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生态慈善理念助学广告画报评论文苑

搜索

慈善为何?慈善何为?

公益视角|2014-7-1 10:17

来源:开放时代|作者:何莉君|1957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慈善本身既关乎行动也关乎价值,只有对慈善的意义和使命有了真正的理解后,才能正确认识慈善的合法性、商业化、全球化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

 

  在“慈善”的春天日渐到来的今日中国,“慈善”已在公众、媒体、政府和商业等各个领域被广泛提及、倡导并实施。如果在“百度”中输入“慈善”一词,共有36800000个网页与其相关,从慈善的历史到慈善机构、慈善行为,关于慈善的讨论,应有尽有。

 

  而前些年出版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慈善事业”的释义是:“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带有浓重的宗教和迷信,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业看作是一种施舍……它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它的社会效果存有争议。”这样的定义从历史角度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不免在相当程度上遮蔽或否定了慈善的真正意义。也许有人认为在慈善机构和慈善家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当下,社会更急切需要的是如何规划慈善项目、调动社会力量捐款、管理基金会以及促使政府制定更有利于慈善发展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真正了解什么是慈善?慈善为什么而存在?

 

  慈善本身既关乎行动也关乎价值,只有对慈善的意义和使命有了真正的理解后,才能正确认识慈善的合法性(legitimacy)、商业化、全球化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在慈善事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依然存在耽于做,而忽于思;重技能而轻人文的情况,《理解慈善——意义及其使命》一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时而作的。

 

  该书虽然主要是基于对美国的慈善现象和行为的思考,但作者多次提到,慈善作为一种人文特征,它具有普遍性,尽管慈善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的形式及动机有所不同。慈善与每个人相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慈善传(philanthropy biography)——从对乞丐的施舍、邻里互爱到对灾区的捐款乃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日常中的每个人也都持有如下共同的感受:今天一切美好的生活之所以成为可能,是上一代人,上上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全世界都受益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而这些既是前辈们辛勤创造并代代相传的结果,也是慷慨的慈善家无私捐赠,支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受益于慈善,可谓慈善无国界。

 

  一、慈善为何:慈善的意义

 

  慈善的英文名称为“philanthropy”, 缘于埃斯库罗斯(Aeschylus)古希腊悲剧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从天神宙斯处盗取火种,给予人类生存的希望,而后被宙斯捆缚在悬崖上任飞鸟刁啄身体。普罗米修斯的这种行为被神话中另一个人物赫菲斯托斯(Hephaestus)称为philanthropia, 意为 “爱人类”。现在学术界普遍公认的“慈善”的定义是采用罗伯特·佩滕教授提出的“为公众谋福利的志愿行为”,即通过志愿行为给予三“T”:金钱( treasure)、时间(time)、智力(talent)来实现两种目的:第一,减轻他人(与自己没有血缘或者法律关系)的痛苦,救苦救难,包括提供食物,处所,治病等;第二,改善社区的群体生活质量,包括促进社区的文化、教育和娱乐等。此两种目的都具有明显的道德维度(moral dimension),而这种道德维度便是慈善最重要的特征。

 

  慈善(philanthropy)一词,作为总括性的概念,囊括了志愿行业、非营利机构、第三部门、独立部门、公民社会、慈善组织等概念,覆盖了好事、善行、利他主义、人道主义等意义。以前描述慈善的常用词是“charity”,到了1967年,《国际社科百科全书》正式以“philanthropy”一词替代之。虽然philanthropy 已经替代charity 作为慈善的正式名称,但是我们仍有必要去区分二者的含义。简而言之,charity强调短期的救济与援助,解决暂时的食物、住所、医疗等需要,而philanthropy更注重对生活质量的改善,着眼社区的长期发展从而达到独立自主的状态。如果说charity是给人们带来帐篷、衣被、食物和水,那么philanthropy就是让灾民回家,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经济,慈善已经在不断满足社会需求中变得科学化和可持续化。根据charity与philanthropy的不同内涵,charity就是我们所说的“救济”,而philanthropy就是“慈善”。顺带提一下为什么不用“公益”一词来翻译“philanthropy”,因为philanthropy词根的意义就是“爱人类”,用“慈善”来表达,更能折射出“爱”的内涵,也更能反映出慈善的“道德”本质,而“公益”则显得较中性化。

