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基金会中心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总数已逾1500家,2010年末总资产近220亿元。
非公募基金会的出现在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历史上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据统计,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占基金会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这些非公募基金会分别是由众多有能力、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大学和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出资设立的,他们类型多样,特色各异,在筹集公益捐赠、动员志愿服务,救助灾害、扶助困难,支持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环保事业、倡导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非公募基金会的类型不断丰富,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企业和个人设立非公募基金会的意愿持续增长。如果说非公募基金会的出现只是实现了慈善的组织化,那么如何去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如何去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些将是更为深入的问题。
记者获悉,在日前由国内15家非公募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金年会)上,来自各界的公益组织深入交流和探讨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路上的困境、资金管理使用的策略和具体实践等议题。
草根NGO生存难
草根NGO可谓是我国公益事业从自发到自觉,进一步行使自己本土使命的转折点。它深植于中国本土生存体验,伴随公共理性进步,具有鲜明的道义实践品格。
在社会组织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对话日趋平等,并因此孕育产生一系列的时代精神要素,认知这种空前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其事实上的根本标志,则是草根NGO的出现与兴起。然而,草根NGO在成为促进公民社会发育成长的重要力量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烦恼。
在此次非公募基金年会的现场,草根公益组织"格桑花"的创始人洪波的一番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说:"在与基金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资金匮乏的草根NGO想申请到基金会的资助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中标了,在基金会漫长的评审到项目结束后,才会交予合作资金,所以在等待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流动资金,往往这个申请的项目就过早的夭折了,由于基金会日常工作信息量极大,我们呼吁建立起公众参与评语的体系,使善小的公益变得高效起来。"
"我期望基金会是我们的伙伴,基金会应是带着合作、审慎的态度选择在中国一线做事业的伙伴,因为我们都是改变中国的力量,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洪波说。
“我一生都生活在极度需要帮助的贫困山区,早前偶然帮助了一个很穷的人的生活,使我一下子进入了公益圈,并一直到了今天。面对那些贫穷的人们的大量需要,不申请项目我们良心不安,申请项目我们更加举步维艰。执行公益项目又会加剧我们的生存负担,自我生存是我们最大的挑战。项目前期社会调查,操作成本压力大,项目执行过程又会面临更多需求的声音,我们在纠结、艰难中前行,并不被人理解,我们不计时间、辛苦、回报,超负荷运转是我们工作常态。10多年公益之路,把我们培养成卑微的先行者。可以说,如果离开基金会的帮助,我们将机会渺茫难以继续。”四川省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秘书长高向军在非公募基金年会上说。
支持民间公益推动社会创新
事实上,众多资金实力雄厚的非公募基金会,正逐步将自己定位为NGO群体的支持性组织,要直接参与和操作自己设计的公益慈善项目,更要为众多草根NGO提供资金、项目设计等资源性支持。
据希望工程发起人、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介绍,2008年,他所在的南都公益基金会,以及众多非公募基金会在汶川地震灾区援助行动中,不仅采取直接捐款、直接资助等方式,而且尝试将资源投向立足于当地的草根NGO。“南都就拿出了2000多万元来支持志愿者行动和草根NGO的援助行动。”
“国内NGO一直存在有资源的缺操作手段,有操作手段的缺资源的状况。这造成两头大、中间小甚至断裂的状况。这就需要支持性组织或中介组织的成长来弥补。”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说。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式的“全民公益”让公益的民间性质回归,它意味着公益不再是社会精英给予的施舍,而是人人皆可为之的善与善的互惠。全民公益发端于人们的志愿动机,又落脚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民间力量正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公益模式正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方案。
政府应给民间组织更多支持和信任
近年来,随着政府财力的增长及对公益组织认识的提高,中央政府和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向社会组织购买公益服务,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尝试向NGO组织购买服务。据了解,早在2009年11月25日深圳先行尝试发挥福彩公益金种子基金作用,深圳市民政局与首批获福彩公益金资助的16家民间组织签约,投入福彩公益金1012万元,通过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市民免费提供新社会服务。2010年,北京市出资1亿元,购买由北京社会组织申报的社会公益服务民生类的300个项目,每个项目给予3万-30万元的资金支持。
从国际经验看,公益组织申请政府资助,政府通过招标购买民间组织服务的做法已经很普遍,在一些国家民间组织获得的政府资助甚至占其总筹款收入的一半以上。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在42个国家进行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显示,非营利部门的平均收入来源政府资助占40%。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民间组织的服务刚刚起步,但随着国家财力的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的力度会越来越大,资金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申请政府资金支持将成为非公募基金会的重要筹资渠道。
徐永光曾公开表示,在我国,非公募基金会是"早产"、草根公益组织是"难产"。他认为,公益行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力量共同合力,企业有社会责任,公募基金会也应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如果把非公募基金会比做是公益产业链的资源端,那么民间公益组织作为服务端,合作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回首非公募基金发展之路,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也许还需跨越更多的管理难题和政策壁垒,去探索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透明、健康之路。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