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存在不过才千万年,而地球已有数十亿岁高龄。人类现在看似是地球的主宰者,但是,大自然未来要摧毁人类并非不可能,更非难事。所以,恰当地对待动物和环境,也是为了自己,而并非很多人不冷静地认为是道德说教,或是杞人忧天。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大狗巴克摆脱“文明”的枷锁,回归狼群的故事十分震撼。当年巴克是一条做苦力的狗,靠着体魄和意志生存下来,比起非洲的大象和犀牛,幸运多了,它们遭到偷猎者的屠戮,毫无反抗之力。
姚明造访肯尼亚的国家自然保护区,近距离接触濒危大象
文明的等级制
就在8月初,姚明参与的一部名为纪录片《野性的终结》的纪录片播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很显然,这其中有姚明个人魅力的因素,因为片中关于大象和犀牛遭到偷猎而濒危已不是什么新闻,要知道,非洲草原上的野生白犀牛仅仅剩下7头而已。许多保护区的护林员甚至在与偷猎者的搏斗中献出了生命。然而,偷猎者仍然在猖獗地伺机杀死大象和犀牛,为的是割下象牙和犀牛角,以赚取暴利。
关于象牙和犀牛角是否真的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或是药用价值,暂且不谈。偷猎导致物种的濒危直接引发了生态环境的失衡,食物链的断裂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残忍的景象更是与人类所一直歌颂的文明形成强烈反差。
我们都知道更早些时候,广西玉林举办了狗肉美食节,杀狗吃狗,全城血雨腥风,热闹非凡,轩然大波。有关动物福利的问题,各方神圣都发表了高论,爱狗人士的过激行为也遭到了批评。观点对立的双方各执一词。一方说狗有灵性,是人类的朋友,与人平等,甚至比很多人还要好,不能杀,不能吃。另一方则认为从根本上人类是高于其他动物的,只有人权,没有动物权。双方都可以找出很多论据,谁也无法驳倒谁。结果是,狗肉节在吵闹声中结束了,狗该杀的杀,该吃的吃,玉林狗肉节是名噪海内外,玉林市政府没出一分钱广告费,狗肉店老板们虽然跟爱狗人士有冲突,也不爽,但是,据很多老板说,生意好了很多,很多以前不吃狗肉的人,特意过来尝试。
为什么又扯到狗呢?大象和犀牛要保护,可能对此持异议的人会少很多,除了一些持极端观点和做象牙、犀牛角买卖的人之外,大象和犀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保护动物,猎杀是犯法的,不但要罚钱,还要负刑事责任,非同小可。狗就算了吧,吃狗是中国许多地方千百年就有的传统,杀狗、吃狗是很平常的事,根本没有法律保护它们。这就说明动物也是分等级的。
再看一个例子。2012年,笔者曾到位于成都郊区的黑熊救护中心采访,这个救护中心是由亚洲动物基金(AAF)做的,AAF是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创立者是英国人谢罗便臣(Jill Robinson)。这一项目是解救在养殖场里遭受抽取胆汁的亚洲黑熊(另有少量棕熊),在后来同样引起轩然大波的归真堂事件中,AAF被一些专家说成是“诋毁中药/中医”、“别有用心”、“境外敌对势力”。尽管在医学界早已有公认的中草药可以替代熊胆的功效,但这些企业和专家仍然置若罔闻,并展开意识形态式的进攻,火气很猛。
国家的《动物保护法》对于黑熊养殖场这块是空白的,目前黑熊抽取胆汁属“合法”,既然合法,只能进行道德谴责,谁也抢不到制高点,抢到也没用。狗就更不必说了,黑熊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狗啥也不是,通俗点就是命贱。哪怕再金贵的狗,比如售价可达百万以上的藏獒,被人偷偷杀人、吃了,最多不过是经济赔偿。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任何一个东西,快消失了,我们才醒悟过来要保护。这或许是人性的缺陷,人类的傲慢与偏见。法律的缺乏和道德的失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我们都知道,人类从诞生起,就延续了动物的等级制,丛林法则一刻也会离开过人类。虽然人类自称高级动物,统治着这个地球。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生态破坏,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动植物的灭绝等等,这些已经很明显地反作用于人类。
这头小非洲象主动跟小巨人做朋友
这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有人会说,这样不对,那怎样才好呢?保护好所有的动物,让他们自由繁衍生息,人与动物和平共处吗?
就在7月底,出过这么一则新闻,随着澳中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推进,澳大利亚正考虑扩大对华农产品的出口种类,特别是最具澳大利亚特色的袋鼠肉。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澳大利亚作为一个高福利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农业、旅游和教育都是该国重要的产业,无论是环境还是形象都很重要,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当然,对袋鼠也是高度重视,数十年来,澳大利亚对袋鼠是宠爱有加,给它们好的生活环境,给它们好吃好喝,养得好好地,并且对国民从小进行教育,慢慢没有人伤害它们。可是,由于袋鼠的数量飞速增加,开始出现草场枯竭、攻击人类的问题。于是,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每年进行一定数量的捕杀,包括作为食用肉类。这种状况则是过度干预造成的。
以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帮澳大利亚吃袋鼠,那绝对是小菜一碟。这也不失为一种恢复生态平衡的办法,权且可以理解成澳大利亚政府不得已而为之。
姚明在纪录片中说,如果这些动物都死光了,我们人类也完了。试想,如果不进行人类干预,诸如南美的热带雨林和非洲的热带草原,维持自身的生态循环,是肯定没有问题的。然而,一部分已经遭到破坏的地方,就必须进行人为干预。有许多科学家、NGO专业人士在做这样的工作,公众的意识也开始逐渐加强。
前段时间,笔者到一个高端别墅项目做采访,无意中触及到这个话题。因为这个项目就建在漓江边上,望着这水墨画般的景致,这别墅却与之有着相得益彰的融合。建筑与连绵群山隔江相望,美不胜收。在交谈中,项目董事长谈到,当初的设计理念就是让位于山水,人栖居于山水之间。设计的原点和宗旨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环境,则是尽量不去触碰,保持本真状态,人工景致只为添彩,不抢山水的风头,更不会破坏山水的美感,为此还花了很多心思,园林设计几经修改。董事长表示,绝对不能破坏,破坏就是作恶,是丑的东西……整个交流中,没有提到“环保”这个源于西方的概念,而全部是中国文化,不但让人感叹东西文化共通,也令人赞叹人性之美。身处如此环境中,心很自然地会静下来,戾气荡然无存。
据人类研究的结果,人类存在不过才千万年,而地球已有数十亿岁高龄。人类现在看似是地球的主宰者,但是,大自然未来要摧毁人类并非不可能,更非难事。所以,恰当地对待动物和环境,也是为了自己,而并非很多人不冷静地认为是道德说教,或是杞人忧天。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