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27日文章称,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可谓“很受伤”。如今又冒出个王玉琼。慈善衡量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下,如今中国的慈善之路亟待在强化制度透明、改革运行机制的同时,还须返璞归真。 文章摘编如下: 被称为“慈善妈妈”的云南文山女老板王玉琼,10多年前丢了儿子,她为寻子千金散尽,而后事业东山再起,计划斥重金修建以儿子命名的敬老院。这样一个本来“满满都是正能量”的故事,情节发展近日急转直下。王玉琼被曝借修建敬老院名义向政府低价买土地搞开发敛财数千万元,敬老院却迟迟未动工。残酷的现实,让慈善之心碎了一地。 近年来,大陆的慈善事业可谓“很受伤”。如今又冒出个王玉琼。 追溯现代慈善事业的起源,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认为是奠基人。他通过设立基金会进行捐赠,为他赢得了尊敬,也帮助他的生意更上层楼。从这个角度看,慈善并非一定要与名利绝缘。但面对名利,慈善却不能忘本——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唤起全社会的关爱。为此,洛克菲勒让基金会独立于他的家族,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捐赠者的影子。 在西方,慈善(charity)源于古法语“基督之爱”(Christian love),意为“为上帝而普爱众生”;在中国,儒家倡导“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东西方在对慈善的追求上可谓殊途同归。当代中国的慈善之路一波三折,究其根本,还是没有处理好慈善与名利的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又怎能不出问题? 慈善衡量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下,如今中国的慈善之路亟待在强化制度透明、改革运行机制的同时,还须返璞归真,抱定慈善之本不放松,若能走好这关键的一步,慈善回归救困扶危之本质只是时间问题。(钟海之)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