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长春市一位老人在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内因突发脑梗塞晕倒在地。监控录像显示,围观市民迟疑一阵后纷纷排队从老人身上跨过离开,在急救人员赶到前,12分钟内共有178人从老人腿部跨过,只有1名白衣女子留下照顾老人。经过治疗,老人意识清醒后独自离开了。(4月7日《新文化报》)
这一幕,和一年多以前的情境何其相似。如果说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集体失明”的话,178名从摔倒老人腿部跨过的路人则是典型的“视若无睹”。这一切,无疑再次点爆了社会上积怨已久的对于人性冷漠、道德沦丧的激愤和谴责。一个问题也就接踵而至:举手之劳就可以救助一个美好生命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回避?
从社会心理学上讲,冷漠和麻木是一对孪生兄弟,麻木就是对他人的痛苦失去敏感性的反应能力,当人们需要正义行动却无动于衷的时候,冷漠就变成了麻木。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所言,见到有人失足落水人们冷漠旁观,见到跳楼者自杀人们当热闹来看,这种冷漠使得社会会生活的底线脆弱不堪,也使得对底线的突破成为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
冷漠作为一种失范现象,有着错综复杂的行为动机。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与社会流动加速,社会联结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个人之间联系的弱化,个人与公共世界的疏离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道德规范失灵;血缘、地缘等传统社会纽带的松弛,导致社会原子化、利益碎片化和人际关系“干燥化”,从而导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潜滋暗长。
社会润滑剂和粘合剂的缺失,导致社会互动的情感关系被渐次抽离,工具关系的比重不断加大。面对街头摔倒的老人,大多数人并没有恪守价值理性上的“应该不应该”,而是遵循工具理性上的“有利还是无利”来指引行动。于是,在保护性排斥的冷漠心态的裹挟下,面对摔倒的老人,眼下的许多路人已经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了。
正如小悦悦事件的第19位路人陈贤妹阿婆一样,面对摔倒老人,第179位路人并没有因为忙碌的生活而忘记停下脚步帮助别人。在这位白衣女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道德自觉和良知救赎。由于她的存在,让人们在对社会冷漠心生寒意的时候,多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消除冷漠心态和麻木良知的关键,在于突破社会原子化的束缚,以公共事务为载体,以社会互动为手段,不断增强以公共利益、社会关系和共同情感为核心的共同体意识。此外,健全见义勇为的保障机制,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给人们更多扶起摔倒老人的信心和勇气。(杨朝清 )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