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可以说就是在积德行善,但积德行善远不等于公益。两者的差别是很多很大的。
积德行善大多是个人行为。公益从一开始就是从社会层面着眼的,更多的是团队行为和社会行为,着眼于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目标在于文化重建和社会重建,在于建设文明社会和谐社会。
积德行善可能经常是随机的。但公益可能不是随机的,更多地是主动地去做的,而且经常是项目操作。
行善积德,善行可能是一桩桩各自独立的。公益的善行可以是独立的,更是成系统的。同一件善事,公益可能需要众多人的分工协作。现在公益很多是社团行为,甚至是社会许多力量的协作行为。
行善出于善心,善行不论事迹大小,要之发自内在的善心为要。公益包含道德的成份,但更看重道德的外在的体现和行事的成效,对他人、对环境、对社会、对未来的正面影响。如写文章建策献言,辛苦搜集资料,自掏腰包,这是合乎道德的,但如果提出的建议不对,反而可能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结果不是公益性的,是公害性的。
行善积德者相信或者期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般理解中积德行善对自己对家人的未来有好处。公益义工没有这些考虑,更多地是将做公益作为一种社会义务和责任,义工的义字也包含有义务的意思。公益的精神是共益、互益,有现实的建设成果和因果为支撑,没有任何宗教神秘学的成份。
积德行善重在善的精神,不要求专业技术含量。做公益是要技术含量和专业知识的。要理论基础,要发展方略,公益是一项社会事业,也是长久的事业。做公益,尤其是公益领袖,需要高度的智慧和高瞻远瞩的洞见。因之做公益需要学习提高,积德行善未必需要学习提高。
公益事业具体领域很多,专业性强。环保、文化遗产、教育等许多领域的公益,需要奉献精神,但首先不是道德问题。
积德行善是主观上有善的意愿,由善心发而为善行。公益的涵盖的概念要广泛得多。自立而立人,有些公益是不需要主观作为意愿的,只要自己的言行能传正面信息、对社会进步有益就可以。传递良性生活方式,传递好的思维习惯、人生智慧等,也属于公益范畴。
积德行善更多地是强调个人的道德进步。公益涉及的进步,包含个人层面的进步,也包含群体和社会层面的进步。积德行善主要是个人修行。公益可以说是社会共修。不仅要自己提高,还要让群体、社群一起提高。这里面涉及的具体问题和实现途径是有区别的。
公益就个人进步而言,包含个人道德,也包含学养、认识水平、心态修养等很多方面的进步。就社会层面而言,包含公众道德的进步,还包括大众文化、社会氛围、观念认识、自治能力、民主法制以及社会体制等的进步。道德尤其是私人道德,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小的方面。道德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道德堕落有时属于文化问题、社会问题、体制问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吴思先生说,道德至多能解决三分之一的问题。改变这些文化、社会、体制,属于公益的范畴,不属于道德的范畴。
因为公益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的,有些事情在局部看可能是合乎道德的,在全局看则未必是公益的。比如贪污腐败不治理,民众专注于捐款捐物,反而转移了社会焦点,对贪官污吏是一种纵容。如果慈善事业和社会进步能并行,那才是大公益。再如有些人自己道德很好,但社会效果并不好,其道德标准太高太极端,反而令大多数人敬而远之,很少人能学。甚至在某些政治社会气候下,造成公众普遍的道德虚伪。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道德的含义有所不同,标准也有所不同。但公益,对公众有利,对环境有利,这没有时代和文化的不同。公益是一种文化精神,是一种普世价值。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