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一天晚上,天空飘雪,干冷。
我裹着厚厚的衣服,来到位于西坝河附近的一元公社 。今晚,来自自然之友的台湾朋友婉宁要分享她的中东游学之旅。印象中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茫远而又神秘,既有千年文化的神韵积淀,却又饱受战乱之苦。婉宁此次是受到资助,前往中东学习环保方面的先进经验。她透过图片、视频以及旅途上遇到的有意思的人和事为我们娓娓道来这一次充满魅力与收获的行走。而我在沉浸在这些美妙的分享之余,亦一直迫切地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地方,安全吗?听到这个问题,婉宁笑了。她说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历史上,以色列、巴勒斯坦渊源深厚,国土毗邻,货币通用。然而即使这样切近的距离,在婉宁即将动身前往巴勒斯坦时,好心的以色列朋友提醒到:那里很危险,你会有这样那样的遭遇。但是,当她真的抵达那里之时,情况却没有那么的糟糕。于是,我不禁想到:为什么空间距离如此近,然而心灵的距离却那样的远?
圣经中,人类创造巴别塔,希望世界上的人们可以透过巴别塔与神对话,倾听神的教诲,得以内心不断的成长。那时候,世界各地的人们只有一种语言,彼此都亲如兄弟姐妹,天下一家。然而,自我的世界有多大,大到人类作茧自缚,直至兄弟反目,巴别塔倒塌。后来,人们分布到世界各地,语言也逐渐的分化到不能互通。隔阂至此产生。所以,我们这些世间的凡夫俗子被各种文化、主义、偏见建构着、控制着,也就难怪在我脑海里坚定地认为着:巴以地区是个很危险的地方,到处有着恐怖袭击。即使,那可能并未见得是全部的真实情况。
隔阂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它让我们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继而变为偏见。然后带着这样的偏见来面对日常的生活,遭致巨大的灾难。去年的年底,我从政府机关辞职,去到一家国际非政府组织工作。这样的选择,让周围的朋友们咂舌。究其原因之一:体制内外的跨界距离着实不小。坦率来讲,在体制内工作5年有余,因着专业的缘故以及对公益的热爱,常常于业余时间参与非政府组织开办的各类讲座、沙龙、读书会。每当众公益中人围坐一起之时,我便觉得有话要说。其实,有时候,很难说谁对谁错,孰是孰非。立场不同,诉求不同,观点自然也很难一致。但还要做事,因此如何找到大家一致的需求点,从而共同推动事情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其实不仅仅只有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会产生隔阂,即使同在第三部门,误解和冲突也是很难避免的。参加某高校组织的少数民族与社会组织发展研讨会,当草根组织难以抑制情绪的抱怨着基金会的不近人情之时,基金会代表也委屈的说出了自身的无奈。当在这样一个平台,双方充分表达之后,方才发现:彼此都不是恶人,只不过各有各的规定,各有各的难处。而平日里,因执着做事,因忙着赶路,忘记了彼此适时沟通,彼此问候,积怨亦越来越多。正如巴别塔下那些渐行渐远的人们,望着这些分别与离散,我们也只得一声叹息。当时,我的感触颇深,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大家没有畅所欲言的进行跨界交流,那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带着多少愤懑不平,这么多的负能量累积在一起,效率又如何能提高?而今日的研讨会,惠及到参会的机构,但没有参会的呢?是否还是一如既往的,带有些许敌意与无奈的继续奋斗并隔阂下去?
