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位置:行者物语 > 行者公益 > 自然生态 > 地球关注
今年7月,北极海冰面积仅为725万平方公里。自1979年至今,北极海冰平均每年减少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都有北达科他州面积大小的海冰融化,而且不会复原。
沙尘与气候还有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方式。首先,沙尘能为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体提供丰富的养分,在合适的条件下,它可以刺激种群大增长,从而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抽走。
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地球资源,从水到原油,以及蜜蜂数量的急剧减少都令人担忧。
南极的确曾经有过一块雨林,相关数据将有助于气候变迁研究的发展。白垩纪中期时曾经有过森林,研究人员就在南极冰层下发现了种类多样的花粉、孢子和植物根系。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从脆弱的医疗体系,到社会极度不平等,它正在利用人类最大的弱点入侵这个世界。
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都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点,如何行动将决定我们踏上什么样的道路。
各国如果不迅速减少碳排放,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会上升,每年将使4亿人遭受沿海洪灾。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危机造成的最具破坏性的长期影响之一,格陵兰和南极洲正加速其破坏威力。
人类活动减少让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但却让地球得到意外喘息机会。中国污染急遽下降,疫情严峻程度仅次于中国的意大利许多城市也见到久违的宁静与干净
研究人员利用42个陆地、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变化的数据,利用电脑模拟得出上述结论。研究亦利用相同方法,推断2万平方公里加勒比海珊瑚礁,会在15年内白化和变得只有稀少的生物居住。这样的变化,对于食物、原料,以致氧气和食水的供应,都有莫大影响。
一直以来为人类默默吸收二氧化碳的雨林,已经撑不住了?雨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正逐步降低,气候变迁的警钟已经再次敲响。
外婆的澎湖湾上有“阳光、沙滩、海浪和仙人掌”。但如果放任气候变迁,到了 2100年,孩子们的回忆里将只剩下阳光及海浪,没有沙滩。
空气污染“严重肆虐全球”使得全球人口的平均余命缩短近 3 年,且每年有 880 万人因空污问题提早死亡。空污造成的提早死亡人数,远高于疟疾和爱滋病。
原本应该是一片纯白雪的大地,竟然变成一片如血染过的红,大量极地雪藻存在证明气候变迁,令人担忧。
北极圈的“末日种子库”今天预计将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6万个种子样本。全球最大农作物储藏库为了保护作物免于全球性灾难,囤积各类种子。
南极半岛北端及邻近岛屿附近的气象站最近记录的温度超过16℃,甚至接近21℃。如果得到证实,这将会是南极大陆新的高温记录。
北极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将迁徙视作人与动物的天性,仇外文化才有机
• 撒哈拉沙尘对人类健康有害,但对地球生态与
• 大流行病给我们的启示:尊重自然,远离疫病
• 墨西哥湾水下危机四伏
• 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中国西部历史中寻找答案
• 十年过去,石油泄漏的噩梦仍未散去
• 被忽视的威胁:全球75%的土地不断退化
世界地球日化废弃垃圾为脑洞艺术:环保理念
世界地球日:带你细数50年来的环保大事记
触目惊心:现代生活改变自然世界
阿拉斯加冰层中的气泡为我们敲响气候警钟
从禁食野生动物看全民生态意识觉醒
从根本审视舌尖上的文化
• 让教育成为惩戒的底色
• 自我隔离状态下的思考:敬畏自然,善待生灵
• 认识气候变化,最需要的是常识
• 在洪水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走下道德高地
• 适者生存岂是敷衍环保的借口
• 有“理性”的放生才是真正的善
《The Turning Point 转折点》:环境破坏、
瞬间非永恒:《爱之歌》,全球变暖之下拯救
• 西班牙深刻街头实验:面对种族歧视,你会怎
• 《乌鸦》:从农夫到军人,关于和平与公正的
• 《跟随》:美丽心灵归有所依
• 《暂停》:一只迷失的猫——城市与自然的背
• 《有人出10亿让我放弃你》:泰国感人广告讲
• 《坚不可摧》:热血励志车手的骑行日记
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