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文苑 RSS
首页 开卷有益 思想感悟 文化漫谈 史海钩沉 人文笔记 人在旅途 人间•小说 在线投稿
草之青韵
草之青韵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28 06:07
草,不拘环境,不择贫富,乡村城市,田野庭园,一样生长。一小块土,就能托起草的生命。草的颜色简单清爽,通体青碧,可爱可喜。绿为草之色,草为春之魂。草自有生命以来,凭着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绿,亮丽了无数个春天。
奇蛇趣谈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28 06:03
自古以来,蛇跟人类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人们既敬它,又怕它;既把它当做智慧的载体,又将它视为阴谋的化身,对它的感情复杂多样。一些古代典籍和民间传说中,也记录了许多神秘诡异的奇蛇奇事,让人读之,颇感新奇有趣,获益多多。
那时花开
那时花开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25 06:33
花开烂漫,山野路边,随处可见,董永与七仙女长工百日满双双把家还的时花,娇艳无匹,人们多以貌美如花来称赞女子容颜,即使容貌平常的女子,鬓边插花一朵,也增几分妩媚。
“我”在古代非第一人称代词而指兵器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21 17:46
“我”在古代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 ”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赵氏孤儿"系司马迁根据传说创作 历史上不存在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21 17:43
继2010年陈凯歌电影版 《赵氏孤儿》后,近日电视剧版的《赵氏孤儿案》热播,再度让这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成为关注焦点。其实所谓的赵氏孤儿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是司马迁根据一些战国时期的传说“创作”出来的。
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哪儿?
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哪儿?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8 07:12
于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儿?一直争论不休,比较集中的说法就有六七处,如安徽贵池杏花村、山西汾阳杏花村、山东梁山杏花村、江苏丰县杏花村、湖北麻城杏花村、浙江海宁杏花村和南京杏花村等。
语言是小说的磁石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8 07:04
小说跟诗歌和散文一样,同属以文字为媒介的语言艺术,它是以文字、词语的“砖块”来构筑讲故事的。小说不是“做”(表演)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这就要求它遵循语言艺术的法则,表现出语言的精致美。
隐居
隐居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8 07:01
我寓居农村,行山看日落,湖边观钓鱼,石桌瞧下棋。过年过节,邻居一家三口回城探亲,村里便再没有熟人,菜肉市场卖豆腐、卖鸡蛋的摊主,虽然见到我会点点头,但都不知我姓甚名谁。
杜甫是撑死的吗?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8 06:58
唐人李观提出杜甫是淹死的。李观《杜拾遗补传》:“江水暴涨,为惊湍漂没,其尸不知落于何处。洎玄宗还南内,思子美,诏天下求之。聂令乃积空土于江上,曰:子美为牛肉白酒胀饫而死,葬于此矣。以此事闻。”
鲁迅周作人同境不同遇
栏目:文化漫谈|发表于:2013-4-8 06:56
除了性格等一些自身因素外,鲁迅与周作人虽然曾有过相同的生活环境。但家庭的要求,让他们有了不同的承担,不同的承担又让他们有了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完全不同的印记,也就决定了他们日后相关甚远的结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