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是讨论谁做“饲养员”更好?
公益是“人”事,而不是“钱”事。很多人在讲公益组织在“杨六斤事件”中的作用时,还是立足在“钱”上,引经据典地讨论究竟是公益组织这个“饲养员”好,还是家长这个“饲养员”好,而没有考量孩子的权益,这也许才是我们的“慈善组织”让社会公众不信任的深层原因。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公益组织在“花钱”的时候,并不比个人高明多少。我要说的是做公益,你首先要尊重穷人、相信穷人,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要认为公益组织比贫困的父母更爱他们的孩子,他们有权力支配社会给予他们的捐赠。而这个时候,公益组织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帮助他们用好这些钱,如何减少这个事情对孩子正常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公益援助,被引导错了方向,无论是个人直接援助或者是通过组织援助,都被理解为“钱”的事,只要完成了捐款好像就是完成救助,而不注重过程。
公益援助是一种社会互助,是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人和钱的互动,这不是钱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外一个账户就完成的事情,那是一个数据的转移,而不是人和人之间情感的互动。所以,必须强调的是,志愿服务和捐钱是一样重要的,如果说完成一个援助,捐钱可能只是完成了20%的工作,而剩下的80%的工作要靠志愿者去完成。
公益组织应该怎么做?
我曾经协助企业设计过一个“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虽然资助款是交到当地民政局的,但是项目组还要做大量工作。最初是从学校拿到需要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名单,然后每家都派出两组志愿者去家访。每一组家访人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评估每年需要资助的金额,然后根据两组人家访意见最终确定资助金额。
在这些调查之后,发放完资助款,也不等于资助活动结束。他们在暑假、寒假还要有回访,并在学期中组织这些大学生聚会,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有时候还会请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假期参加该企业自己的其他公益活动,当然,也会给他们一点志愿者津贴。这都是为了了解不同孩子的状态,根据他们的情况调整资助计划和资助内容。请这些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其他公益活动,也是让他们自己发现到每个人都是可以帮助别人的,只要你心里有爱,当然还有做公益过程中的快乐和苦恼。其实,对于公益组织来说,发钱就是半天的事情,很容易搞定,但是一个学期里可能有80个半天,我们很多志愿者都还为这个项目在行动,在付出。这些付出的心血和时间,对于被资助人来说,可能和那些捐款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有的组织说他们帮助的对象太多,没有时间和人力做到一一定期家访,或者说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就不去家访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非“公益”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去做后续的工作,那你就不要把摊子铺得那么大。你一味地宣扬自己帮助了多少人,把数字做得很多,说起来很漂亮,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组织,而不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别人!
而且,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前期的评估和后期的回访工作,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让公益捐助更加透明化。越多的人参加,意味着越大的透明度和越广泛的监督。这对公益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