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作者 / 书评人 鹿鸣之什2016-3-18 08:54点阅:2026来源:新华网 繁体

ico

远离人群,走入荒野,是一件切切实实的生活问题,也是借此找回内心的哲学隐喻。所以荒野就总会远远地在那里,悬系着我们的梦。这是一场好梦,可不要让它快快地醒了。

ico

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荒野之境》

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9月

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听客溪的朝圣》

作者:安妮·迪拉德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6月

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作者:西尔万·泰松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9月

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荒野,弥漫着神秘的诱惑,蛮荒和原始带来对未知的恐惧,这恐惧又让我们隐隐激动不已。荒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我们安放自己的心灵。

罗伯特·麦克法伦的《荒野之境》,西尔万·泰松的《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和安妮·迪拉德的《听客溪的朝圣》是关于人与荒野相处之道的三本书,作者皆是将自己放置在荒野中的实践者,纸上卧游,虽不能身处荒野,同样可以体验一番。

我们渴望荒野,但不愿体会它的不便

麦克法伦亲身探寻英国和爱尔兰的荒野,如山毛榉林、岛屿、峡谷、沼地、森林、河口等地方,为了证明荒野在英国和爱尔兰依然存在,泰松将自己放逐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六个月,随身携带了六十多本书。他的生活真惬意,阅读,钓鱼,养狗,和护林员们喝酒吃饭,封闭的时间和森林的广袤带来心灵的安适,自由其实是心的自由,为此必须保持道德的纯洁和秩序,在无约束的环境下,人的理性被激发,希望向前,不愿再随波逐流。迪拉德二十七岁时在听客溪呆了半年,反观身心去思味自然的美,语言充满禅境。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这方面的先驱著作(梭罗其实离城镇多么近,但将自己浸润在自然中的无碍让人迷恋),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不是更早吗?他们将心境写在诗里,在放逐中苏醒,复活。泰松在西伯利亚森林中读着陶渊明的《自祭文》,惊叹三十个字就足以概括一生的精炼。中国人发明的“无为”是归隐荒野的哲学,无为而无不为,侧身荒野,不参与城市的竞争,那看似逃离的不负责任,恰恰满溢了自给自足的精神,不依托外在的束缚。

我们渴望荒野,但并不愿意体会它的蛮荒和不便,现代设施已让我们的感官不自觉地延伸,科技让我们觉得一些事情理所应当,若它们陡然被切断,我们会觉得真正被放逐了。拿起手机就接通世界是多么方便,也让我们即使孤身一人,也能感到自己和世界的联系,因为这个世界就建筑在看不见的网络之中,服务和交际成为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的行为。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的男主角,刚到工作的大山时手机就淹在水里,被迫成为放逐者,那狼狈会让我们会心一笑。逃离城市听起来很美,但荒野代表着现代生活方式的缺乏,城市的便捷在这里不得不以更原始的途径代替。

城市喧嚣嘈杂,大量涌流的无意义信息使我们疲于应对,它们像塑料泡沫一样填塞了我们的心灵空间,我们可能没有时间静心思考与阅读,无法停下来想想自己何以存在。手机和电脑方便了我们也禁锢了我们,让我们成为他人愿望的牢笼,“为他人在场”成为一种义务,必须即刻应答。我们应付这些“在场”的要求,因为它们是我们归属的坐标,“在场”的多寡决定了我们在他人眼中的价值,也决定了我们能够为自己创造的价值。

所谓放逐,并不单单指物质方便的消失,同样指心灵联系的被切断。这是现代人孤独症候的标志,我们被迫切断和社会的联系:与工作、与他人、与自己追逐的理想。我们身处城市,却感到与他人无法沟通和接近,他人听不懂我们的话,不明白我们的思虑,一切想法只有对自己言说。更何况还有许多时候,我们被外在的强制力放逐,无以辩驳。社会是人群集成的生物,不可能“任性自为”,我们的视域却是有限的,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牵系到哪一处敏感的神经。心灵的荒野更加可怕,它抹杀了我们的价值感和社会性。世界行走得很快,偏偏落下了你。时间成为任意延展的土坯,可以形塑成任何形状。都市的紧张成为远去的喧嚣,但它们也是提醒你存在的证明,因为它们需要你去完成它们的结构。放逐就是世界曾经加上你,现在再减去你,你的人性空洞还在,温度还暖着,但它会慢慢变凉,印记会消失。此时对荒野的向往更加急切,这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始发之时。

身处荒野,是为了逃离繁复的人际生涯

能不能离开?能不能不要在场,让自己暂时消失?身处自然的荒野,不是为了逃离人性,而是为了逃离这繁复的人际生涯,这三本书就是这样的尝试。卢梭说过,“是否有人听说过,一个自由的野蛮人想过要抱怨生活,想过自杀”,进入荒野,就是让自己暂时成为自由的野蛮人。进入荒野,首先要保证有荒野可进入。弗吉尼亚的森林当然莽莽苍苍,可以供迪拉德居住,英伦岛屿就稍有困难,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还存在莽原吗?不过这不是问题,认为英国没有荒野的说法是自大的,即使它已经高度发达,人力依然有限,一定会有无法延伸的领域,荒野不在别处,就紧紧和人群共存。泰松索性走得更远,直接来到亚洲

