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3年10月11日至13日,中外数十位气候变化研究的专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众多新闻媒体记者聚集在人民大学,召开了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三天里开了十几场专题报告,报告间歇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场“头脑风暴”想实现一个目的:让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在中国能够真正形成气候。而在通往这个终极目标之前,还有若干悬而未决、甚至难以厘清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气候变化受到热议,但懂它内涵的人很少?”、“怎样让公众真是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报道怎样做才能让老百姓看得懂又不失科学性?”、“为什么中国公众对低碳活动支持率高但参与少?”这些问题在嘉宾的发言中多次被提起,但热烈的讨论中又似乎没有找到答案。也许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就是很难找到答案,但至少,中外专家、政府决策部门和媒体开始正式走到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了。过程可能比答案更为重要。而一旦我们开始审视我们在气候变化报道中的问题,找准今后的方向和方法,气候变化这个话题就会逐渐从"镜中花"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国公众可能就会像关心PM2.5那样关心气候变化,进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举措的制定和落实。到时候,“美丽中国”也将不再是个梦。
一、公众:气候变化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
在“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12日上午的发言中,中国国务院原新闻办公室主任、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赵启正首先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今年夏天我是在上海度过的。上海今年的气温创造了上海有气温记录以来最高值,达到40.6℃,炎热的天数也创14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刚刚过了炎热又遇到了两次台风,暴风雨淹没了上海的一些街道。我以为我躲开了北京的雾霾到上海享受一个好的天气,结果发现气候变化在中国已无处可逃。”
虽然某一年的极端天气不能与气候变化直接划等号,但频发的反常天气、让人措手不及的自然灾害,无疑为推广“气候变化”这一概念起到有力推动作用。气象灾害事件就成了时常挑动公众"气候变化"神经的介质,使得气候变化观念很快深入人心。
据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在2012年11月发布的《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高达93.4%,77.7%的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影响表示出担忧。但是仔细分析这组数据发现,这93.4%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只了解一点的占28.4%,了解一些的占53.7%,了解较多的占11.4%。可见,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参加这次气候传播国际会议的多位专家也表示,公众对气候变化内涵的理解有待提高。
赵启正在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就感慨:“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变化迹象日趋明显,但他们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复杂性、危害性,对这些认识还不足,对帮助公众认识气候变化的严峻现实和潜在危害。”他认为气候变化在中国长期处于“高风险、低认知”的状态。
中国气候传播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后李玉洁做过一项调查,中国百姓更关注空气污染、白色垃圾、水质问题等更为紧迫的问题,气候变化更"抽象、遥远"一些。她还介绍说:“国外在做气候变化报道时,往往选择灾难性,恐惧性,震惊性等等形容词描述气候变化信息传达,从而让大家高度重视”。
有多年相关报道经验的原《南方周末》记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袁瑛在发言中表示,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后果也是灾难性的,但报道中仍会与公众产生距离感,是因为气候变化具有“弱冲突性”。人们可能更关注家附近的化工厂或核泄漏这样对生活能产生直接影响的话题,而“气候变化是长期的,或者说影响是缓慢的,需要一个时间段来体现的。而公众的记忆力非常短暂。”
气温百年升温零点几度,海平面百年涨零点几米,活在当下的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影响。谁愿意总是杞人忧天般的忧心忡忡过日子呢?因此,气候变化成了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由于未知性太强,健忘的公众会时常忘记它的存在,或者像鸵鸟把头埋起来一样,假装它不存在,转而去关注更紧迫或更有趣事情。
其实在国外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美国斯坦福大学伍兹环境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员苏珊娜·莫泽在本次会议的发言中举例说:“很多美国人都不在室外活动了,买杯咖啡都在汽车里,这样怎么能让他们关心气候变化呢?”
