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旅游
2014-12-31 13:00|查看:957|评论:0|字体:小 中 大 繁体
宗教旅游是一种以宗教朝觐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自古以来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都有朝圣的历史传统。凡宗教创始者的诞生地、墓葬地及其遗迹遗物甚至传说“显圣”地以及各教派的中心,都可成为教徒们的朝拜圣地。如耶路撒冷,由于基督徒认为是救世主耶稣的诞生地,犹太人认为是大卫王的故乡、第一座犹太教圣殿所在地,穆斯林认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曾在此“登霄”升天,故成为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朝圣者。
发展前景
现代比较著名的基督教圣地有罗马教廷梵蒂冈,传说“圣母玛丽亚显圣”的法蒂玛(葡萄牙)以及联邦德国的奥柏拉格尔高和法国的卢尔德;佛教圣地集中在东南亚和中国,如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和克拉尼亚大佛寺,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和普陀山)以及新近发现的佛祖指骨的扶风法门寺;伊斯兰教有四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和凯鲁万。其中麦加是所有宗教旅游中规模最大、朝觐人效最多的一处圣地。该城中心的清真寺面积16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将宗教旅游作为一种对寺院、道观古建筑的“ 观光旅游”来发展, 处于一种物质性的开发层次上,同时表现出过多的商业化成分。而宗教能启迪智慧、唤起道德、重塑人生价值等功能却很少挖掘开发, 没有展示出其精神层次的价值来。
存在问题
(一)宗教场所的管理较乱由于绝大多数佛寺、道观是前代存留下来的古建筑,作为宗教管理。笔者认为开发宗教旅游活动中,旅游管理部门不应仅仅着眼于短期内可获得的旅游收益,而应该更多地从维护宗教正常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量多与宗教部门沟通,并遵守宗教活动场所的规则,把对正常宗教活动的干扰减少到最小程度。一般宗教场所的门票价格也不宜过高,以方便信徒、香客的到访。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当地城市公园的票价。
场所一般在管理上隶属宗教部门,在某些具体环节上又有文化局、依托的资源。旅游局等部门参与管理,这就存在着多头管理的局面。而且开发成旅游景点后,一般会成立专门的风景区管理部门,成为凌驾于原先 管理景观的宗教团体组织之上的机构,一些情况下,在旅游开发工作中并没有足够照顾到宗教组织的利益。很多寺观的门票过高。2005 年中国不少景区又刮起了涨价风,不少宗教景点也不甘落后,门票有的甚至翻了几倍。有些地方的管理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业, 在已无出家人住持的寺院里,安排职工冒充僧人接待游客,并出售所谓“开光”过的商品,或大搞“ 捐功德”活 动,以此敛财。这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也引发了宗教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争论。
(二)宗教旅游中的导游素质不够高许多导游并没有受到多少专门培训,对佛道两教的哲学思想也没有足够的了解。在导游讲解中,很多时候只是在简单地介绍各文物、遗迹的历史传说,没有能够进一步阐述传统宗教的内涵,并引导游客进行哲理性的思考,无法向游客传播传统宗教博大精深的智慧。有的导游甚至直接将游客领进旅游商店,竭力劝说游客采购,给游客留下了不良影响。
(三)游客对佛道两教的文化缺乏足够了解参加宗教旅游的游客,一般是抱着增长见闻的目的而来的,想在旅游的同时多学习了解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建国以来宗教 发展长期遭到压抑,很多国人对传统的佛道两教文化缺乏足够了解;同时,很多国内游客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他们多是热衷于在所到景点照相留念,而并不主动去深入思考其中的文化内涵。所以当他们在参加宗教旅游时,所观所想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在没有人引导启发下,他们很难领会佛道两教那饱含智慧的哲学思想。
其他相关
一、前言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反思西 方文明的“ 进攻性”及其所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学者开始 关注古老的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并提出了“可持 ,续性发展”的思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又开始受到越 来越多人的重视,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宗教旅游作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引起了众 多学者的关注。发展宗教旅游有助于增加旅游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道教哲学思想的认识,尤其是有助于中国年轻一代对“民族 性”的回归。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专家学者论述过开发宗教旅游的经济价 值、社会价值,以及当前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 一些可行性建议。但是他们一般更多的是关注宗教旅游的商业化开 发,很少有人从可持续性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待宗教旅游,将开发 宗教旅游与维护传统宗教的正常发展联系起来, 进而帮助游客更深 入地了解到中国传统的佛、道两教的宗教智慧和哲学观。
二、佛教与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佛、道两教长期兴盛,广泛传播,并相互融合、相 互影响,不断衍生出众多宗教流派。并与儒家思想长期共存,对中国 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并深入了中国人的内心, 形成了一种稳 定的“ 民族性”。中国古代文人,一般都是在接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同时兼修佛、道思想。在他们青年时代,一般都会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积极入世,读书求仕;中年之后更多地研习佛经、道藏,安于平淡,注重自省, 修 炼己身。传统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一般都有儒、佛、道三种哲学观的 综合影响。儒、佛、道的相互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但随着近代中国的衰落,佛教、道教也在长期战乱的时代里渐 渐势衰。新中国建立后,传统文化和宗教长期缺乏正常发展的生存 空间,其负面影响一直保留至今,使得当今不少国人对传统文化缺 乏应有的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宗教政策得到重新落实,传统宗教渐渐 又走向社会, 重新回到中国人的视野里。随着中国旅游业兴起,很多 宗教场所开始与旅游部门合作,作为旅游资源而向游客开放。
三、宗教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应当说我国宗教旅游的发展并不尽人意,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宗教旅游活动内容单调浮浅,很难令游客满意。很多情况下,仅仅资源管理能力是指政府部门获取、配置并有效使用管理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能力。每个公共组织至少都应该拥有四种。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
分享到: |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圆梦西藏』拉萨+林芝+大峡谷+日喀则+纳木措+羊卓雍措_9日8晚跟团游
¥5100/人起
『深入藏地』西藏阿里南线+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转山+古格王朝10日深度游
¥2800/人起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