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的办公间、茶水室或随便某个角落里,每天几乎都在千篇一律地上演着同样的戏码:“天哪 !我快要被该死的老板折磨疯了 ”?“她真是只猪,我怎么能和她做同事呢?”“你怎么搞的,我明明是这么告诉你的,结果你怎么能这么做……(此处省略1000字)你脑子有水吗?”“"我怎么能和你这样的人共事呢?”这样的沟通方式,语言也许的确是能够听的明白,但是语言背后的利剑却足以再建构一座巴别塔,把你和他/她之间远隔千山万水。信任倒塌,友好崩溃,尊重全无,正常的人际关系面目全非,很难想象:如何使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之间一重又一重厚厚的障壁呢?首先就是极度的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世界的无限膨胀,使得每个人把"我"的诉求放在首位,是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
有人问过哈希. 扎西多杰--这位在三江源地区保护藏羚羊的先锋人士:为什么这个世界现在变得多少有些举步维艰,多灾多难。他想了想,说:因为利他主义哲学的崩塌。无独有偶,在上师宗萨仁波切接受《南方人物周刊》在印度的专访之时,也同样提出了:他认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自私和自我,现代教育教导给孩子们的理念都是要自私。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努力,改变大家对财富的观念和财富的意义。的确,我们走的太快了,停不下来。在每天必须要乘坐地铁上,拥挤、争吵几乎成了上班路上的调味料。其实,只要简单的微笑、说一声"谢谢!"或者"对不起"就可以解决问题,为什么一定要靠挤、靠撞呢?因为利他主义哲学的崩塌,因为自己痛快甚至比别人的痛苦还要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国际环境会议无论是在哥本哈根、坎昆还是随便哪里都很难谈拢,一滴水看到一个世界。
极度的自我中心主义与利他主义哲学的崩塌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无休止的能量争夺战,灾难性的双输及内耗。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说到这里,又想到了《中外对话》刘鉴强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10多年前,有两个人一起去西藏。在藏区遇到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见到他们很热情,说:我带你们去参观游览吧 。其中一个人乙就对甲说:别相信她 ,肯定是骗钱的。甲说不会吧,看上去这么小。乙说那要去你去,我可不相信。小姑娘很真诚的看着他们,甲拗不过,于是让小姑娘带他去游览了,因为是一同工作的关系,乙无奈,也只好跟着他们一起走了。一路上,小姑娘给两个人讲了很多藏区好玩的事,带他们上山。这样,时间就过去了不少,过程中,乙一直给甲递眼色,他觉得甲这次肯定被骗了,就等着小姑娘开口要钱的那一刻。一直到了下午太阳下山,小姑娘带他们进了一个寺庙,教给他们藏人拜佛的方法。之后,小姑娘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今天陪我,我是一个孤儿,在这里的寺庙长大的。所以每当有外来的人来访的时候,我都会充当向导,带他们来这里拜佛。然后,她掏出一个戒指说这个戒指是有一次,她陪伴了一个外国游客,那个游客为了表达感谢,送给她的。 她现在要把这份礼物送给他们。当小姑娘把戒指塞给甲的时候,她转身跑了,很快不见了踪影。乙顿时就哭了,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
一个短暂的故事,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小姑娘纯净的心灵感化着众人。她用实际的行动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真诚的对待别人,是多么的重要。而我们也在这个故事里知道了应当怎么样去尊重别人。这些道理并不复杂,只是看我们到底有没有用心去做。
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看,人性本善。我们始终相信,这世上大部分人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当真心被误解了,或者交流遇挫了,不少人便选择了退缩、包裹、保护自己,关上了那沟通的大门。实际上,在这个关键时刻,只要敢于勇敢地再跟进一步, 也许结果,就不同了。
正如故事中的小姑娘,当遭到质疑的时候,她没有选择攻击别人,也没有因为感觉受到伤害而包裹自己,而是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真诚感染别人,帮助别人。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利他主义哲学的作用,也是人与人相处的智慧境界:感同身受。试想一下:如果小姑娘更多想到的是自己的真诚被质疑了,受伤了,那么她可以选择什么不再做,大可以跑开;而她却站在了成人乙的角度考虑了问题:也许他们是不太信任我,那么,如果我继续坚持我的真挚,他们或许就会相信我了。所以,小姑娘还是很开心的带着两个成年人一起爬山、拜佛。最终,她用自己小小的年龄、小小的身躯里爆发着的强大的小宇宙和内心,深深地触动了成人们的心灵。她成功地传达了她的信念和心声。也许,这世界太大,小小的她无法改变世间的每一个人。可是,就在当下,她也许改变了这两个成年人的一生。 这,就是沟通的无穷力量!也是人性的光辉最极致的体现。而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却又是一个至简无比的朴素真理:当我们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感同身受,在利己与利他主义哲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建立共赢机制是沟通是否成功的不二法门。
圣经言:当人们打你的左脸,伸出右脸让他打。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圣人那种带有牺牲和救赎式的沟通方式,但是,至少,请多一点耐心,包容,等待和爱心,主动带给这个世界每天更多一点的笑容和灿烂,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真的就此不同。顺境之时如此,逆境之时更应如此。因为,只要继续再坚持一小步,一切皆会不同。
所以,打破隔阂的坚冰,让温暖的阳光照射进心灵,永远都不算晚。为什么我们不能从现在开始呢? (晓晨)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