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远道而来的“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巡展项目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这是该展首次走进亚洲。
你见过超大块有着平整金属面的真陨石么?你知道美味的蓝鳍金枪鱼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么?昨天,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远道而来的“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巡展项目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这是该展首次走进亚洲。更新世晚期的物种灭绝原因虽无定论,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捕猎”和“气候变化”的组合最为致命。许多科学家认为,保护物种、防止灭绝,未来几十年很关键。
一只老虎标本
整个展览分为“灭绝的意义”、“拯救濒危物种还是顺应自然?”、“最后的幸存者”、“第6次生物大灭绝”、“没有人类的世界?”五个部分,运用图片、标本、模型、互动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呈现最新科学发现,展示现今的濒危物种。
气候变化+人类捕猎最致命
整个展览分为“灭绝的意义”“拯救濒危物种还是顺应自然?”“最后的幸存者”“第6次生物大灭绝”“没有人类的世界?”5个部分。在这里你能近距离观赏那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但现今已灭绝的一些耳熟能详的动物标本,如世界上最大、比恐龙蛋还要大的鸟蛋——象鸟蛋;难得一见的恐鸟足和羽毛等。
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分别在4.43亿年前的奥陶纪、3.59亿年前的泥盆纪、2.5亿年前的二叠纪、2亿年前的三叠纪和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地壳板块运动以及小行星撞击都可以杀死地球上超过50%的物种,导致生物集群灭绝。不过生物集群灭绝并不是瞬间发生的,它们通常需要延续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时间才会结束。
更新世晚期的物种灭绝原因虽无定论,科学家们认为“人类捕猎”和“气候变化”的组合最为致命。尽管近期消失的物种虽然数量庞大,但只占地球所有物种数量中很小的百分比,不足以称为生物集群灭绝。
一只渡渡鸟复制品
一只婆罗洲猩猩标本
展览以观众参与度为核心,注重发人深省的启发式教育。通过观看6个科学家实拍的物种视频,参观者可体验与科学家一起在长江上追踪白暨豚踪迹的科考过程,也可以到看似毫无生机的沼泽中去发现意外的生命形态,如像世界上最小的鱼——微鲤这样特殊的物种,地球上可能还有很多这样的物种,还未被发现,就已经悄然灭绝,甚至深入到婆罗洲的深处,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一次模拟生存游戏,参观者可以学会如何躲避灾难,体验生物的生存策略;还可以对保护濒危物种,进行表决投票,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地球物种的未来就掌握在人类手中,思考人类与其他的物种的关系究竟如何?地球上那么多物种,更希望保护谁?又愿放弃谁?
人类威胁并无减缓迹象
破坏栖息地、过度捕猎、引进入侵物种……人类致使物种濒临灭绝的方式如此之多。但是,保护物种、防止物种灭绝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比如麋鹿作为中国麋鹿属中仅存的一个物种,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遭破坏,野生麋鹿曾一度灭绝。值得庆幸的是,最后时刻少数几只麋鹿被迁徙到欧洲的私人保护区。1985年,麋鹿重新被引入中国,到今天已经发展成53个种群。
但也有来不及的。2006年夏天,来自中、美、日等6个国家的鲸类权威组成国际联合考察组,试图寻找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暨豚后将它们保护起来。然而耗时一个多月,从湖北宜昌到上海,往返行程三千多公里,连一头的踪影也没有发现。白暨豚被国外科学家宣布可能已经灭绝,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人为灾难之一”。
还有一些物种存在着“灭绝的假象”,曾“死而复生”。腔棘鱼也曾被认为于6500万年前灭绝,但1938年东伦敦博物馆馆长却在南非东南海岸看见了渔民捕获的腔棘鱼。
目前,地球上41%的两栖动物、25%的哺乳动物和13%的鸟类面临灭绝危险,而人类造成的威胁并没有任何减缓的迹象。能否挽救这些濒危物种,接下来的几十年将是决定它们命运的关键时刻。
大灭绝从未摧毁生物圈
此次展览上,市民可以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小的鱼——微鲤的浸制标本,世界唯一一种不会飞行的鹦鹉,现在仅存100余只活体的鸮面鹦鹉的假剥制标本,以及开角龙、渡渡鸟等精美复原模型。
昨天,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还作了题为“大灭绝——生命的洗礼”的科普报告。他表示,大灭绝不以生物消亡为唯一结局,那些抗灾变能力强的生物,顽强地冲破黑暗,开创演化历史的新纪元。没有大灭绝,生命演化历史将被改写,人类就不可能站立在地球上。生命过程波澜壮阔、极其漫长,无论过程有多么艰难曲折、环境有多么糟糕,生物圈被毁灭的事件从未在地球史上发生过。
据悉,展览期间还将发起专家论坛、举办名家讲座,开展它们是否需要被保护的辩论,通过各种观点的论辩帮助参观者理解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启发公众对物种保护和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的思考。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12日。
主编推荐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