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生态慈善理念助学广告画报评论文苑

搜索

人类跟草呀树木呀没有区别,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生态文化|2017-2-2 11:27

来源:腾讯网|1818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匠人精神”算得上近几年最时髦的词汇之一。从出版到媒体,从音乐到电影,从饮食到时装,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将“匠人精神”挂在嘴边。但在日常生活中,属于每个人的“匠人精神”却仍然罕见。“匠人精神”是什么?缓慢。专注。心甘情愿。不卑不亢。每一个形容,都似乎是中国当下社会的反义词。我们害怕缓慢,我们无法专注,我们心不甘,我们情不愿,我们既自卑,我们又自负。

  在《树之生命木之心》中,我们看到了难能可贵的属于日常的“匠人精神”。这是日本著名作家盐野米松,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的采访笔录,分为天、地、人三卷。书中记录了奈良的法隆寺最后一代专职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传承下来的宫殿木匠的日常、技艺与身体力行的工匠精神。

  我们致敬《树之生命木之心》,致敬在“顺流而下的时代逆流而上”的勇气与专注,缓慢与智慧。

人类跟草呀树木呀没有区别,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安乐寺塔身内侧的木结构

  宫殿木匠的自然观

  宫殿木匠建造宫殿的时候要使用木材,没有木材连我们住的房屋也无法保障,建造寺庙的伽蓝也是一样。从技术上讲,如果不了解树的性质是不可能用好它们的。所以我总是特别强调“宫殿木匠一定要先学会如何对待树”,这是作为工匠必须要掌握的常识。

  但是现在的工匠中真正了解这个的有几个呢?古代工匠们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口诀有 :“营造伽蓝不买木材而是直接买山。” “要按照树的生长方位使用。” “堂塔的木构不按寸法而要按树的癖性构建。”

  这些口诀都是古代天天与木材为伍的工匠们切实的心得,是在告诉我们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他们这些对待大自然的心得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古代工匠们的技术和这些对待材料的态度,如果离开了这些心得怎么可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木匠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大自然中的生命首先要学会感谢。现在的人觉得水、空气、木材这些都是理所当然存在的。如果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我们怎么能只想着就我们自己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呢?天地之间还有草,还有树,还有动物,它们也需要生命。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好好地考虑过?

  如果光想着自己的话,就不会顾及自然界其他的存在了。这个道理,干我们这行的人会透过自己的工作有切身的体会。现在的人看的书很多,又被填鸭式的教育塞满了各种知识, 哪还有时间去认真地考虑人的生命、自然的生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觉得知识不要太多。佛教的道理中说“让世界的万象留存心中,而人心要回归自然”。我经常给人讲这个道理,我不希望听的人把它当耳旁风,或只是表面上应付。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每一个人自己觉悟才行。

  我这一辈子只做了关于古建的事,只知道关于古建的事。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做有损先代的事情。所以我总是在想,我该怎么做才能对得起他们,不辜负他们。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他们留下来的那些口诀, 都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参考。

  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以这些在大自然中生长的树木为对象的,而且还是有着上千年悠久生命的树。用千年的生命之树在大自然的土地上建屋盖瓦,我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在这当中显得非常微不足道。在源源不绝的大自然中,用砍伐下来的树木转换成一座座的建筑,让它们尽可能地保持长久,这里边不需要加入太多自我的意识。这是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的工作怎么可能无视自然呢?

  

人类跟草呀树木呀没有区别,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法隆寺五重塔

  我的话听起来好像很夸张吧?工匠们也是需要有世界观的。面对比自己无限大的自然界,我们需要思考,不能一看到树,马上就换算成价格。这个树才五十年应该便宜, 而这个已经一千年了要贵一些。这是不行的。

  即使是一棵普通的树,它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撒种发芽, 时候到了,它又是怎样与同伴竞争着成长,它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风是否很强,阳光是从哪边照射进来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考虑。然后我们要尊重它生长的环境和已经养成的气质,有效地活用它。否则,即使是再名贵的树,用在建筑上也不可能持久。对它们如果没有这样的关照,那它们这么悠久的生命岂不是毁于我们手中吗?所以我们要考虑在先。

  这个道理在我从农业学校毕业以后,自己开始从事农耕一两年就体会到了。自己种的作物长得不错,倾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栽培它们,而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作物就长得越好,培育作物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们不同的历史

  对待大自然,既没有近路也不能着急。春天播下的稻种只有到了秋天才能收获。我们人类再怎么着急,大自然都不会回应你的,因为在大自然的流程中做不到。再怎么着急,米不可能一下子饱满,树不可能一下子粗壮。

  从前的宫殿木匠在平日里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这一古老的习俗也许是最理想化的。他们平日里自己种粮种菜,过着跟普通人一样的日子。当寺庙里有活计的时候,就全力以赴地去干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这辈子就是这么过来的。我家的后山上栽种了很多橡树,我自己用的工具都靠它们呢,需要做锛子呀刨子这类工具的手柄了,就从后山砍些树回来,放很长时间让它慢慢干燥,然后再用它来做工具。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跟自然密切相关连着的,因此不能忘记自然的存在。

  庙里没有活计的时候,我们就跟一般的百姓一样靠种地养活家人,能吃饱就行。所以即便是寺庙里没有活计我们也是等得起的。因为有土地,吃饭就不是问题。如果我们不这么从容,也投身到挣钱的行列里去的话,就不可能那么踏实地等待了,也不可能有劳逸结合的时候了,自己就会催促自己“快点去挣钱,再快点”。

  现在的人都是这样的吧。各个业种都被分得很细,人们已经忘了自己的生活跟自然的关系,就连木匠也都快不知道树到底是长在哪里,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了。被上司不停地催促着,自己赶着要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如果都是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下,你怎么可能想得到还有自然界这回事呢?

  唉,这个时代啊。要想把工作做得好,做得彻底,就不能忽视大自然的存在。因为我们人类终究离不开自然, 在自然当中,人类跟草呀树木是没什么区别的,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大自然 人类 时代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公益资讯
    公益画报
    公益视角
    环球地理
    公益广告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