 

  佩滕和姆迪博士还指出“慈善”一词比其他描述该事业的“非营利”(nonprofit)、“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 等词更具有总括性。因为“非营利”组织虽然价值中立,但是该词本身会让人误解为这与金钱相关,而实际上,寻求公众利益的慈善组织的最重要特征并非不盈利,而是有利可图,但利益不分配。而且“非政府”、“非营利”是以非肯定的词汇描述,本身不构成定义,何况小型社区组织和草根组织也并未被包括。而“第三部门”一词则更多地被学者否定,因为从历史维度来,服务公众的慈善机构实际应该位居第一,它的出现早于政府和市场。而“公民社会”一词概念不清晰,可谓外延有余,内涵不足。相反,“慈善”既可以概括善行的多样性,又能与政府、市场等相提并论。

 

  二、如何慈善:慈善事业的开展

 

  众所周知,慈善在美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根据美国权威期刊Giving USA 2007的统计,美国2006年慈善捐款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个人捐款达2290亿美元,占总的慈善捐赠的75%。美国的捐赠额占美国GDP的2%。而根据National Center for Charitable Statistics(美国国家慈善统计中心{1})数据,截至2008年6月底,在IRS( 国家税务局)登记正式注册的非营利(nonprofit)机构达150万家(不含宗教组织和未达到资金注册要求的数万计草根组织),其中慈善组织94.7万家,占非营利机构的63%,注册基金会10.8万家。此外,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间,共有六千余万志愿者至少为慈善机构志愿服务过一次。慈善行为和组织广泛活跃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宗教、教育、医疗、环保、文化艺术、人权、社会服务、国际事务等诸多领域。可以说只要政府做的,慈善组织也在做;只要商业可以提供的,慈善组织也提供。慈善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与政府、商业共同构成美国的三部门社会。

 

  是什么促成了美国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呢?两位教授作出了这样的论断:没有慈善志愿组织,就没有慈善事业。这给我们中国指出了一条摆脱“只有慈善行为,没有慈善事业”的道路。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到访美国以后撰写的《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美国人好像永远在结团结社”。这些不断涌现的志愿组织使美国有组织的慈善成为可能。志愿组织可以团结个人单薄的力量,增加救助的力量。在中国,很多人因为看到太多的乞丐,太多需要帮助的人,便觉得绝望与麻木,逐渐放弃了对别人的帮助,其实更有效更有力的帮助在于有组织、有系统的慈善行为,它既能建设性地帮助别人,又能减少被假乞丐骗钱骗物的风险,而且能积小钱办大事。比如在美国,慈善组织通过筹资为暂时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免费的庇护住所,免费的戒酒戒毒所,免费的淋浴、衣物等,如果经济不宽裕或者仅有食物可捐赠的人,可以将或多或少的食品捐赠给“食品行”(Food Bank,所有食品将通过该组织的各店铺免费发给有需要的人群)。而且这些组织通过有序筹资、管理和评估,长期提供各种人们所需要的必需品,维持人们必要的生活尊严,帮助困难人群度过难关,从而逐渐自力更生。表面上看,这只是短期的救济,但是它的影响是长期的,正如卡耐基在《财富的福音》中所说的,它可以“为那些有理想抱负的人提供向上攀爬的阶梯”。

 

  除了将慈善行为组织化,书中指出美国慈善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地方在于有组织筹资的广度和有效性。筹资使组织变得更具竞争力,更有机会接受公众的考验,让慈善的使命崇高化,赋予慈善组织更强的行动力量。美国的捐赠、志愿服务以及筹资在20世纪初期便已开始变得专业化,现在的美国慈善行业,不仅有个别的筹资人、筹资公司、私人的筹资基金会、公共基金会、社区基金会以及家庭基金会,还有专门替富人提供慈善捐赠建议的咨询师,有专门为儿童获取免费医疗帮助、夏令营和电脑等需求的组织,也有专门为非营利组织进行政治游说的倡导型组织。

