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生态慈善理念助学广告画报评论文苑

搜索

环保主义者: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

公益人物|2015-2-17 07:06

来源:译言网|5178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爱护自然环境并不是人类的天性,破坏环境才是。为了生存人类会本能的利用资源,砍倒树木,捕尽鱼类,污染水源,排放废气。

   只有逐渐的,通过学习,经过人为的情感上的引导,人们才能逐渐领略到自然之美,学会欣赏蝴蝶的精巧,海洋的纯净,橡树的优雅。之后才会发展出对地球的责任感。

瑞秋·卡森

  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来自对资源耗费和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作为一个科学家和作家,她几乎单枪匹马,手把手教育美国国民学会尊重自然,并认识到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毁坏自然。如果不能尽早改变这种傲慢无知的态度,人类会迟早陷入灾难中。

  卡森的工作看起来好像是简单的针对新农业技术(特别是有毒化学品)的警告,但她的写作远不止对环境恶化的干巴巴的控诉。与之前和之后的大多数环境学家不同,她了解,要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民主国家引起关注,她必须充分展示自然的魅力,唤起大众对自然的热爱。她需要人们不单单出于对消费主义的内疚,而是出于对海洋,森林,草原的热爱,从而由衷的改变对待环境的态度。

卡森生命的尽头,她特意为孩子们写了一本书,书里充满了美丽的自然图景

  在卡森生命的尽头,她特意为孩子们写了一本书,书里充满了美丽的自然图景。书名是“自然的惊奇” (The Sense of Wonder),期望能帮助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就教导他们与地球和地球上神奇的生物建立亲密的联系。

  “儿童的世界崭新而美好,充满兴奋与惊奇。然而不幸的是,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在成年之前,就失去了本能的清澈目光去欣赏与敬畏自然之美。如果让每个孩子的守护精灵都送给孩子一份终身的礼物,那么我选择一份贯穿一生的好奇心,它不会随着幻想破灭而消失,不会被凡俗生活,物质追求所冲淡,它始终是探索世界的力量源泉。”

瑞秋·路易斯·卡森

  瑞秋·路易斯·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1907-1964) 出生在潘希维尼亚的一个小农场里,早年的她在农场里就学会与动物和自然和谐相处。在妇女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年代,她在查塔姆大学(Chatham University)主修英语和生物两个专业。之后她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取得博士学位,并进行了一段徒劳无果的与蝮蛇和松鼠相关的课题研究,最终她发表了关于鱼类排泄系统的论文。然而一系列的不幸事件,她的父亲,姐姐和外甥在短期内相继离世,使得她不得不放弃所有的课题,连同更高的学术前途,回去照顾风雨飘摇的家庭。

   此时正逢大萧条,为降低失业率很多美国的政府部门想尽办法创出岗位满足就业,其中不乏一些奇奇怪怪的职位。于是机缘巧合,卡森在美国水产局找到一个写广播稿的工作,为一部叫做“水下的浪漫”(Romance under the Waters)的系列写稿。这部系列主要向美国大众传播关于海洋生物的知识,同时也宣传水产局工作的重要性。很快,卡森就掌握了相关的技巧,她笔下的海洋生物生动有趣,有鳗鱼,海螺,螃蟹,有平头鰧,湾海龙,比目鱼,都深受听众的喜爱。对听众的赞誉她曾经谦虚的回应道,“如果觉得我的作品中诗意盎然,这并不是我故意把诗歌的元素放进去,而是海洋之美本身蕴含诗意,我只是真实的表达。”

谁了解大海?绝非你我

  然而确实是她天才的文风才能把自然表达得如诗如画:

“谁了解大海?绝非你我。我们被困在陆地上,怎知那起伏的波浪之下潮水拍打着隐藏在海藻中螃蟹的家?又怎知鱼群在海中央追逐,海豚冲破水面呼吸?我们也不知道海床上繁盛的物种,闪亮的小鱼像流星雨般一群群掠过昏暗的水底,而鳗鱼静静的潜伏在岩石缝里;更无法想象水面以下六英里的深渊,那无尽的长夜是怎样的寂静寒冷。”

  最终,卡森出版了三本关于海洋的书。一本是充满诗意的沉思录“海风之中”(Under the Sea Wind, 1941),第二本“我们周围的大海”(The Sea Around Us, 1951),是关于海洋生物的季节性迁徙,第三本“大海边缘”(The Edge of the Sea, 1955),讲的是沿岸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重要性。她以她独有的说服力,引导大众放下人类通常短视的观点,转而从海洋生物,比如一条虾虎鱼或一条美洲大绵鳚的角度来看待生态问题。她理解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要吸引大众的目光仅靠科学事实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卓越的写作天分来帮助她实现拯救地球的目标。

   她希望提倡以一个地球为整体的身份认同,人们可以由此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博大,美丽而又脆弱的系统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理所当然的“主人”,只会索取和破坏“资源”。她的巅峰之作是一本精妙而又饱含激情的书“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 1962)。

