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本与公益的牵手
影响力投资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必然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方式下,快速获取利润成为衡量所有投资行为的唯一标准。人的贪婪本性在该制度和金融过度创新下发挥到了极致,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社会和人们带来巨大动荡和伤害。人们在反思,我们能否打破资本贪婪的魔咒,是否存在“善良”和“耐心”资本?
同时,随着全球社会环境问题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公益界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如何使得更多私人领域的资金投向公益变得日趋重要。传统的捐赠行为,类似于授人以鱼,鱼吃光后,人还会饿,需要以一个更可持续的方式开展公益,解决当今急迫的社会问题。近年来,社会企业应时而生,以运作企业的方式企图解决社会问题,同时获得商业利润。但是其成长和壮大需要更耐心资本的支持。
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呢?2007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理念——影响力投资,力图创造资本与公益的非典型牵手。简单地说,影响力投资是资本界和公益界的“跨界”,各种传统理念的“混搭”,倡导资本通过有经济效益的投资来做公益。
大概连洛克菲勒基金会自己都没预料到,影响力投资这个“混搭”理念在提出之后便广受关注,并被一些资产管理机构和基金会落实到实践中。2010年,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与洛克菲勒基金会联合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把影响力投资界定为资产类别(Asset Class)的一种,更是奠定了影响力投资在投资界和公益界的地位。
影响力投资是模式创新
影响力投资,是英文impact investment(或impact investing)的直译,也有人将之翻译为效应投资或社会效应投资的。因为理念太新,至今尚无公认统一的定义。维基百科上写道,影响力投资是指在投资过程中不仅考察财务收益,也要考察投资项目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包括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影响。一些金融机构也纷纷给出定义,例如,瑞银(UBS)认为,影响力投资是一种创新的投资策略,专注投资对社会和环境有积极影响同时还有财务收益的项目;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则认为,影响力投资是以创造可测量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目的且具备财务增值潜力的投资。
虽然各有说法,但有两点共同:一是强调产生环境和社会影响;二是强调财务回报。微妙的差别是二者之间的优先次序:是环境和社会影响优先,还是环境、社会和财务收益并重?似乎瑞士信贷强调前者,瑞银则强调后者。
笔者认为,从影响力投资产生的根源看,投资是否产生财务收益并不是关键,关键应该是投资对象是否可持续地对环境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笔者对影响力投资定义为:一种新兴的投资理念,它以产生实际的环境或社会的积极影响为主要目标,通过主动且有策略的投资行为,使投资者在当期或在可预见的未来获得持续、稳定和可接受的财务回报。
这里包含几个要点。首先,对环境或社会的积极影响是投资目标之一,可能是唯一目标、主要目标或众多目标中的一个。如果对环境或社会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目标,同时兼顾财务回报及可持续性,则可列为狭义的影响力投资(或称之为Tier 1影响力投资);如果是在传统投资(for-profit)基础上延伸出对社会和环境影响不同程度的关注,对环境或社会的积极影响只是投资目标之一,并非主要,更非全部,则可列为广义的影响力投资(或称之为Tier 2影响力投资)。其次,投资应当是主动且有策略的,这是为了排除“主观利己、客观利人”的情况,影响力投资者应当有“主观利人”的动机,投资前就要考虑环境或社会的积极影响。再次,关于财务回报,可以是在当期或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稳定且可接受的。之所以可以是可预见的未来,主要是考虑到此类投资多是长期回报,不见得一下子就能看到收益;之所以强调持续稳定,主要是考虑到要有成功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项目就从投资项目变成慈善项目了;之所以强调可接受,主要是考虑到由于商业模式和行业的区别,有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投资项目能够产生的财务回报各异,需要有共同愿景但对财务回报要求各异的影响力投资者。
影响力投资收益高低不一,有的投资者要求高收益,有的投资者则只要求低收益,甚至有投资者会接受零收益,即仅收回本金。
从本质上说,影响力投资是一种投资模式的创新:或是将公益元素整合到投资产品,又或是将投资理念引入到公益项目。这样“混搭”的结果就催生出一些既有利社会、又创造财富的投资模式。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支持边远地区农民生计,那么,捐钱捐物是传统的公益模式;拿钱和当地农民办一个手工艺品作坊,独立营收,是社会企业模式;发起小额信贷资金资助农户创业、或入股不同类型的农民作坊,就是影响力投资模式。从公益模式到社会企业模式,再到影响力投资模式,同样资金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逐步放大的,这就是投资的杠杆效应,也是影响力投资的魅力所在。
影响力投资的理念可以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摩根斯坦利已将影响力投资作为资产类别的一种,如果我们能灵活运用这一资产类别,将其整合到各类投资组合管理中,我们会创造出多种差异化的投资品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同时还能产生良好的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譬如,金融机构可以发起影响力投资理财产品,将客户资金或理财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具有社会效益的领域;公募基金及私募基金可以发起影响力投资基金产品,选择那些具有社会效益且长期收益良好的股票或项目;基金会也可以作为投资者,将闲置资金投入到与基金会宗旨一致且有盈利前景的项目中。类似的创新是难以穷举的。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