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生态慈善理念助学广告画报评论文苑

搜索

尹杭:“人兽冲突” 破解者

公益人物|2013-12-2 12:18

来源:外滩画报|2184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尹杭在年保玉则地区白玉寺门前

 

尹杭在年保玉则地区白玉寺门前

 

  从小喜爱动物的尹杭在大学毕业后加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中心的一个雪豹保护项目,来到青海。2010 年 1 月,她首次跟随项目团队进入青海玉树的囊谦、治多地区进行调研。第一次进山,就见到了雪豹,尹杭觉得自己足够幸运。

 

  第一次见到雪豹,是在它藏身的山洞里。项目团队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头寻找雪豹的痕迹。另外一组沿着雪豹的排泄物和爪痕找到了山洞,赶紧让当地的一位牧民去通知尹杭所在的小组。花了 3 个小时,尹杭和同伴才到达洞口。

 

  洞口很小,只够尹杭探半个身子进去。她调了调手电的位置,雪豹侧身躺在角落里,通体蓬松的灰白色皮毛,有点泛黄,身上散布着圆环状的黑色花纹,正呼呼大睡,身体有节律地起伏着。“当时其实一点儿也不害怕,只是非常好奇,想看看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因为错过了这一次,可能以后都不会再见到。”

 

  她看了几分钟,心满意足地退出洞口,换另一名同伴观察。同伴刚把头伸进去就惊呼:“快撤!”雪豹突然醒了,站了起来。几人慌乱地退到了不远处的碎石上。惊魂未定中,尹杭看见雪豹一窜而出,跃上一块岩石然后往山下跑去。“它的尾巴有 1 米长,在空中划过,很有力很漂亮!”尹杭在回忆时仍难掩激动。

 

  那次调研结束后,尹杭就正式入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为雪豹保护项目的项目协调员。从 2009 年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三江源地区开始了雪豹研究与保护项目。中心在三江源地区设立了三个主要的雪豹保护项目点,分别在囊谦、索加还有果洛。尹杭的团队凭借长期野外考察,确认雪豹的关键栖息地,记录它们的活动规律和分布情况,为雪豹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缓解当地牧民和雪豹之间的冲突,发展当地保护力量。

 

“雪山之王”雪豹

 

“雪山之王”雪豹

 

  神秘的猫科动物

 

  雪豹是种神秘的猫科动物,它美丽而濒危,有“雪山之王”的美誉,常在海拔 4000-5000 米的雪线附近活动。它十分机敏,喜欢独行,远离人迹,昼伏夜出。

 

  “雪豹其实很胆小。”尹杭介绍道,由于远离人迹和喜欢昼伏夜出,雪豹被目击的记录很少,甚至有研究雪豹的专家从未见过野生雪豹。也正因为雪豹的这种习性,使得对雪豹的观察研究和分布统计极其困难。加入项目组近 4 年,尹杭每年都要在藏区待上七八个月,她一共见过四次雪豹,近身观察的只有开头那一次。

 

  20世纪初,雪豹曾广泛分布于中亚地区的高原上。随着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雪豹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雪豹生存策略》一书中,汤姆·麦卡锡——雪豹信托(Snow Leopard Trust)项目主要负责人等曾预测全世界野生雪豹仅存大约 3500 只。据乔治·夏勒等专家估计,其中至少有 60% 的雪豹分布在中国,也就是 2000-2500 只。青海省位于中国雪豹分布区域中央,大约有 650 只雪豹分布在 65000 平方公里的栖息地里。这也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将主要项目点设在青海的原因。

 

  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由于过度放牧和非法捕猎,岩羊等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食物不足再加上因开采矿产而导致的栖息地减少,雪豹数量也在不断下降。“在三江源地区,主要是因为岩羊种群的退化,雪豹食物少了,开始吃牧民家养的绵羊、牦牛。”尹杭的团队曾接触过三江源地区的 144 户人家。在拥有家畜的 138 户中,被雪豹捕食过家畜的有将近一半。她说,“牧民常常因为损失家畜无处求偿而杀雪豹泄愤。”

