藏原羚没有能力抵御外界侵犯和寻觅食物,就这样被活活饿死!


原羚的大量死亡,牧民们心痛不已。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牲畜圈打开,把自己家里储存的草料放出去,让牲畜和藏原羚一起食用。牧民家的牛羊马正在吃着草料,旁边是可爱的藏原羚与牲畜们一起共享“家宴”。面对灾情,石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直接调拨20多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抢救雪灾中的藏原羚。农林局迅速从全县各个乡镇大量收集草料。为了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藏原羚的生命安全,农林局还联系到就近的青海省玉树州相关单位,请求给予草料支援。


狩猎


广泛质疑


相关部门曾在2006年准备举行“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公告一经刊出,便在公众和媒体间引起广泛质疑,此后外国人来华狩猎活动暂停。


昨天,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对两起外国人申请来华狩猎的申请进行评审,评审获得通过。专家们要求当地狩猎场和主管部门对被猎杀的动物与许可批准猎杀的动物种类、数量进行查验比对,每年对动物资源数量进行监测。这是2006年中国暂停外国人来华狩猎后首次启动相关评审。


据悉,评审结果并不具有行政效力,不能作为狩猎依据,但是评审结果将成为国家林业局是否下发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


申请猎捕数量为16只


正安国际旅行社收到了美国4位狩猎爱好者的狩猎代理委托,随后联系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拟于今秋奔赴狩猎场猎捕岩羊6只,藏原羚4只。中国妇女旅行社也收到三人申请,希望猎捕岩羊3只,藏原羚3只。随后两家旅行社向主管部门提出了申请。据了解,岩羊和藏原羚都是二级保护动物。


外国人猎杀岩羊、藏原羚等动物,主要是采集标本,希望收藏动物头上巨大的角,其大小是狩猎爱好者比拼“成绩”的重要标准。在猎杀到这些动物后,狩猎场工作人员会把角锯下来交给狩猎者。


追问


1 狩猎会否破坏生态?


严旬(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总工程师):恢复外国人来华狩猎的工作刚开始,所以一事一议,对每次狩猎的数量及影响都会要求狩猎场提交评估报告。以后规范后,林业管理部门会根据狩猎场的情况确定其不同种类动物每年允许打猎的数量,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打猎,总量都要控制在这个规定的数量内。


野生动物有自然死亡率。狩猎者会选择角大的羚羊去打,而角大也意味着成熟或者老年,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种群造成较大的影响。


2 是否出于利益驱动?


严旬:外国人来华狩猎保护动物,交纳的费用中,除了狩猎场自留的一部分外,剩下的费用中,有40%归省里,4%归州里,56%归县里。大部分归县里安排,也是体现了补贴基层的意思。


如果外国人猎杀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需要交纳一笔资源管理费,这笔钱会全部进入国库,国家林业局不会动。


3 狩猎只针对外国人?


严旬:国人也可以在国内狩猎,应该说国人狩猎比外国人来华狩猎手续简单。对于非保护动物,比如野猪,只需要向县级以上相关行政部门申请。对于二级保护动物,需要向省级林业部门申请,一级保护动物需要国家林业局批准。而且费用比外国人便宜。


说法


【专家】狩猎应“打公不打母”


措施:导猎员配备望远镜在现场监视狩猎者


评审会上,除了两家旅行社提交行政许可申请外,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代表介绍了狩猎场的资源状况、接待能力;青海省林业厅介绍了该省野生动物猎捕及管理工作方案。随后专家进行讨论,有专家提出,如果狩猎者进入猎场后不按照行政许可的动物种类打,而是乱打,怎么办?


都兰国际狩猎场代表回答说,导猎员会在现场监视狩猎者,并且配备了单筒、双筒望远镜,导猎员和狩猎都经验丰富,会在确认之后再打。此外,这些狩猎者都会与旅行社签署合同,书面承诺遵守中国法律和行政许可,并自愿在触犯法律后接受中国法律制裁。


现场有两位专家都要求,狩猎场应该建立查验程序,确认狩猎者打的动物种类与行政许可一致,数量上不超过许可要求的数量。狩猎必须遵循“打大不打小,打公不打母”的原则,应该尽量猎取病弱的动物。


都兰国际狩猎场还在会场提出了2011年至2012年狩猎限额,其中该狩猎场拥有岩羊种群数量为4 2621只,申请猎捕量520只,猎捕率1.22%;藏原羚种群数量1525只,申请猎捕量53只,猎捕率3.48%。


【猎场】国际狩猎为当地创收


措施:狩猎价格将在申请获批后确定


在评审会上,青海省都兰国际狩猎场负责人提出,恢复狩猎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是狩猎不会对动物资源造成重大影响。根据1996年调查数据显示,都兰国际狩猎场可供国际狩猎的食草性哺乳野生动物蕴藏量为12.75万只,2006年以前开展狩猎活动时,年狩猎限额一直控制在资源量的0.33%以下,与过去单一的捕食为目的狩猎活动和正常死亡等相比,狩猎额度是比较保守的,对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影响较小。


其次,狩猎可缓解野生动物与牲畜间的争食矛盾。


再次,狩猎为当地创收。据正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王巍告诉记者,在2006年以前国际狩猎活动中,狩猎一只岩羊的价格是7900美元,一只藏原羚的价格是1500美元。青海省在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开展国际狩猎中,每年猎杀数量在100只内,年创收163.2万元。其中15%-35%用于牧民草场补偿和地方管理部门开展资源保护。这将有利于当地形成民间反盗猎防控体系。


至于狩猎的价格,据了解,将在申请获得审批后,再进行确定。


【释疑】狩猎保护动物是否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