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资讯 保护 摄影 纪录 濒危 名词 组织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2020-2-19 13:51

来源:澎湃新闻|813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ico

从《左传》里的春秋五霸吃熊掌,到秦朝赵高的鲍鱼和鹿,再到《红楼梦》记载的详细贡品清单,野味儿,自古以来都是富贵的象征。

ico

  你会吃你养的狗吗?

  不会。

  但你会垂涎传说中美味的*州狗肉宴。

  为什么?

  因为你跟餐桌上那只狗没感情。

  只要吃养殖的、跟自己没感情的动物,就不会内疚。

  但是慢慢的,那些养殖场的肉,你有点吃腻了。

  听人说,野的才精贵。

  “打点野味儿换个口味”,这不是赵忠祥老师在《动物世界》里的解说词,而是一种来自远古的诱惑。

  从《左传》里的春秋五霸吃熊掌,到秦朝赵高的鲍鱼和鹿,再到《红楼梦》记载的详细贡品清单,野味儿,自古以来都是富贵的象征。

  于是,逢年过节,你也琢磨着,给家人搞点野味儿。觥筹交错间,你只觉得很有面子。

  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席卷了中国大地。

  听说,是某种“野味”扮演了中间宿主的角色,把病毒从野外带到了我们身边。

  你有点后怕,再也不敢吃野味。

  可你并没有细想,那些“野味”的尸体,正以另一种形式,躺在你的衣柜、鞋柜、橱柜,还有你家里的各个角落——

  你去泰国旅游时买的鳄鱼皮包,

  你为了撑场面花重金购入的皮草,

  你引以为豪的手工鞋,要九种珍稀动物的皮肤才能拼成;

  还有给老人治风湿的药酒,里面泡的是虎骨;

  为了治胆结石,家人常年喝着熊胆口服液;

  哺乳期的时候,听说穿山甲的鳞可以通乳,你也吃过一些……

  曾经,你并不知道,这些和动物有点关系的衣服、鞋子、包包、中药,背后竟牵连着野生动物的濒危和灭绝那么大的话题。

  因为你不是你,你是“你们”,是强大的社会集体无意识塑造了你。

  最近,你开始变了。

  这场疫情让你读了很多书,你不再无知无觉。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知道了每一次消费背后,就有生命死去。

  你见到动物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以命相抵,明白了它们既不蠢也不低等,而是拥有人类无法认知的智能。

  你意识到再渺小的生命也有价值,任何一个物种灭绝都会带来无法估量的蝴蝶效应,而最终的生态恶化终由人类买单。

  但让你愤怒的是,“他们”仍然无知无觉。

  迄今为止,某些濒危的野生动物入药仍然合法。像含有穿山甲鳞片成分的“利咽灵片”,很多人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过。

  还有,最近的疫情推动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正,这原本是好事。但竟有法律界学者建议,对那些传播病毒的野生动物,应该“生态灭杀”。

  究竟是谁,把病毒带到我们身边?

  是无辜的野生动物吗?是曾经因为虚荣心吃野味的你吗?是买皮草、穿皮鞋、拎皮包、迷信养生偏方的“你们”吗?还是掌管着立法话语权、学术话语权等一系列社会运行机制的“他们”呢?

  都不是。

  历史上任何一次传染病,都是一场人类的共谋。

  是人类的无知,把病毒带到我们身边。

  无知让我们犯罪。

  对于野生动物,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对于生命的奥秘,我们知之甚少。

  所以在这个反省的时刻,我们格外需要这一份书单。

  不再是吃不吃野生动物的问题,是“我们”和“它们”到底应该怎么相处。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镜头下的无声呐喊》 国际摄影师野生动物保护联盟 摄 2018年7月

  野生动物的处境有多糟糕,不看这本书,你可能无知无觉。

  书单姐要给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是一部揭露野生动物犯罪的摄影集,书名叫《镜头下的无声呐喊》(Photograph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

  这是21位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著名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拍回来的照片,把一个长期在灰色地带运作的野生动物交易链公之于众。

  在胆汁农场,熊的伤口被金属架固定住,方便工人从胆囊中抽取一瓶瓶胆汁;

