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2015-1-26 14:48|查看:809|评论:0|字体:小 中 大 繁体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Once saved, always saved,简称OSAS)亦称圣徒的坚忍(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圣徒蒙保守(Preservation of the Saints)或永远的保障(Eternal Security),是源于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之一,指如果一个人相信耶稣基督得救以后,他便可永远得救。
基督教神学家加尔文(1509-1564年)从新旧约经文的注解与整理时,侧重上帝的主权与其工作,由此带出上帝对其选民的保守,而选民在保守中得以有力量来实践信仰。其后,加尔文的追随者在相关神学议题的论辩中,便归纳出此说,属“五点加尔文主义”(Five-Point Calvinism)之一。
关于此神学观念的阐释,大体上被认为有如下两点:
1.“神会运用其大能保守信徒不失脚。人的本性是要偏离神的,但神却施展大能来保守着,直到永生。保守,它的英文(Preservenance)也可译作‘坚忍’。因此,圣徒的坚忍就是圣徒竭力的工作中,神的保守,不是说,圣徒能懈懒追求圣洁。”
2.“坚忍是神的大能的工作,叫你到死那天,仍能在救恩里。”
反对观点
罗马公教曾颁布了以下的命令:“如果有人说,一但称义便不会失去救恩,因此,跌倒犯罪的人从来就没有称义过!这人是可咒诅的”(天特会议)
亚米念主义派也曾作出类似的声明:“一个重生得救的人,因为忽视救恩而犯罪使圣灵忧伤,将会完全离道,至终从恩典中堕落到被弃的光景。”(雷蒙史全特斯会议Conference of Remonstrants)亚米念主义主要的论点是:神若“勉强”人坚持到底,就与人的自由意志有所矛盾。
争论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论成为基督教内争论焦点,可能有以下成因:
1.源于对“一次得救永远得救”一词在定义或应用上存在的差异。
2.从理解圣经章节的全面性上衍生的差异。
3.由不同的圣经译本所衍生的差异。
4.源于质疑加尔文本人的信仰是否“纯正”,从而衍生对其教义的不信任。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
分享到: |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圆梦西藏』拉萨+林芝+大峡谷+日喀则+纳木措+羊卓雍措_9日8晚跟团游
¥5100/人起
『深入藏地』西藏阿里南线+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转山+古格王朝10日深度游
¥2800/人起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