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誉为“生命的晴雨表”,这份名录是对以往数据的更新,那么其传递了哪些新情报呢?
◎萧野
【12月5日,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官网宣布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该机构总共评估了91523种物种的现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誉为“生命的晴雨表”,这份名录是对以往数据的更新,那么其传递了哪些新情报呢?】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12月5日发布了更新版《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其评估的91523种物种中,有25821种受到威胁,866种已经灭绝,69种在野外灭绝。IUCN强调,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和全球变暖引起自然环境急剧变化,不可持续的农业、捕鱼方式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脆弱动植物的生存竞争。《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小组的负责人克雷格·希尔顿-泰勒表示,当下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快,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走向灭绝,少有恢复,“证实我们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状态中,这是令人悲伤的,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带来了希望,展示了保护的可行性。”
因食用而滥捕、常在我国沿海迁徙的黄胸鹀,13年间从“无危”变成“极危”。
农作物遗传多样性衰落
最新版红色名录关注的一大重点是野生作物。IUCN介绍,野生作物品种保持了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它们拥有被驯化成粮食的特性,对人类食物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人类需要这种多样性以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但今年更新的IUCN红色名录显示了农作物遗传多样性衰落的迹象,引起了人们的警觉。
全球可食用植物超过5万种,但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了人类能量摄入的60%。IUCN评估了26种野生小麦、25种野生稻、44种野生山药,结果显示共有3种野生稻、2种野生小麦和17种野山药的生存受到威胁。而砍伐森林、城市扩张以及集约化农业的压力,尤其是过度放牧和使用除草剂,是这些物种的主要威胁。“今天种粮食的方式正在削弱我们未来种植粮食的能力”,IUCN官网如是说,几乎3/4(72%)的作物野生亲缘种在基因库中没有得到充分保存,野外保存仍具有挑战性。作物野生亲缘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每年为全球经济贡献超过1150亿美元,未来这种价值有可能大幅度扩大。
人类需要野生作物品种的多样性以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
江豚、环尾袋貂濒危加剧
根据IUCN官网信息,亚洲的伊洛瓦底海豚和窄脊江豚(包含长江江豚和东亚江豚两个亚种)数量都在下降,从“易危”上升到“濒危”等级。长江江豚在过去45年中数量减半。这两种物种都只生活在淡水系统岸边的浅水区,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容易被船只撞击、被渔具纠缠致死,这是它们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捕捞过度和栖息地破坏也是致其濒危的因素。
澳大利亚日益干燥炎热的气候导致西部环尾袋貂(Pseudocheirus occidentalis)数量下降超过80%,该物种过去10年已经从“易危”等级上升到“极危”。它们曾在西澳大利亚的薄荷种植区和桉树林中广泛分布,但现在仅限于澳大利亚沿海地区有分散的栖息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气候干燥造成其食物质量变差。由于消化系统特别,西部环尾袋貂需要相对狭窄的食物,特别是薄荷叶。
宠物贸易威胁日本爬行动物
在IUCN红色名录新评估的46种日本蛇和蜥蜴中,1/3被列为受威胁。这些爬行动物的种群规模小,分散,栖息地变化增加了其脆弱性。在日本,不可持续的农业和城市发展方式造成物种栖息地丧失,加速了物种数量的减少。宠物贸易和物种入侵“也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这次评估,几乎所有(99%)的不丹特有植物,首次被加入IUCN红色名录中。在增加的125个物种中,近1/4被认为“受到威胁”,主要是由于栖息地丧失和退化(因城市扩张)以及不可持续的收获方式。濒临灭绝的物种包括受到道路扩大和土地利用变化威胁的兰花等。
中国禾花雀从“无危”到“极危”
红色名录更新的238种鸟类中,超过1/4(26%)被列入更高的威胁类别,常在我国沿海迁徙的黄胸鹀(wú)(俗称“禾花雀”)尤为惹眼,其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距离下一级“野外灭绝”只剩一步之遥。13年间,黄胸鹀的评级经历了“五级跳”:2004年,由“无危”改为“近危”,2008年“易危”,2013年“濒危”,到今年变为“极危”。IUCN称,中国部分地区为食用而过度捕猎是黄胸鹀数量迅速减少的主因。
新西兰“国鸟”可喜降级
在新的红色名录中,两种奇异鸟是罕见的亮点。北岛褐几维鸟和罗尼几维鸟这两个物种不再处于“濒危”的高风险之中,降级为“易危”。新西兰25年的努力已经得到回报。奇异鸟是新西兰“国鸟”,这种珍稀鸟类身材短粗,羽毛蓬松且细如毛发,嘴长而尖细,翅膀完全退化,不能飞行。奇异鸟的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的丧失,以及天敌,如雪貂、鼬、野猫等。新西兰环境保护部门于1991年发起“奇异鸟恢复计划”,包括控制天敌、社区参与和“巢蛋保护”行动。
根据IUCN的数据,罗尼几维鸟的成鸟从1995年的160只增加到现在的450只,北岛褐几维鸟数量每年增长2%左右。
修订完善物种濒危等级标准
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自1963年开始编制,迄今已经54载,被誉为“生命的晴雨表”。为了确保网站上的评估流量正常,红色名录的数据库近些年每年至少更新两次。对IUCN“红色名录”中所载数据的深入分析,通常至少每4年出版一次。它是衡量全球物种生存和受威胁状况的清单,是反映地球生物物种保育和续存状况的权威报告。它将物种根据濒危程度划分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等级别。说白了,红色名录可以让公众知晓众多的动植物是否健在、混得好不好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自1963年开始编制,迄今已经54载,被誉为“生命的晴雨表”
红色名录的编制准则是根据物种及地区厘定,作用是向公众及决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并协助国际社会避免物种灭绝。该名录主要的物种评估机构有国际鸟盟、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及IUCN下辖的物种存续委员会的专家团体。
为了明确物种的生存及濒危状况,IUCN自1966年起,先后出版了《哺乳动物红皮书》和其他动植物红皮书,其中提出了濒危物种等级标准,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同。
后来,IUCN对该等级标准进行多次修订完善,形成了《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2001年3.1版)》《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使用指南(2017年3月第13版)》《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在地区和国家的应用指南(2012年4.0版)》等标准指南,修订后的新等级标准更客观,提高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适用于各类动植物,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虽然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濒危物种等级标准,是科学家做的学术总结,本身不具法律效力,但可为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的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新标准发布后很快得到国际的认可。截至2010年,共有123个国家编制了国家级的物种红色名录,其中78国采用了IUCN评估系统。
迄今为止,《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涵盖的物种群体偏向于陆地物种,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信息记录较全面的物种是动物,而不是植物,但IUCN正在努力纠正这种偏倚态势。IUCN透露,其目标是到202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的物种数量达到16万种。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了新华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英国《卫报》等信息,特此声明并致谢。)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