“《听客溪的朝圣》就是一双孩童的眼睛:观看、惊讶、揣测、赞美、恐惧……”迪拉德二十七岁时,在弗吉尼亚蓝岭山谷住了半年,将阅读笔记写在索引卡片上,大自然是她阅读的殿堂,那时正是上世纪70年代,年头还早,所以怀着幻梦的诗意,工笔细描“今天一轮下弦月挂在东边的天空上,好一抹粉笔印。其表面的阴影和天空本身的蓝色色调以及敏感度都相仿,所以最中间的部分看起来是透明的,又好像给轻微地磨损,如同袜子足踵那部分”。她也有禅悟,用梭罗的话说“我惧怕躯体,碰到了就会颤抖。这拥有我的巨大身躯是什么?说到谜啊!想想我们在大自然里的生命,每天都会看到的物质,接触物质——石头、树木、面颊上的风!坚实的地球!真实的世界!共同的感觉!接触!接触!我们是谁?我们身处何处?众神之神,他知晓……”

泰松却是在21世纪让自己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住了半年,贝加尔湖畔,黑黢黢的湖水仿佛流荡着溺死者的冤魂,他所有能做的是“砍柴、钓鱼、做饭、大量阅读、在山间行走、在窗前喝伏特加”。

麦克法伦是随身携带荒野上路,威尔·塞尔夫称赞此书是“一声柔吟咏的野性呼唤,都市的囚徒都会受到蛊惑,想要逃离”,他将荒野之旅分成十五段小的旅行,围绕城市周边行走与寻找。在荒野中,阅读,思考,拜访成为很重要的事情,这是让人能够平静下来找回自己的方式,他的繁密书写带有博物学似的冷静,将能够想到的荒野类型收入囊中,不单纯是行走,还要用脚丈量每一种荒野的不同声音和意义,用身体去体会它们带来的不同意涵。所以身体的坚实描写让这本书的文风也是紧紧扎根于土地的“当我来到一面宽广的冻湖时,我捡起一块尖尖的石头,在冰面的最薄处剖开一个锥形的孔,深色的水在孔穴中汩汩地冒出来,我蹲下身去,把嘴巴凑到冰上,喝了起来。我抓起一团雪,一边走一边在手里捏弄着,于是它渐渐变小,变成了一小块洁白的冰石”。

身处荒野,身体和心灵皆得到极大的自由,此时保持人之理性成为最必要的事情。荒野远离城市,也就将自己的心放逐。时间被无限延展,无事可做,因此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与荒野相处的关键是弃绝无聊,严酷的自然环境让人必须工作起来,否则就会坠入虚无。身在荒野,时间和空间成为最大的奢侈,内心自由的探寻有了充分保障,可我们终究出身于社会,怎能完全隔离?书写让思维条理化,能够整理自己在荒野中放逐的身心,将我们限制在一种规律的理性中。

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人与荒野的相处之道

在荒野中思考,供我们放置自己

在荒野中,要坚持阅读、书写和思考。这三本书里的引文随处可见,麦克法伦可能是漫游之后在图书馆里的补充,但泰松真的是结实地带了一箱书,他列出了自己的书单“其中有为遐思而准备的米歇尔·图尼埃,为忧郁而带来的米歇尔·代翁,为肉感而准备的劳伦斯(他认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是工业社会对破碎自然的埋葬,是对自然的哀歌),为冷冽而带来的三岛由纪夫。我还有一小辑关于森林生活的书”,此外还有侦探小说、昆虫植物的博物学手册、尼采叔本华斯多葛派的著作等。

在荒野静谧中思考自己,不是回归原始,而是找到人的存在,懂得自身为“我”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渴望与荒野相处,因为荒野提供了广袤的空间,供我们放置自己。就像泰松说的“我将终于知道,我是否拥有内心生活”。我们来到荒野,希望真正安静,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天地,也是寻找人之为人的意义,不需要为他人承担任何义务。在人群中,我们是一种工具,是组成人群的一分子,必须保持好自己的角色。但面对荒野,我们是真正的自然面前的渺小生物体,这个生物名之为“人”。进入荒野,就是重新找回人和自然静默关系的尝试,去脱出社会性的外壳,仅仅以“人”这个单纯的身份面对洪荒以来就存在已久的自然。

荒野的危机在于,漫无边际的安静将带来阵阵的无聊,湮没心灵的无聊将会磨蚀人们的内心,所以进入荒野,并不是进入原始,而是让自己的理性达到最大值;也并非逃离人群,而是给予我们选择愿意交往的自由,泰松引用《海伯利安》的题词“不要任由自己被广阔压垮,能将自我幽闭在最狭小的空间中,神明恰恰蕴育于此”。