 

  本书作者认为“志愿”就是有选择的自由,非强制性的(non-coercive),即使不施善,也不会受到法律契约的惩罚,但社会压力或者道德上的不得已可能会对捐赠者本身构成一种威胁而成为行动的动机之一。此外,“志愿”意味着不期待任何实质性的物质回报。而在美国的中学和大学中,学生被要求做一定时长的社区服务,否则会影响大学入学的申请或者奖学金的申请,这种既没有选择自由,又获取实质性回报的行为,是否还是慈善呢?为了减少税收而捐赠或者为了扬名的慈善行为是否得当呢?如何解释捐赠只是有利于某类人群如儿童、老人、妇女等特殊服务群体的组织呢?这些问题都围绕慈善是否纯粹利他主义而展开讨论。随着慈善事业在美国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筹资的专业化和深入,公众利益并不等于完全利他主义,只要人们认可公众利益并为之付出,适当地夹杂个人利益是合情理的,而且慈善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正是这种对个人利益正当性的认可不断促使美国的慈善更广泛和有效地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三、慈善何为:慈善的使命与信条

 

  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人类本性为慈善的存在提供了场景和语境。由于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的失灵,世界出了问题,人类苦难丛生。但是人类追求美好、愉悦、和谐的本质使慈善为改善世界的问题通过道德想象得到表达。慈善的使命的界定其实也为慈善组织的使命的界定提供了范本。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很多慈善组织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讨论组织的使命。使命的不清不明导致内部人力、物力、财力的混乱,导致公众信誉度滑落、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项目游离。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筹资学院的创始人Henry Rosso 提出:使命的寻求需要走出“仅仅想到项目和技巧”的框架,比如“我们的使命是为贫穷孩子提供医疗服务”等这样的使命陈述是不适合的,因为使命不是关于机构和项目本身,而是关于社会。机构的项目和策略是围绕达到某种使命而展开的。慈善组织的使命应该是在发现社会问题的基础之上,利用创新的道德想象对问题进行回应,使命的背后饱含的是价值的体现。由于使命并不总是显而易见,发现使命需要发挥道德想象,提出让世界更加美好的可能。所以好的使命陈述应该是对公众的再认识和再教育的过程。成功的慈善组织的秘诀就在于让捐赠者忠于并奉献于使命(某种价值),而不是机构本身。

 

  世界的问题为什么要通过慈善的方式去回应呢?其实,慈善仅仅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其它常用的回应世界各种问题的三种方式包括:自救、互助和政府援助。在这四种方式中,自救是最首要和最根本的。慈善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尊重个体自救的尊严。帮助那些有劳动能力而不工作的人可能是有害的,它可能助长个体对别人的依赖性,致使他们在放弃经济独立的同时,也放弃了道德尊严。所以,慈善应该扮演的合适角色应该是帮助别人自救,正如经典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如西班牙哲学家麦摩尼地斯(Maimonides)所描绘的“第8级阶梯”中最高的善是帮助别人自给自足。其次,当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般人在向陌生人求助之前会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或者向邻居、同事或所属协会的成员等寻求帮助。这种互助的规范的建立依赖于成员之间彼此的信任。此外,政府面对人民的医疗、住房、生活等难题时,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保障,提供公共产品也是义不容辞。但是当自救、互助等无能为力,满足不了需要,而政府的资源不充足或者得不到的时候,慈善恰好填补了空白。而且有时候,即使其它方式并未失灵,慈善也仿佛是回应人类问题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方法。以中国的现实状况为例,当雪灾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当面对路旁危在旦夕的生命的时候,人们需要通过最受尊敬、最期望、最合适的方式表达并传递一种关爱,即慈善。

 

