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物圈计划
2014-9-17 10:14|查看:2992|评论:0|字体:小 中 大 繁体
NBBJ设计的西雅图生物圈温室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1971年提出的计划,提倡采用跨领域方法进行与生态保育和持续使用自然资源相关的管理、研究和教育工作。该计划在1977年建立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现时网络有来自117个国家的610个生物圈保护区。
人与生物圈计划,简称MAB,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生物圈保护区是MAB的核心部分,具有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研教学、培训、监测基地等多种功能。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政治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的结合,对生物圈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
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他组织的配合下,从1971年起实施的一项着重对人和环境关系进行生态学研究的一项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计划。它是一项国际性的、政府间合作研究和培训的计划。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政治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的结合,对生物圈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保存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以寻找有效地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途径。
现状
人与生物圈计划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有的国家已成立了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于1972年参加这一计划并当选为理事国,1978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我国有10个课题被纳入人与生物圈计划,有2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是按照地球上不同生物地理省建立的全球性的自然保护网。世界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把全世界分城193个生物地理省(分布在我国范围内的有14个),在这些生物地理省中,选出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保护区。它不仅要具有网络的特征,还要把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人才培训、示范作用和当地人民的参加结合起来,其目的是通过保护各种类型生态系统来保存生物遗传的多样性。生物圈保护区具有3个特点:首先,它是受保护的典型环境地区,其保护价值需被国内、国际承认,它可以提供科学知识、技能及人类对维持它持续发展的价值。其次,各保护区组成一个全球性网络,共享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研究资料。第二,保护区既包括一些受到严格保护的“核心区”,还包括其外围可供研究、环境教育、人才培训等的“缓冲区”,以及最外层面积较大的“过渡区”或“开放区”。开放区可供研究者、经营者和当地人之间密切合作,以确保该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中国的加入
中国于1972年参加这一计划,一直是“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的理事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有26个自然保护区,它们是卧龙、鼎湖山、长白山、梵净山、武夷山、神农架、锡林郭勒、博格达峰和盐城等。中国还将建立中国生物区保护网络,以吸引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加入,并逐渐向国际网络输送。
宗旨
通过全球范围的合作,达到如下目标:
——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为有关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长期的系统监测,研究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为提供对生物圈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而开展人员培训和信息交流。
机构组织
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为国际MAB的最高权力机构。其重要职责是指导和监督MAB计划的实施,协调与其它国际科学计划的关系。每年召开一次大会。中国为该组织的理事国。组织规模: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该计划。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MAB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重要的国际性公约开展活动,明确提出了通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来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作与活动
中国MAB国家委员会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委员会由各有关政府部门官员、科技界、新闻界和学术团体的代表组成。我院许智宏副院长现任MAB国家委员会主席。秘书处设在中科院生物局,韩念勇研究员为中国MAB国家委员会秘书长,负责MAB的日常工作。
影响及作用
国际性的、政府间合作研究生态学的综合性计划,简称 MAB。它是根据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六届大会2·313号决议设立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的结合,对生物圈及其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保存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协调管理机构是由30个理事国组成的“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每两年开会一次。理事会闭会期间,由主席一人、副主席四人、报告员一人组成执行局,下设秘书处(在教科文组织生态科学司内),主管协调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建立,组织研究成果和情报资料的交流,举办各种学术讨论会和训练班等。
人与生物圈计划在国际上引起普遍的重视,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参加这一计划,有的国家已成立了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课题已有1000多个,10000多名科学家参加研究工作。生物圈保护区已发展到200多个,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圈保护区网。 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主要出版物有:《人与生物圈研究技术资料》、《人与生物圈计划报告集》和一些不定期的论文集等。
项目内容
人与生物圈计划共有14个研究项目:
2、不同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实践对温带和地中海森林景观的生态影响;
3、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实践对放牧场、稀树干草原和草地(从温带到干旱地区)的影响;
4、人类活动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带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特别注意灌溉的效果;
5、人类活动对湖泊、沼泽、河流、三角洲、河口、海湾和海岸地带的价值和资源的生态影响;
6、人类活动对山地和冻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7、岛屿生态系统的生态和合理利用
8、自然区域及其所包含的遗传材料的保护;
9、病虫害管理和肥料使用对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评价;
10、主要工程建设对人及其环境的影响
11、以能源利用为重点的城市系统的生态问题;
12、环境变化和人口数量的适应性、人口学和遗传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13、环境质量的认识;
14、环境污染及其对生物圈影响。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
分享到: |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圆梦西藏』拉萨+林芝+大峡谷+日喀则+纳木措+羊卓雍措_9日8晚跟团游
¥5100/人起
『深入藏地』西藏阿里南线+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转山+古格王朝10日深度游
¥2800/人起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