寂静的春天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农药,现在看来应该不会好卖,然而此书累计卖出了2千万册,是一部改变历史的书。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生产化学杀虫剂,其中最普遍的就是DDT。它是由军方的实验室研制,最初在二战中用于杀灭太平洋群岛上携带疟疾病原的昆虫。DDT非常有效,它的发明者保罗·赫尔曼·穆勒(Paul Hermann Müller)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然而,DDT却是两面杀手,人们慢慢发现它不光杀死携带疟疾病原的昆虫,几个月后,其他所有的昆虫也都被杀死了。更严重的是DDT随着降雨流进河道和土壤含水层,毒害鱼类,鼹鼠,老鼠,野兔,狐狸以及几乎所有其它可触及的生物。DDT的毒性对食物链的伤害相当于致癌物质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然而这本书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尽管卡森已经是一名知名的作家,报刊杂志等媒体还是封锁了她的辩解。帮助研发DDT的科学家们以及他们为之服务的公司愤怒的驳斥她的观点。像孟山都这样的大公司纷纷发表针对这部作品的声讨,甚至对她本人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其中一家公司的执行官指责道,“如果人类忠实的跟随卡森小姐的教导,我们将回到中世纪,而地球将再次成为疾病和毒虫的天下。”塔夫脱·本森,当时的美国农业部长致信艾森豪威尔总统,说由于卡森是个有魅力的未婚妇女,她“很可能是个共产党员”。(事实上,她也许只是忙于写作而无暇顾及婚嫁,还有传言她可能有亲密的女性伴侣。)

环保主义者:瑞秋·卡森

  尽管面临诸多公司以及其政治利益集团的攻击,“寂静的春天”还是挺过来了。由于早就预见到来自化工业的指责,她对证据的罗列严格到足以应对法庭的质询。末尾足足55页的证明材料,使她的观点无懈可击。

  “寂静的春天”,书名就暗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一个没有鸟声虫鸣的世界。开篇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无名的美国小镇,充满便利的消费设施,光鲜的新科技产品以及物美价廉的食品商场,可是没有知更鸟,云雀,瓢虫或者松鼠。一个仅仅为了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世界,最终将会成为人类也无法生存的世界。

   卡森警告大众,不要用人为的手段去干涉自然界。当按照它自己的规律运作时,自然界会有克制害虫过分繁殖的机制。然而这一机制被人为打断时,获得抗药性的害虫就会迅速增殖,此时它们的天敌都早已被杀光了。

环保主义者:瑞秋·卡森

  卡森总结道,科学家乃至于普遍的现代人对自然界在哲学层面有着幼稚的理解。他们把自然看成一种可以被驯服和控制的力量,然而自然是一个无边广博而又复杂凶猛的整体,会对人类的行为做出不可预料的反应。对待虫害,她建议人们应该尝试更多创新,比如使用绝育,化学制剂引诱,或是用特定频率的声波摧毁幼虫。从大的方面,她提醒道,人类要永远记住自然界的力量远远超出人类可以控制和理解的范围,面对自然,应怀有感激,尊重和敬畏之心。

   以她优美的文字,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朴素生活方式的捍卫,卡森可以说是亨利·卢梭的继承人。和卢梭一样,卡森的作品中贯穿了对土地,海洋,天空的责任感,并认为自然也是心理健康和智慧的源泉。贴近自然,感受季节的循环,万物生长的节奏,体会自然的简洁之美,人类的心灵会得到滋养,现代社会带来的心理不适会得到疗愈。

环保主义者:瑞秋·卡森

  在“寂静的春天”出版不久,卡森因乳腺癌不幸去世。然而她的作品却广泛的流传,并很快影响了当时新生的环保运动。此后不光DDT在美国国内和世界范围内被严格控制继而完全禁止使用,她对于自然的态度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共识。得益于她的努力,我们终于学会把自己看成一个庞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的活动对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我们需要怀着极大的谦虚去爱护它。

   卡森揭示了哪怕一个纯粹晦涩的技术问题(比如去除美国中西部的玉米地害虫),其中也隐藏着哲学道理和道德困境。人类对整个地球的职责,要求我们不光要了解自己的科学力量,同样也需要了解自己在道德上的无知和想象力的局限。

   在她身后发表的送给儿童的“自然的惊奇”中,卡森卸下她的科学家身份,用最为平实,打动人心的语言向我们讲述这个滋养着我们的可爱的蓝色星球

“我的外甥罗杰二十个月大的时候,在一个秋季的雨夜,我用一条小毯子裹着他走向海边,海上漆黑一片,只听到巨浪涌向岸边,隐约可见的白色浪尖拍打下来发出巨响,泡沫甩在我们身上,我们两个同时欢乐得大笑。他,一个初次领略海洋力量的小不点儿;我,一个投入半生光阴去热爱海洋的科学家,然而面对茫茫黑夜里广阔汹涌的大海,我们却分享着一样的战栗与震撼。”

环保主义者:瑞秋·卡森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自然 环境 污染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公益资讯
    公益画报
    公益视角
    环球地理
    公益广告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