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第三年。今年节假日期间,江西省某高校职工韦玮参观了全国各地十几个博物馆。他发现,现在很多博物馆免费了,硬件设施也很好,“哪怕只是静静地待在里面,自己好像都变得不一样了”。不过,他坦言目前中小城市的博物馆种类比较少,“大家喜欢看的展览通常要到大城市才能看到”。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085人进行的在线调查发现,60.7%的受访者今年去过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其中25.3%的人去过3次以上。 在人们去过的博物馆中,“地方博物馆”成为首选(44.5%),其次是“科技馆”(19.7%),“故宫”排名第三(17.8%),接下来依次还有革命军事博物馆(17.7%)、国家博物馆(16.4%)、名人故居或纪念馆(14.6%)、美术馆(14.1%)、民间特色博物馆(12.2%)等。 受访者中,“80后”占40.5%,“70后”占36.6%,“60后”占12.1%。 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后,博物馆面临巨大挑战 公众去博物馆出于什么目的?调查中,相对比较普遍的意图是接受文化熏陶(56.5%)、接受艺术感染(42.1%)和休闲(36.1%),其他依次还有培养孩子兴趣(33.9%)、爱好(30.1%),凑热闹(22.9%)等。 “现在很多家长认识到博物馆对孩子成长有益。”北京市市民张启平说,他去过北京冰川博物馆,虽然这个馆面积不大,交通也不太便利,但在那里可以看到第四纪冰川时代的地貌、植被、生物环境及人类进化过程,“这样活生生的历史,比书本知识来得更生动直接。” 张启平曾去欧美国家旅游,几乎每到一个国家,导游都会安排参观博物馆。像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虽然门票收费,但是参观者仍络绎不绝。与之相比,他觉得国内的博物馆平时去的人太少了。 调查显示,50.3%的受访者感觉身边平时去博物馆的人较少,26.4%的人感觉“一般”,只有19.3%的人感觉人数“较多”。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春雨指出,其实在发达国家,也只有不到18%的人经常参观博物馆,而且参观群体以中产阶级为主。我国故宫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每天接待观众超过13万人,这是世界上其他博物馆无法做到的。尤其是我国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后,博物馆吸引了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公众,也让博物馆面临巨大挑战。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志愿者王勤怡觉得,现在观众素质有待提升。比如,博物馆里展出一些珍贵的皮毛,一些观众看到“禁止触摸”的牌子却视而不见,自己摸完还抱着小孩儿去摸,这导致一些展品的不正常损坏。如今博物馆极缺乏专业维护人员,上报维修展品需要很长时间。这给博物馆和其他观众造成很大不便。 调查中,60.7%的人认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管理服务没跟上;38.3%的人感叹一些观众素质有待提高;37.0%的人对博物馆藏品腐蚀、安全等问题表示担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