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制约愈加凸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的介入,还需要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积极干预,环境问题因之进入了社会学研究视野。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与会学者聚焦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围绕环境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等展开深入交流。
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环境问题的学科——环境社会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社会学界不断反思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社会学对环境问题的经验分析与理论研究不断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这一交叉学科逐渐走向成熟。
正在建构中的学科
环境社会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社会,体现了社会学学者对于环境问题的观照。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表示,环境社会学是以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核心研究对象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关注环境风险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机制,重视环境风险对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各种影响。
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告诉记者,环境社会学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既关注社会与环境之间具体的、局部的互动,更关注综合的、整体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社会学超越了传统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拓展了传统社会学的研究视野。
基于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环境社会学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一些大学开始成立专门的环境社会学研究机构,并逐步形成研究特色。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环境社会学研究所,开展环境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则围绕海洋环境与社会问题展开研究;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将环境社会学确立为重要研究方向,集中开展水污染与环境移民方面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也围绕农村环境、草原生态保护等议题开展大量研究。
洪大用表示,近年来,中国环境社会学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看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正在建构中的学科,目前还处于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阶段,这个学科对环境政策的参与程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作出的贡献还比较有限。
学科交叉特性明显
环境社会学研究离不开“环境”这一物质形态对象,研究议题涉及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与其他分支学科相比,交叉特性更加明显。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玉林认为,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包含了太多的要素或变量,不仅要将生态学、环境学列为必修科目,而且在研究具体区域的环境问题时,还要充分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以把握仅凭感官和“参与观察”难以感知到的河流、土壤的污染程度,了解相应的污染要素和污染机制、连锁效应,然后才能进入社会层面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分析研究。
“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中,需要准确理解相关科学知识,忽略这一领域恐怕很难取得突破。”陈阿江也认为,虽然环境社会学最终是对社会的理解,是社会学成果,但对物质状态的理解与研究者对社会事实的判断和解释是密切相关的。比如,从社会学角度科学看待雾霾问题,就需要对雾霾的科技问题有基本的理解。
社会学研究强调“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陈阿江强调,虽然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中,科学知识作为常识使用,但如果缺乏常识或者对常识理解不准确,对社会事实的判断也会南辕北辙。此外,社会学一直重视“社会变迁”的学科特征和传统,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环境社会学必须关注作为社会变迁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问题变迁,将变迁的过程和动力、特征纳入研究范围。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需要历史的视角,离不开环境史的参与。洪大用认为,环境与社会的发展演变都是一个历史过程,环境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借鉴环境史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坚持历史的视角也很必要。在他看来,一方面,这意味着要将中国环境状况的变化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不能简单地脱离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来讲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历史的视角也有助于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分析环境问题的具体成因。
立足研究当下中国问题
在学者们看来,中国环境社会学的构建必须直面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保持理论自觉,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环境社会学理论。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林兵主张从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当下中国的环境问题。洪大用表示,虽然环境问题是普遍问题,但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导致环境衰退的具体社会原因不完全一样,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完全相同,解决的路径也有可能存在差异。十几年前,陈阿江曾在太湖流域的东村进行田野调查,了解乡村社会的水污染状况。调研发现,村民自治组织的消亡以及传统伦理规范的丧失等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在陈阿江看来,研究者一定要客观对待复杂化了的事实,这是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问题。
洪大用认为,只有把环境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直面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实践,才有可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建设。他告诉记者,当前环境社会学研究者应更加密切地跟踪和把握中国社会与环境关系演变的新趋势,结合中国环境治理的重点工作深入开展经验研究。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