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17岁的女儿正在用翻盖手机给她的朋友们发短信,虽然这部古董机从初二起就陪伴在她的身边,但是她也不嫌弃它,仍旧用它打电话、发短信,联络朋友。这时候她们班的潮女们从她身边走过,清一色地拿着苹果手机,上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潮女们瞥一眼你女儿的手机说:“这是什么,非智能手机?”
当青少年面临前所未有的丰富权益时,这个“多权益化”的时代来临了,对于那些没有得到相等的资源人的同情降到了最低。享受权益的年轻人只关心他们自己的享乐,并且不注重他人的感受。他们不能体会到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在同样丰富的生活条件中(但是这点今年已经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高中生身上有所改变了)。
大多数的家长并不想要刻意溺爱孩子。一些家长带他们的孩子去上钢琴课,带孩子去欧洲参观博物馆,给他们买新款的手机,并不是为了溺爱他们,而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牢固可靠的物质支撑。但是这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自私和自恋。
如何让你的孩子保持谦逊、有责任心、为他人着想?这个秘密其实很简单。
同理心子女养成的五个方法:
1.给他们分派家务
当你的孩子还小时就开始给他们分配简单地任务,让他们知道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为家庭做出相应的贡献。研究表情这是培养孩子同理行为和亲社会社会的一个最好方式。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协助带自己的小孩子,或者可以帮助邻居照看小一些的孩子。大一点的男孩也可以做很好的照看小孩的工作,而且也可以跟小男孩们互相信任和照顾。
2.根据他们的动机赞扬他们,而不仅仅根据他们的行为
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做出了一些积极的行动,你不仅应该赞扬他们的行为,也应该更进一步赞扬他们的动机。(比如:“哇哦,朱莉,谢谢你帮助你的弟弟解决作业上遇见的问题!你真是个善良,为他人着想的孩子!”)当你的孩子听到他们的动机受到赞扬,而不仅仅是行为时,他们对自我的认知的良性定位也得到了树立。
3.不仅赞赏他们突然得行动,也赞赏他们长期坚持的行为
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连续不断的,所以不要只在他们做出什么特殊事情时给予表扬,可以耐心等待,等到特殊行为发展成他们的生活习惯时给予赞赏。确保你的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的重要性,一个持续的、成熟的、有责任感的行为将会得到赞扬,而持续不负责任的行为则会让他们失去信任。赞扬孩子不宜过于频繁:只在孩子做出期待中的行为的时候给予,这使得他们自己给自己设定更加高的要求和目标。当赞扬他们的时候力度也可以保持得小一些,总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赞扬会使得他们降低积极行为的标准。
4.在家庭中倡导情绪的开放性表达
很多家庭发现大家的消极态度很难得到卡放的的表达,尤其是当孩子情绪沮丧不开心的时候很难帮助他们。当孩子的负面情绪越容易得到表达时,相比那些不易表达负面情绪的嘉应,这些孩子越容易理解别人,关心他人的想法。家庭关系亲密对于孩子表达感情很有帮助,与孩子共同度过更多的时间吧!
5.鼓励孩子参与志愿活动
研究表明,通常志愿活动会使孩子的道德感增强,更加自尊、自爱、自我接受,并且会使孩子产生帮助他人的责任心。孩子们眼中的志愿活动也有着不同的视角,它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享受着同样的物质条件,并且让孩子们更富有同情心。
同情心和同理心需要很多年的培养。这五个方法并不是要求孩子去做跟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果他不愿意在这个周末去食物储中心帮助整理食物,不要责怪他更不要勉强他,他也许正正处在对志愿活动的抵触心态中。
最后一条建议:今晚下班回家之后,告诉你的孩子你爱他。这跟他们今年只有7岁或者已经17岁了没有关系。这个句子会让他们想到自己正在被爱,被照顾,相应的,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将自己的爱和同理心分享给他人。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