  为了满足人们对鱼翅的口腹之欲,每年有七千万鲨鱼被残忍地割去鱼鳍,扔回水里,自生自灭;

  有的老虎狮子一生住在马戏团,被人虐待,被人体罚,牙齿和爪子被拔掉,最后无望地死去;

  象腿除了对大象本身,对其他人毫无用处,但它竟被做成了一个垃圾桶出售;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象腿被做成垃圾桶出售

  加里曼丹盔犀鸟因为长了一颗漂亮的头,非常适合做成雕刻品,现在已经濒危;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加里曼丹盔犀鸟的头常被做成雕刻品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仓库,储存了150万件野生动物制品,货架快有天花板那么高了;

  因为人们喜欢饲养幼崽当宠物,如果你看到一只被捕获的猩猩幼崽,就意味着它们全家都被抓了;

  还有些动物被绑起来,就为了满足一些人近距离射杀的欲望。这种圈养狩猎,现在甚至成了一种运动。

  ……

  讽刺的是,封面上的动物是穿山甲,它正是此次2019-nCoV疫情被高度怀疑的中间宿主。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封面上的动物是穿山甲

  事实上,这种比人类存在还要久远的哺乳动物,没有任何攻击能力,爪子只能用来挖洞,吃的是白蚁,胆小又脆弱,唯一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卷成一个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穿山甲是这个星球上非法交易最多的野生哺乳动物,“中华穿山甲”几乎已经灭绝。

  病毒为什么会来到我们身边?

  一个最唯心的推论是:为了避免人类无穷无尽的捕杀,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穿山甲们,选择了最可怕的防身武器。

  在古代的很多传说中,恶魔的起源,往往只是一段哀伤的往事。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阅读这本书,停止消费,或许是人类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目前这本书仅在“反野生动物犯罪摄影师协会”的官方网站上销售,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或关注公众号在后台留言:“《镜头下的无声呐喊》”,索取购买链接。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万智有灵:超出想象的动物智慧》 【荷】弗兰斯·德·瓦尔 著,严青 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9月

  长久以来,人类毫无怜悯心地对其他动物进行杀戮,一个最重要的心理动因就是:很多人坚信,动物没有智能,只有本能和条件反射。

  果真如此吗?

  这本《万智有灵》揭示了一个非常扎心的问题:我们真的聪明到足以了解动物有多聪明吗?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很小的时候学过,人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后来人们发现,很多灵长动物都会用树枝“钓”白蚁,用石头砸坚果。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BBC纪录片蓝色星球2》拍摄到了一种会使用工具的“猪齿鱼”

  于是,这种区别就变成了“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但是科学家又发现,黑猩猩可以把两根以上的竹竿子或木棍拼接起来,组成更长的杆子,去够更高位置的香蕉。这种制造工具的能力甚至不限于灵长动物,乌鸦可以用喙把直的电线弯成钩状,勾起装有肉的小桶。

  在工具“失灵”之后,人们最常用于区分人类和动物的标尺就是语言。但事实上,猿类像人一样有手势语,而这种手势语是后天在群体中习得的。不仅如此,有些猿类在接受科学家的语言培训后,可以理解一些简单的人类口语指令。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猿类像人一样有手势语

  科学家又转向了心智理论,去研究动物能否理解其他同类的精神状态。结果发现,灵长动物不但会猜测同类的心思,还会欺骗同类。当然,它们也有同情心,会帮助同类,能够理解同类的需求。

  科学家在考察一项又一项标准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似乎是动物具备人类拥有的一切:社会关系、权谋政治、分工合作、情景记忆、计划安排、延迟满足,甚至是元认知——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著名动物行为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弗朗斯·德瓦尔在《万智有灵》中展示了动物在上述所有领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智慧——他更喜欢称之为“认知”能力。如果你细细阅读书中近百个实验和案例,你一定会认同全书开头引用达尔文的那句话:

  “人的头脑与高等动物的头脑固然有着许多不同,但这些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异,二者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法】蒂皮·德格雷 著 【法】阿兰·德格雷、茜尔维·罗伯特 图 袁筱一 译,接力出版社2019年4月

  野生动物有智能,野生动物濒危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向它们伸出友善的双手?

