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位置:行者物语 > 环球地理 > 自然地理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但是就是有那么些不争气的动物会给自己的种族“抹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有不自量力的公鹿挑战野牛最终重伤死亡的,有猎豹去追赶狐狸反被狐狸追杀的,也有狮子自比“美猴王”爬树却下不来的,更奇葩的还有猫咪去挑逗蜥蜴。
谈到海平面上升时,人们通常联想到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融化,因为这两大冰盖容纳了全球99%的陆地冰。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对海平面升高而言,格陵兰岛和南极冰盖融化、其他冰川的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各贡献约三分之一。仅占全球陆地冰1%的其余冰川不容小觑。
根据英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学名“Galleria mellonella”的大蜡螟拥有动物世界最强大的听觉,灵敏度是人类耳朵的150倍。大蜡螟在蜂巢产卵,幼虫以蜂巢中的蜡和碎片为食。研究发现刊登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生物学快报》杂志上。
翠鸟入水捕鱼的精彩镜头,把翠鸟捕食时的快准狠、俯冲时美丽的身姿和绚丽的羽毛都漓淋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翠鸟又名鱼虎、钓鱼郎,是大自然最完美的猎人,它每天能捕捉50多条小鱼。
非洲东部的肯尼亚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这里的热带气候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群和动物群,甚至连干旱时期也有一种独特的简单美。肯尼亚是最适合行摄的地区之一,是摄影师的天堂。这里我们收集了50张来自不同摄影师的精彩作品,从不同方面为你展示这个非洲国家的魅力。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举办的第25届《国家地理旅行者》杂志摄影大赛(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 Photo Contest)日前正式面向全球的摄影师征集摄影作品,已经收到的参赛作品中不乏优秀的展现奇妙动物王国的作品。
珠峰地区冰川在过去50年里消融13%,雪线上升了180米。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研究人员猜测珠峰地区冰川消融是因为全球变暖,但目前尚未确定这确实与气候变化有关。
现代生活中,家庭宠物越来越受到欢迎,然而,将狮子当做宠物喂养还是让人不禁觉得有些恐怖。但捷克的一名男子却能自由自在的和他的“宠物狮子”玩耍。 一位名叫阿烈萨·巴西斯特的捷克男子在家中别墅饲养了两头狮子。
远东豹(学名: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世界上最稀少的猫科动物之一。它们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的森林中,而现在只有大概30只个体存活。尽管数量稀少,但依然有偷猎者为了获得它们精美的外皮而铤而走险。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和加拿大的一支研究小组16日宣布,他们在加拿大地下2000多米处发现远古地下水,距今近30亿年,说明可能在多细胞生物出现前已经存在。研究发现刊登在1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Shikhei Goh是一个年轻而富有才华的摄影师,他对微距摄影拥有极大的热情。他所生活的巴淡岛距离新加坡仅仅20公里,当地人坐船45分钟即可完成这段路程。周围的热带岛屿为Shikhei Goh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
为什么马特洪峰对Nenad有着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对此他回答道,“在我小时候,我一直梦想着能够攀登上马特洪峰,但这个愿望却从未实现过。从12岁开始我就一直在进行登山或是洞穴探险等运动。我一直在阅读登山方面的书籍,但我却始终未登上我心目中的那座高山。”
人类可以从动物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许就是:“自然,跟随自己的直觉”。曾Samuel Butler说过:“除了人类,所有动物都明白生命的最高形式是享受它。”为什么我们不能试着学会这种智慧?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于1888年,至今已有124年历史。它向人们讲述着包括人文地理、科学历史、世界文化、宇宙、冒险、自然环境和一切人们感兴趣的故事,深入浅出的反映着整个世界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一个著名的黄色方框是它在全球通行的标志。
每年一度的角马大迁徙是非洲坦桑尼亚一道神奇、壮观的风景线。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里,为了能够到达河对岸水草丰美的草场,成千上万的角马会经历一次惊心动魄的旅行。角马们纷纷跳下陡峭的悬崖。角马在迁徙过程中,往往要面临狮群和鳄鱼的重重攻击。
美国SpaceX公司首个载人任务成功发射,开启
古老的树木越来越少,地球的未来会怎样?
• 一座不应该出现那里的火山:圣海伦火山诞生
• 世界十大奇趣博物馆,让你的想象力爆表!
• 马里亚纳海沟里疑似存在微生物群落,暗示木
• 东非最古老的海啸遇难者
• 母亲节 一个特别的母亲流传两千年的故事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是怎么回事?
• 科学家在“眼跟前”发现离地球最近的黑洞
•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向全世界的劳动者们致
这些惊艳的自然奇观已不复存在:加拉帕戈斯
大自然的馈赠!新西兰摩拉基海滩看大圆石鬼
看海浪“风云变幻”:惊涛骇浪瞬息万变
国家地理老照片系列:全球各地的帽子文化
从禁食野生动物看全民生态意识觉醒
从根本审视舌尖上的文化
• 让教育成为惩戒的底色
• 自我隔离状态下的思考:敬畏自然,善待生灵
• 认识气候变化,最需要的是常识
• 在洪水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走下道德高地
• 适者生存岂是敷衍环保的借口
• 有“理性”的放生才是真正的善
有事没事可以多骑自行车,短途骑行提高新陈
为什么自然光对我们生活如此重要?
• 肺炎疫情:紫外线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吗?
• 洗手这件小事,你做对了吗?
• 乘邮轮出游时该如何保障自身健康
• 新型冠状病毒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
• 如何带9到18个月的小孩坐飞机
• 酒后7件事不做:不要立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