 

  “因为雪豹的天然食物在减少,家养的牛、羊好捕食,对于雪豹来说这些都是食物。再加上在放牧的时候,很多牧民都不会紧跟在家畜旁边,只是在远处甚至在家中用望远镜观察。如果牧民离得近一点,以雪豹胆小的性格,损失可能没那么惨重。”尹杭介绍说。

 

  2011 年,因为雪豹连续吃牧民家的牛,一户牧民在雪豹洞穴外点燃牛粪,想把它们熏出来“教训一下”。第二天去看时发现,一大两小三只雪豹都死在洞里。

 

  据中国环境网报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偷猎和牧民报复性猎杀雪豹、进行雪豹皮毛交易的情况很多,报复性猎杀远多于偷猎。大部分是牧民因家畜被捕食,产生报复心理,跟踪掌握了雪豹活动规律后将其杀死的。

 

夜间出没的雪豹

 

在夜间出没的雪豹

 

  破解人兽冲突

 

  “藏民捕杀雪豹大多并不是为了皮毛,而是为了泄愤。这就是‘人兽冲突’,蛮严重的。不局限于牧民和雪豹,还有熊和狼。”尹杭说。

 

  虽然在 2012 年年初,《青海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就已开始实施,规定野生动物肇事造成损失后,省级财政负担 50%,州( 地、市)、县级财政各负担25%。尽管有补偿办法,尹杭和他的团队发现,实际过程中申请补偿的程序过于复杂,按规申请的牧民微乎其微。

 

  牧民索日,家有 9 口人,5 个是在长身体的孩子。据调研团队统计,2009 年,索日家有 290 只羊,但到今年初只剩不到 60 只。除自然死亡的几只外,消失的羊全部是被雪豹吃掉的。

 

  按规定,发现家畜被野生动物捕食后 24 小时内,就要汇报给县长。“但那里连手机信号都不通,从通车的地方走去那里要好几个小时,去县里路途更加遥远,所以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书面材料基本不可能。”尹杭说。绵羊是索日一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只成年绵羊市价在 1000 元以上。而索日已经损失了 200 多只。

 

  “一方面,雪豹是保护动物,牧民伤害雪豹是犯法的。另一方面,牧民的家畜频频遭袭,的确很无奈。”根据这样的状况,在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经验后,尹杭尝试在项目点建立保险基金机制,“类似于让村民们为自家的家畜买保险”,让因雪豹损失家畜的牧民得到赔偿。

 

  保险基金现正在玉树州囊谦县的项目点施行。当牧民的家畜被袭击,经小组鉴定后,将由雪豹保险基金支付一定的补偿,资金来源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当地林业部门、寺院和村民。尹杭们还让村民挑选出代表负责巡逻。目前,基金的运作状况良好,项目组正打算将之推广到整个三江源地区。尹杭与同伴们还制作了防熊手册,告诉人们如何防范大型动物伤害。

 

  “这是我们带给当地的东西,代表的是科学知识。但其实在当地人的传统智慧中,人本来就跟雪豹一样,共处大自然,都是生态的一个部分。”尹杭说,“而当地人才是雪豹保护最应该依靠的力量,他们对于那片土地是有感情的。”

 

  “我们还通过签订协议,把保护生态的主动权授予当地百姓。”尹杭介绍,在玉树云塔村,他们让牧民成立了巡护队,监测雪豹和岩羊。牧民认为保护好雪豹,就能抵御外来开矿的人,就能保护神山,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高。“百姓骑着骏马和摩托巡逻,负责保护动物和环境,我们每 3 个月监测一次,保护状况好的就发放奖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说,“当地牧民自发种树、巡山、清理垃圾。”“在藏语里没有‘保护’一词,而是共存。在牧民的观念里,众生是平等的,没有谁有资格站在上面说我要去保护什么。”尹杭对记者说。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公益资讯
    公益画报
    公益视角
    环球地理
    公益广告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