  这本书,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地看清楚:人类到底应该怎么和野生动物相处?在防御和攻击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安全距离?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女孩蒂皮·德格雷,她1990年出生于非洲的纳米比亚,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非洲丛林长大。蒂皮·德格雷从小把大象当哥哥,骑着鸵鸟狂奔,和狮子共眠,与猎豹嬉戏,跟着狒狒爬树,被誉为真实版“泰山女孩”。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小蒂皮和大象哥哥阿布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是小蒂皮10岁回到巴黎后写的,讲述她和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和亲身感受,同时编入了她父母——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现场拍下的130多幅极为难得的图片

  虽然书单姐非常喜欢动物,但必须要提醒大家,这本书提供的示范,并不值得广泛推广。

  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书中提到的几个主要动物:

  大象哥哥阿布:它来自美洲一家马戏团,原来的工作就是供游客坐在背上走来走去。马戏团能把老虎驯服,更别说温驯的大象了。

  雌豹杰比:它妈妈掉进猎人陷阱,临死之前生下它。它从小长在人类社会,主人希望把它驯化。杰比后来因为伤了一个小孩,被永远关进了铁丝网。

  小狒狒星迪:蒂皮四岁时认识它,离开很久后再回来,看到它很高兴。结果,她被小狒狒抓伤。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这本书原名是《我的非洲生活》,翻译成中文版,改名为《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其实容易造成误导。

  回到开头的问题,人类到底应该怎么和野生动物相处?

  书单姐认为,野生动物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尊重”,甚至是“远离”。

  尤其在今天,很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已被破坏,大量动物涌入城市,它们成了我们的新邻居。前两年,BBC拍了一部纪录片《野性都市》,记录了定居新加坡的水獭、住在开普敦的斑嘴环企鹅、称霸泰国华富里的长尾猕猴……面对这些外来者,人类该如何自处?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BBC纪录片《野性都市》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共病时代》 【美】芭芭拉·纳特森-霍格威茨、凯瑟琳·鲍尔斯 著 陈筱宛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9月

  书单姐有一只养了13年的狗,因为它感冒、拉肚子、中耳炎、皮肤病、肠胃出血,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兽医。

  去宠物医院的体验,和人类医院没什么不同。都是问诊、检查、化验、探讨治疗方案、挂吊瓶、开口服药、留院观察……有的时候,兽医甚至还会开些人类吃的药,减少剂量后,给狗治病。

  所以,对《共病时代》要讲的“人兽同源”观点,书单姐并不陌生。

  但是翻开这本书,还是被书中的大量医学研究案例震撼了。

  原来,在远古恐龙化石中,竟然隐藏着癌症的信息;猫咪、野外的马也会急火攻心,突然晕倒;经常在半夜偷偷潜入鸦片种植场大嚼特嚼的窃贼,居然是小袋鼠;很多动物身上出现的“刻板行为”,其实很像人类的强迫症;鹦鹉喜欢拔自己的羽毛,直到鲜血淋漓,它可能也有自虐倾向……

  实际上,人类、动物、疾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人类的很多行为和病症,都能追溯到动物身上,动物也会和人一样患心脏病、过度肥胖、厌食症、癌症等等。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医学和动物医学之间存在一条深深的鸿沟。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更别提医生和兽医之间由来已久的嫌恶,他们很少站在平等的地位彼此沟通。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作者芭芭拉·纳特森-霍格威茨

  人原本就是动物的一种。所以芭芭拉·纳特森—霍洛威茨提出,研究人类疾病,很可能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那就是——人兽同源学。

  在她看来,医生和患者都要让自己的思考跨越病床这个界限,延伸到农家院、丛林、海洋和天空。

  回过头看,2019-nCoV病毒为何会“掉落人间”?不仅是医生和患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所有人应有的反思。

  如果没有反思,我们将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

你看过野生动物悲伤的眼神吗?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西藏千途旅游 行者物语网旗下品牌
  • 野味 野生动物 动物保护法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