荒野并不浪漫,陶渊明归园田居也是生活窘迫。荒野中,最初的理想随着行走和亲身经历的磨砺,可能渐渐褪去它美丽幻梦的外表,开始显露现实的粗粝。这粗粝在于,它们不是文学化的理想,而是结结实实需要我们应付的艰难,也受过人类的工业化创痛。

麦克法伦的书写更偏重智性,和他的《古道》、《心事如山》一样,聚焦于迷恋荒野的人们,同时书写自己探寻的历程,思考冷静睿智。从探究英国和爱尔兰的荒野,到最终发现“真正的”荒野似乎不存在了:“躺在流沙上,置身白色的群星下,我想到旅途的开始我是追随野性的初衷而来——人迹罕至、北方、偏僻,现在这一切想象随着我跟土地的接触都开始破灭。英国和爱尔兰不存在未开辟的土地,纯洁的神话也站不住脚。人类在这里数千年的生息以及死亡杜绝了史前荒野存在的可能性。过去五千年中的某个时刻,人类去过每一个小岛屿和山峰,每一处隐秘的山谷和林地,在那里安营扎寨、劳作过。人类和荒野无法被隔离”。但如果说千年的荒野是神话,现存的荒野就是人力无法进入的证明,现在不是将荒野远远地放在传奇里,而是学会直面它,并与它和平相处,这是麦克法伦和他记述的先驱者们共同寻找的书写。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由泰松每天记录的日记构成,是漫长劳作和静心思考的结合,从最开始兴冲冲地准备,感到自己和勇敢的隐士前人一样在进行一个实验“该怎样称呼带上一箱书和一双雪鞋,自愿在森林湖畔过上一段隐居生活的行为呢?是寻觅吗?这个词太广。实验?从科学层面上说,是的。小木屋是一座实验室,一个加速我对自由、静寂和孤独向往的实验台,自创一种慢生活的实验田”。

可是荒野生活是真切的、劳累的、必须时刻付出心力的,进入荒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荒野生活并不一定优哉游哉,“勇气体现在直面的一切:我的人生、我的时代,以及其他。思乡、忧郁、遐想为罗曼蒂克的灵魂提供了片刻合乎道德的幻象。这些被视为美用来抵御丑陋的方法,实际上只是懦弱的遮羞布而已。我是什么?一个因人世而恐慌的懦夫,幽禁在一座小木屋里,躲在森林深处。一个在沉默中酗酒的胆小鬼,因而不必见证时代戏码的上演,也不会在冰上踱步时与自己的良知交错而过”。在最后离开时,泰松悟到“纯洁的时间是一座宝藏,时光的流逝比旅程行走更加纷乱。眼睛永远不会厌倦壮丽的景观。我们越了解事物,它们就会变得越美。”

荒野远远地在那里,悬系着我们的梦

这三本写荒野的书都会引用大量前人著述解释面对荒野的感受,并辅以自己的思考,这才是进入荒野的理想境界。能够自由地读书、思索,体味内心无碍的自由,让最优秀的声音与自己为伴。面对荒野是奢侈与危险的,孤独真正成为实体,人必须让自己保持理性,所以一定要携带着最优秀的声音。荒野让人们成为幽囚,这些声音是冲破囚禁牢笼的工具。自然并不是随时都安详舒适,它野性的一面迟早会显现。这三本书对于自然信笔描绘,因为每日触目皆是最质朴的自然,大量的风景描写读来即使有时候会让读者感到乏味,也是因为我们无法亲身体会自然对我们的言说。身处荒野的他们,恨不能将每一刻的静音密语都重现在纸上。

荒野让人们脱离便捷,必须完成有些事情,尤其是手工劳作。隐居生活中,体力的耗费是巨大的。泰松组装一只皮艇用了五个小时,即使说明书上说两个小时足够。人际交往也一定要有,泰松在森林中,距离最近的人要走几小时,最远可达几天,他会安排好时间拜访护林员朋友们,他们粗糙蛮横,说话不过脑子,但在一起喝酒可是很美妙的。这些朋友间没有义务,他们是好帮手,离开荒野后就将渐渐淡忘,或许不是“有用”的,但却“有趣”。必要的交际不可缺少,它让我们能够倾吐心中的想法,让我们在有限的人群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

麦克法伦说“人类之外还有一个世界,森林、平原、草地、沙漠、高山:经历那样的风景能给人一种‘超越他们本身的宏伟之感,在当今社会已经所剩无几了’”。这是人面对荒野的终极意义,进入荒野,听起来很美,写出来也很妙,有实践者替我们先走一步,就能看的这个“归隐”之梦的现代版本。远离人群,走入荒野,是一件切切实实的生活问题,也是借此找回内心的哲学隐喻。所以荒野就总会远远地在那里,悬系着我们的梦。这是一场好梦,可不要让它快快地醒了。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荒野 心灵 森林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