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上高速公路拦截、敢去私宰点暗访、敢赴狗肉节现场抗议……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动物保护志愿者。如从动员效率、组织目标上看,这些被见诸报端、规模不等的历次民间行动,几乎都堪称完美;尽管在此过程中,风险与争议也始终紧随。不过,从去年底至今发生在佛山的两宗动保冲突事件,或有助于消除某些人的偏见,并愿意重新审视曾被傲慢固守的某些真理。
不妨再回顾下。去年12月,志愿者们在南海大沥沥西市场内截获1000多只猫,经与猫贩对峙近30小时,终由执法部门认定为涉嫌违规交易;再是本月,在大沥桂江三鸟交易市场附近,经志愿者暗访,再截获300多只来历不明的猫,后经农业部门介入并作“无害化处理”。值得提及的是,此二件案都经蹲点取证、及时举报、留守现场、媒体联动、政府介入等环节,且都指向当下猫狗交易市场的核心问题:无证何以仍能流通?
此证属行政许可范围,包括动物防疫合格证,还有动物检疫合格证。一般来说,只有“两证齐全”,动物及动物产品方可入市。而针对这些在路上或市场被截获的猫狗,首先即是要查验检疫证明。农业部于去年4月要求产地检疫时,每只动物都须有检疫证明。由于检疫费用不菲,不少贩子称,这将彻底断了他们的生存之道。不过,变通或铤而走险的,自不乏其人。综合各地的动保冲突现场,他们以其“弱势”,表现也颇悲情。而在多数时候,主流舆论恐亦无法仅将此视为所谓的“违法成本”。如放诸一些地方的传统“狗肉节”,对峙之双方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都处孤立无援状态———至少在法律层面,没法都加分太多。
近年来这些民间动保行动的争议,大而论之的话,是道德与自由共识的分裂。比如道德,如取物种主义之态度,其关怀现象不过仅限于人类,而不应包括其他非人之生物;又如自由,取“法无禁止”之态度的,自然坚称你有不吃的自由,我则有吃的自由,互相尊重就好;但在“权力-权利”的二元框架里,原本作为公共安全的问题,其实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而一旦进入日常生活,或是开始公共说理,就更无法单纯论对错,而更多只能谈利弊。
所以,我们更有必要共同追问:入户盗窃无分金额大小,都应以盗窃罪论处,而家养猫狗被盗现象肆虐,何以少见有立案、追惩?餐桌之上被饕餮之猫狗,其实多来历不明且无检疫证明,谁又来保证这食品安全?无证猫狗经营,打一枪换一地,监管部门的行动何以总落后于媒体或是民间志愿者?再有,流浪猫狗的大规模存在,它所指向的某种公共服务缺失,又能由谁来供给?……
由此种种,我们应能接受:这些以动保为名的民间行动,或其初心仅是悲悯,而非都关乎动物的尊严与权利,但他们却也是在坚守着法律之上的更高底线,并有望倒逼出执法的全新生态。而当摒弃那些自说自话的聒噪,我们内心共同之不安或能被稍唤醒。虽“惶惶如丧家之犬”未必都能感同身受,但面对那些勇于行动的人们,我们在围观之余,总还可以记得一起争取点什么罢。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