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格巫 登顶珠峰这一举动,现在看起来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了。近日,接连有两部登顶珠峰题材的电影上映:一是正在上映的《喜马拉雅天梯》,二是11月3日上映的《绝命海拔》。后者取材于1996年一次8人遇难死亡的攀登事故,这是在2014年珠穆朗玛峰雪崩之前珠峰登山史上最惨烈的一次事故,而《天梯》是纪录片,也聚焦在两部片都必不可少的人物——当地向导,他们为登山者铺路挂绳、建营、搭冰川天梯、运输氧气。 乍看两部电影没什么关系,但对比着看,特别意味悠长。他们揭开了登珠峰的神秘面纱——其实就是一种商业行为,能登上去是登山向导牛逼,不是登山客的牛逼。甚至,《绝命海拔》里的作死客户还害死了向导。源自真实事件的《绝命海拔》,谈到了天气原因还有人为因素造成8人死亡,这对于不是本身喜欢登山的我,厌恶感挥之不去——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而看了《天梯》,虽然没有戏剧冲突感,也没有人死亡,但是因为绝美的画面和特殊的拍摄角度,却令人对珠峰越发生出敬意。 “绝命”作死而刺激 “天梯”素淡而真实 《绝命海拔》原本可以拍成极具情感张力的戏剧,营救者面临人性上的抉择,被营救者面临与另一个活生生的人争夺生还的机会,被抛弃者的绝望、无奈抑或愤恨,这些都是能打动观众的重头戏码,但这些一切都被轻描淡写地略过了。 《绝命海拔》海报 为了全队安全砍断自己的登山索、为了生存砍断自己的手这种煽情桥段,抱歉,没有。影片一开始就通过争抢记者随队报道,还原罗布·哈尔和史考特·费雪两个商业登山队之间的竞争关系,于是一下子就灭HIGH了,没有什么所谓主角光环,这就是一盘生意——他们都在想法设法提高自己的媒体曝光度。 然后他们就继续大作死了,1996年5月10日那一天就有4支队伍同时攻顶,3支队伍挤在希拉里台阶排队用绳索攀登,每一队都在耗费时间和氧气,这是作死的大前提。所谓充满人性光辉的团队合作,抱歉,也没有。故事的主线在罗布·哈尔的作死小分队,他经验丰富、尽职尽责,然并卵。他带领的队员,有的暴躁,有的执着,有的连冰爪怎么穿都不会。反正队员之间没有关系,更没什么感情。不过他硬生生辅助队员登顶,衰也衰在他心软,一个邮差,离登顶还有300米已明显体力不支了,然而他被邮差的煽情自白打动,不理智地在下午很晚的时候硬带邮差登顶,结果下山时遇见暴风雪,这一致命决定令两人合伙冻死,而且也因为他未能护送其他队员下山,令他们伤亡惨重。看着作死小分队上一秒还欢天喜地地照相,下一秒就在下山时冻死,WHAT CAN I SAY?我简直不知道如何形容罗布·哈尔这个人的性格和动机。 另一个向导史考特·费,我们的大帅哥杰克·吉伦哈尔扮演,天性散漫、如孤狼一般自由,性格是有了,戏份少得可怜,一个分神,就莫名其妙死了,不看当年资料,会觉得这位伟大登山家怎么就像菜鸟一样随随便便就死了。影片人与人之间关系松散、性格模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没有突出,这是影片最大的弊病。 我死了 我还是很帅 不过呢,作为灾难片,感官上是刺激的,严酷环境里人类的挣扎求存,太残酷了。一瞬间,人就像布偶一样被吹下悬崖,雪盲的雪盲,冻掉鼻子的冻掉鼻子,因为失温神志不清地脱衣服,罗布·哈尔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和怀孕的妻子通话,力图让自己慢慢移动,等太阳升起来后获得一线生存希望,但人类的挣扎就多,就越凸显大自然的无情和必须怀抱的敬畏。 而敬畏,在《天梯》里并没有刻意渲染,但无处不在。影片主角是一批西藏登山学校的引路员,和《绝命海拔》里的夏尔巴人一样,他们做的是为客户搭桥铺路的事,虽然也是商业行为,但他们对圣山怀抱更多敬意和信仰。荣布寺僧人认真地带导演看守护他们圣灵留下的痕迹并说:“珠峰在我们心中是圣灵守护、歇息的地方,现在登山成了一种时尚,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当地人对雪山的敬畏,是《绝命海拔》里没有的。 《天梯》对自然比较敬畏。 不干扰被记录对象是纪录片首要守则,但《天梯》的拍摄手法也太素淡了,大部分时间是在记录引路员的工作、生活等日常,略显琐碎。看完之后,感觉他们也和平常的年轻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只是多了登山技能。而最危险的搭天梯工作,导演用一个航拍拍出了他们在皑皑雪山中像蚂蚁一样艰难步行。有趣的是,这里的向导也碰上一位队员看不见路但硬要登顶的情况,这时向导第一反应也是劝退,几番沟通之下,还是让队员慢慢爬,所幸没有事故。 画面呢?两者没差 《绝命海拔》中珠穆朗玛峰、山腰的珠峰大本营虽然是在影视城搭建,但也有一部分外景在珠峰大约4750米的风雪中实打实拍摄,加上强风、冰川崩裂等特效,看起来倒不完全是绿幕感,而是真实感很强。 《天梯》的画面则是实地拍摄,真心美到每一帧都可以做屏保。无论是雪景、日出、星夜,还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登山学校学员带领下挑战自我的画面,都相当漂亮。听登山者们在寒冷的暗夜里鞋钉和冰雪的摩擦声,摄像头别出心裁从地上仰拍登山者的冰鞋、身影与天空,都是一种享受,大银幕上看珠峰,才是最绝美。 硬要挑毛病的话,是没有危险的镜头,导致看着觉得登珠峰也不是那么危险的事。导演透露,高山摄像巴卡和旺堆今年在珠峰北坡就遇到了很大的危险。当时一块巨大的冰团突然滚了下来,因为一条冰裂缝改变了冰团的走向,他们才脱离了危险。如果类似的情形拍摄进去,估计可以满足很多人的猎奇感。 各色人物心态?很有奥妙 登山家、当地向导、客户是这两部影片的主体,他们的心态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每年的四、五月,都是攀登珠峰的旺季,而真正属于冲顶“窗口期”的时间只有五六天。直到2014年以前,尼泊尔政府允许任何人在3月底到6月初登顶珠峰,而且从不限制人数。其中一些尼泊尔人向导,根本没经过专业的培训。 冲顶是绝对是体力活+技术活 《绝命海拔》里也有一幕是夏尔巴人没有提前将登山攀登的最后一段的绳子固定好,导致作死小分队花了许多时间去布置这最后一段的路程,原本两点下山的最后时刻被延误了。西藏登山学校则严格训练学员的体能,遵循只能5月登山的规矩。两部影片的向导都会在珠峰大本营和各国队员研究天气,寻找适合登顶的日子,同样会有分歧和争执。《绝命海拔》中一位“老子花了钱你就得把老子带上去”的大爷,多少代表一些登山队员登珠峰是出于虚荣的心态,而《天梯》里的一位女登山者,登顶后哭完第一时间就是感谢辅助的向导,无心对比,这都是登山队员的各色态度。 P.S. 在珠峰大本营,中国客户萎靡不振地休息、保存体力,两部片的老外,特别是俄罗斯的登山客,喝大酒、跳舞,像在平地里办PARTY,不得不感叹战斗种族的熊体力。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