  在决定是否通过慈善进行回应之前,首先应该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再从自身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条件,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因为在不同的社会中,慈善的传统和角色不一样。不了解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有时候好心会办成坏事,帮助与侵犯有时候仅一线之隔。比如在非洲,生育儿女的权力被认为是天经地义而且是重要的美德,如果为了防止艾滋病的蔓延或者艾滋婴儿的诞生而对非洲妇女注射绝育药剂,这种行为可能带来非洲人民的抵制与抗议。所以,任何慈善行为都需要三思而后行,从而践行慈善的最高指导原则:做好事而不要伤害别人(seek to do good but do no harm)。

 

  慈善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对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救济,而是关注社区的发展。支持社区发展,既是对社区的答谢,也使社区的成功成为可能。所以在美国,人们常说回报社会(giving back)也就是推进社会(giving forward)。信奉这样的价值并为之付出的个人和机构在美国比比皆是。比如,美国最大的基金会之一利里基金会(Lily Endowment),总资产居全美基金会前五位,它的70%的拨款都用来支持印第安纳州以及利里基金会所在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发展。这么大的一个基金会为什么不支持全国范围内的项目或者国际项目,而只是强调所在的社区发展呢?这首先是因为基金会创立者的意愿,其次,它源于基金会的价值观:他们认为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y Co.)如此成功是因为整个社区的帮助和支持,所以他们主要回报和扶持所在社区的发展。同样的,福特基金会也设立专项资金帮助所在社区解决贫穷、低程度教育以及失业问题,它也是作为一种创新的商业策略,因为社区文明程度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提供更好的劳动力和发展环境,增加公司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社区和企业双赢。以上提到的种种慈善行为也就是慈善的“序列互利”(serial reciprocal)原则,捐赠者也是受益者。虽然不一定是直接受益者,但是它的帮助只是期望其他人能够将这种利益传给下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受托人义务(stewardship),慈善机构或者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只是捐赠者的受托人,帮助捐赠者实现为公众谋福利的目的,更多的是将这种利益向下传递。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还概括了宗教经典对慈善的各项引述以及强调宗教经典呼吁人们对社区的关注和爱护。基于这种宗教传统,16世纪晚期开始,英国诞生了《1601慈善使用法》(the Statute of Charitable Uses),它作为中世纪传统慈善与现代慈善的分水岭,标志着贫困问题第一次纳入有组织的官方解决途径。传统慈善在规模上有限,主要依靠个体或者少数志愿组织,杯水车薪,收效甚微。1601慈善法呼吁用税收支持和鼓励私人慈善机构以及基金会的成立,更广泛地解决贫困问题,自此,政府与富人共同承担修建诸如公园、桥梁、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共设施,随后,慈善经历由感性捐赠到理性分析,由零散捐赠到有组织的基金会,从不分捐赠对象的慈善到有区别地帮助受助者,从暂时的物质满足到提供使受助者自给自足的慈善方式,从公民志愿组织到有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职业慈善工作者等等,终于使更加科学的、专业的慈善事业逐渐走向成熟。

 

  反观中国,从汶川地震捐款中的“王石门”事件,以及众文体明星的捐款数量多寡所引发的一系列公众质疑,让我们感受到慈善行为变得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慈善也远非“给”与“不给”那么简单。过分计较个人利益和过分牺牲自己都是不可取的。卡耐基的名言“一个人在暴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激发了多少大富大贵的美国人的捐赠热情,但是超出个人能力以外或者过分的捐赠野心并非慈善事业所需。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对慈善的建议如今依然有用:“我们的慷慨不应该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外”。慈善本身是对他人的一种关怀和爱的表达,如果对别人的捐款数量施加压力,这不符合慈善的志愿原则,而且款项也只是慈善的表达方式之一,所谓“善行无大小”。中国慈善事业才刚刚起步,它的蓬勃发展有赖于公民更强的慈善意识和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慈善组织类型,以及更专业的慈善人才。

 

  【注释】

 

  {1}National Center for Charitable Statistics译为“美国国家慈善统计中心”,是因为虽然现今美国大部分用philanthropy来指慈善,但是charity作为传统的用法在个别情况下表示慈善的含义依然存在。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公益资讯
    公益画报
    公益视角
    环球地理
    公益广告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