和美国情况不同的是,我国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活动、支持低碳环保举措的意愿非常高。《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显示,有77%的受访者认为"人类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将很难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83%的受访者愿意为购买环保产品花更多的钱。因此气候变化宣传在我国还是大有可为,只是方式还需要改进。
二、政策:低碳治理 “高位运行”
说起气候变化,最能准确形容这个话题的一个词就是“复杂”。其复杂性一方面来自于气候变化研究本身,这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很多目前尚不能解答的问题让气候变化研究不仅艰深,而且争议不断。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从被正式提出时起,就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党派之争、国际谈判的重要筹码,在各种利益纠结过程中被冠以不同的注解,让人迷惑、难辨真伪。
气候变化的另一替代词是“全球变暖”,这是气候变化被谈论的核心议题。1979年成为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首次在国会中宣传全球变暖。由于提出全球变暖话题的保守党意欲削弱煤炭工业的影响力,进而削弱工党的势力,因此气候变化话题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政治掺杂不清,还时常被质疑是个“阴谋”。
目前广为人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基于这份公约进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是在争辩甚至争吵中诞生、前行。气候变化究竟是环境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因此气候变化又成为国际谈判的焦点。
气候变化像个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英国两党之争,成为世界各国都难以回避的话题,而其复杂性也与日俱增。气候变化报道也随之变得更加高端。这一方面让不熟悉这个话题的公众知道它了,例如气候变化在我国热度陡升就是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开始。由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这个议题,报道随之增多,我国公众也开始关注,这个话题的影响越来越大,到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政策的因素之一。这有利于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但随着气候变化启动"高位运行",普通百姓也更难掌握话语权,更难以找到参与行动的出发点。
虽然民间也有很多低碳活动或者相关学科项目,但若想完成“‘十二五’期间我国GDP能源强度下降16%”这样的宏观目标,转变“能源消耗大国”形象,取得国内产业转型与国际气候谈判取得优势“双赢”的进步,只能是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事实上,我国目前已经形成“高位推动、层级治理、多属性整合”的中国特色低碳治理体系(《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3》)。这样的治理体系与民众参与之间产生了距离。
三、传播:读者之间缺乏桥梁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而且会有严重后果,但是如何让公众搞懂什么是气候变化,仍然是媒体和科普工作者头疼的事儿。
“我爸妈看不懂我做的气候变化报道,怎么让他们喜欢读气候变化报道?”原《南方周末》记者袁瑛就有这样的困惑。她认为,气候变化报道未来要面对几个挑战。首先是科学性问题,怎么样清楚完整表达一个科学理论,又能让公众理解?另外,在报道时怎么能客观展现各种不同研究观点以达到真正的平衡。当然还有就是文章如何贴近百姓生活。
即使是气候变化传播起步比中国早十多年的发达国家,让公众持续关注气候变化报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甚至报道者本身就已经开始泄气了。在2012年初的一份国际媒体调查中,2011年全球媒体的气候变化报道降低了20%,其中英国广播公司减少了30%,路透社减少了27%。
在中国,气候变化传播从2009年才开始兴起。如今减排话题举国关注,现在是时候找个合适的方式推进气候变化报道了。而媒体和科普工作者现在最需要的无疑是找到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桥梁,把远在天边的气候变化拉近到人们身边,把高位运行的低碳政策在普通人中间找到落脚点。什么是合适的方式和桥梁,在这次气候传播大会上答案也不统一而且不唯一。
袁瑛认为记者应该多与科学家沟通,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另外就是要学会讲故事,把气候变化影响生动地讲述出来。乐施会气候变化项目经理王彬彬、创绿中心总干事卢思骋等NGO组织负责人认为要加强NGO在气候变化传播中的作用,比如通过“关灯一小时”这样有影响力的活动把低碳理念、低碳举措传播的公众中去。
有些外国学者介绍了他国的一些经验。有些做法不算“高端”,但是很实用、“接地气”,能让受众很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比如,在英国有个网站模拟了一些未来的情况,网友可以通过互动游戏看到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应用的不同结果,并且看到2050年以后可能是个什么状况,提示人们必须要采取行动。这样的方式也许能作为科学理论的形象化佐证,拉近科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而英国广播公司(BBC)不但通过电视节目告诉公众气候变化的可怕后果,还专门制作农业节目,来展示农民可以怎么样做出调整,诉他们怎么样来建他们的生存空间等等,同时推动在不同的社区之间进行沟通,进行讨论,让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信息。
不少与会的中国专家和媒体代表表示,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气候变化传播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气候变化在中国最终是发展问题”,把气候变化影响与百姓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四、结束语
让公众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了什么是气候变化,才能让大家真正积极参与,从举国关注变成群策群力,把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转化为自下而上的转变。也许现在气候变化跟公众之间还有距离感,但政府、NGO组织、媒体、科普机构等要通过各种方式逐渐缩小这个距离,让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相关活动或项目。为什么一定要让公众参与呢?借用参加本次气候传播会议的学者的话讲,就是“低碳政策与城市设计密切相关”,“进行政策制定要关注不同社会群体”,而公众正是组成群体的主要部分。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