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哺乳纲 > 斑林狸

斑林狸

时间:2013-10-8 14:54|查看:1256|评论:0|字体: 繁体

斑林狸

 

斑林狸

 
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又名斑灵狸,斑灵猫或东方蓑猫,是生活在喜玛拉雅山中部及东部的麝猫。它们身体短小,呈浅色,头部尖长,四肢细小。由于它们会咬著猎物的腹部来拖行猎物,故有时被误会为蟒蛇或其他大型的有毒蛇。它们主要吃昆虫、鸟类及细小的哺乳动物
 
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广东、云南、四川、广西(西南部)等地,多见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阔叶林林缘灌丛以及亚热带稀树灌丛或高草丛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简介

斑林狸,别名:斑灵狸、虎灵狸、彪,属于灵猫科。分布在东南亚,中国西南斑林狸分布区内的原始森林遭受了不少的破坏,栖息生境大大缩小,致使灵狸数量下降;另外猎捕误杀,原有的种群基数小也是本种致危的因素。斑林狸毛皮色泽鲜亮,毛被整齐,绒厚柔软,具有观赏价值,其毛皮还是上好的制裘原料。

外形特征

斑林狸又叫斑灵狸、斑灵猫、点斑灵狸等,体形较小,体长约为40厘米,体重仅有0.5千克左右。面部狭长,吻鼻部向前突出,脑颅高而圆,并且隆起,体毛为淡褐色或黄褐色,背部颜色较深,有一些圆形、卵圆形或方形的黑色大斑块,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头部和颈部有条纹,腹部淡黄色,四肢上的斑点较小,尾巴很长,呈圆柱形,上面有黑白相间的9—11个环纹,最后几个较暗的环常较细而密集,尾尖多呈淡白色。前后足的第一趾都很小,其余4趾的趾垫发达,其侧方还有皮瓣式的爪鞘保护能伸缩的爪。但不论雄兽还是雌兽,都没有大灵猫小灵猫那样的香腺。

分布范围

分布在东南亚,中国西南;还分布于印度阿萨姆,尼泊尔,缅甸北部,老挝,越南,泰国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中国只有1个亚种,分布于四川、西藏、贵州、云南、湖南、广东、江西等地。

生活习性

斑林狸为典型喜湿热的林栖兽类,大多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阔叶林的林缘灌丛、亚热带稀树灌丛或这高草丛的附近,营巢于树洞或地面,用树枝或树叶筑巢,亦有穴居者。常夜间和晨昏时单独活动,没有见到有合群现象,以蛙、小鸟、鼠和昆虫等为食,有时也到村庄附近捕食家禽。它们善爬树,在地面、树上均可捕食。

繁殖方式

胎生,产仔大约在每年的4—5月份。

亚种分化

拉丁学名
 
1. Prionodon pardicolor pardicolor

2. Prionodon pardicolor presina

种群现状生长在东南亚,中国西南斑林狸分布区内的原始森林遭受了不少的破坏,栖息生境大大缩小,致使灵狸数量下降;另外猎捕误杀,物种保护种群基数小也是本种致危的重要因素。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保护措施

位于云南和西藏的分布区内大多建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多数种群得到了保护。保护区外尚无特殊的保护措施。

保护建议

首先调查予以查明,确定保护对策和行动计划及措施。严控任何捕杀,以确保现有残存的种群得以逐渐恢复。建议由II级升为I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人工养殖
 
人工饲养每天应该满足250克的肉食(生的),这是保证它适应环境的基本,驯化是家养的第一步。

在它适应环境后可以逐渐将生肉替换成熟肉,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它的排便,看是否正常,有没有不适,如果适应性强,甚至可以吃猫狗粮。

在适应吃熟食后也要注意间歇性补充活食(昆虫,麻雀,青蛙),多观察,注意食物的均衡与身体素质的变化。合理运用动物营养添加剂。

相关事件

2000年9月18日袁水广和陈昌祥在香港屯门法庭因从中国广东台山走私动物被判决入狱8个月。

海关人员从一单包括啮齿类、刺猬类和龟类的1172只动物的货运在屯门公用码头作业区卸货时,捕获1只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已登记入册CITES附件Ⅰ)和一只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已入册CITES附件Ⅰ/Ⅱ)。被告供认了他们无视法律的后果,每人各付了人民币300元得以将这批动物带过边界。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