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安全与大气污染一样,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山东潍坊地下水”事件曝出之后,水质安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月28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研究报告《不堪重“氮”的水中国氮肥施用及其水污染形势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指出鄱阳湖等多个大型水体整体水质已降为劣V类,其中地表饮用水源监测点不足国家标准的一半,而部分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也达到了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
同时,研究报告指出,河北栾城等大型集约化农产品产地也遭遇水质安全问题,这些地区正是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地,通过其销售的农产品,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北京等大城市数千万人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集约种植区水源受污染
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监测水域所在的农业集约化种植区为全国各地大多数省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当地的水体质量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数千万人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研究报告认为,集约化农业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远远严重于常规种植区。目前中国高氮肥用量的集约化农田已占全国农田总面积15%以上,城市周边地带通常可达30%以上。研究报告称,实地检测发现,中国主要集约化农业区地下水主要水质问题表现为硝酸盐含量较高,其中河北栾城的大棚蔬菜灌溉水水样中硝酸盐均值达到20.03mg/L,该数据已经超过中国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限制标准的20mg/L。而这些大型集约化农区的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副经理潘文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有过研究,像北京等大城市中出售的菠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是非常高的,人体摄入的话,会有长期的、潜伏的健康影响。”
太湖等水质降为劣V类
据了解,此次研究报告收集的69个地表水样点中,有17个位于地表饮用水直接/备用水源区,是临近城乡居民依赖的主要水源地。而列入本次水质评价的中国主要湖库地表水整体水质均已降为最低的劣V类水。
研究报告介绍,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太湖、滇池、巢湖、三峡库区、洞庭湖、鄱阳湖等主要农产品产地流域均出现了严重的地表水污染。目前,太湖、滇池、巢湖等著名湖泊的整体水质均已降为V类或劣V类水。
潘文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这次检测的地表水基本都属于劣V类,是最差的一类水,是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区的。但现实是,这些样检包括了十几个饮用水源区或者是备用水,实际上周围的人一直在饮用这些受污染的水。
中国水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水体的氮、磷富营养化,而富营养化水体的面积正在逐年增加。
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2012年对全国25个湖泊的调查发现,全部湖泊的水体全氮(TN)均超过了富营养化指标。绿色和平指出,作为上亿人口直接水源地的地下水受到污染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潘文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硝酸盐在地下水中比较稳定,可能对健康影响更大。”
据了解,中国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和全国总供水量的近20%来自地下水。中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地下水,北方和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的地下水利用率往往超过供水总量的50%,许多城市高达80%以上。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更是把地下水作为唯一的供水水源。
报告指出,基于相关文献分析显示,中国118个城市的地下水中,污染较重的城市有76个,占64%,污染较轻的城市39个,占33%,基本未受污染的城市只有3个,不足3%。
农业排污是水质恶化主因
氮肥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报告指出,这些农产品产地流域附近的农业排污是造成各地水质恶化的元凶,其中,过剩氮肥是一种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尤其是在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氮肥用量大的地区,过量施用化肥导致肥料利用率下降,环境污染危害凸显。
同时,报告认为,城镇地下水主要的污染因子之一,就是氮素化肥流失和生活污水处理不力产生的“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污染。2002年北京市环保局对作为水源的井水抽样监测表明,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高达23.4%,硝酸盐已经成为北京地区地下水两种主要污染物之一。所有迹象表明,氮肥过量施用造成的地下水硝酸盐等地下水污染物,正在成为中国地下水的最大潜在威胁。
令人宽慰的是,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问及在采样检测等过程中是否发现周围出现过类似于“癌症村”的现象时,此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潘继征称,并没有相关现象出现。不过,潘继征进一步解释称,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潜在的危险,但只是间接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