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天文生命动物历史地理谜团

搜索

热气球如何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

历史长廊|2020-1-9 21:14

来源:界面|494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热气球如何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从新片《热气球飞行家》说起

加斯顿·蒂桑迪耶(GastonTissandier)的版画作品中呈现了夜空中的热气球,与划过天际的流星并肩飞行 图片来源:Archive.org

在2019年新电影《热气球飞行家》(The Aeronauts)中,一只庞然大物“猛犸号”(The Mammoth)从伦敦伦敦沃克斯豪尔花园缓缓升空,穿越云层,鸟瞰伦敦。

对许多观影者来说,片中令人窒息的壮美景象可能已经见惯不怪了——如今人人都能做一把空中飞人,难免觉得临空俯视的景象没什么好惊讶的。然而在遥远的19世纪,我们头顶那浩瀚的“空气海洋”还有待科学家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热气球如何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从新片《热气球飞行家》说起

《热气球飞行家》电影海报

第一次气球旅行改写了人们的想象。

这部电影由英国导演汤姆·哈伯(Tom Harper)执导,灵感来源于气候科学家詹姆斯·葛莱舍与热气球飞行员亨利·科克斯韦尔的飞行试验。不过在电影中,科克斯韦尔换成了一位虚构的“冒失鬼”气球飞行员艾米莉亚·瑞恩。

1862年,葛莱舍和科克斯韦尔乘着热气球翱翔在海拔11300米的高空上,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出2400多米。在那个没有飞机的年代,他们已经飘到了大气层人类所能及的最高点。

在对于科学史和视觉传播史的长期学习中,我研究了葛莱舍、科克斯韦尔等人的热气球旅行。他们的空中旅程给艺术家、哲学家带来了不少启发,同时也给人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是品味周遭空气的方式,经过他们这一飞,你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第一次热气球飞行

在热气球面世以前,大气层就像是一块白板,人们肆意往上挥写着幻想与恐惧。哲学家凝视着深邃的天空,遐想思忖,天空该是永恒的吧,而中世纪的传说又告诉他们,有一种鸟,其名不详,鸟之大,其翼挥掸之间,鼓鼓生风,可托人于青云之外。

热气球如何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从新片《热气球飞行家》说起

《Astra Castra》中的一副画,描绘了传说中能够驮着人类飞上云天的大鸟

在古人的想象中,大气层有时被视为“死亡工厂”——在这里,传播顽疾、带来死亡的毒蛇阴魂不散。除了这样超自然的恐惧,人们也担心,万一他们飞到了云霄之上,最终会死于缺氧。

1783年,空中旅行成为了现实。法国两兄弟约瑟夫-米歇尔·孟戈菲(Joseph-MichelMontgolfier)和雅克-艾蒂安·孟戈菲(Jacques-étienne Montgolfier)进行了第一次热气球试飞。

早期的热气球飞行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要面临一定的危险。万一热气球失控泄了气,或者没控制好火力着了火,亦或者偏离航向飞向汪洋,飞行员和乘客都难逃一死。也许因为热气球旅行本身固有的危险,脱缰的热气球似乎成了大众娱乐中的一个常客,给那些幸灾乐祸的观众们挠痒痒,逗得人们兴奋不已。但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没有这般看热闹的好心情,他看到热气球升空就惊慌害怕:“这种危险的表演”和公开绞刑无异。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热气球飞行员的技术也变得更加纯熟。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气球旅行的安全度提高了,只要乘客们能掏得出这笔钱,他们就能坐上热气球看一看上面的世界。在葛莱舍的年代,制造一个热气球要花上大约600英镑,相当于今天的9万美元。科学家要是想要来一场飞天之旅,得花上50英镑,用来雇飞行员、租气球,并且要购买足够的燃气来支持这一趟旅行。

天使的视角

最早的一批欧洲人乘上热气球,初衷是为了一时快活,但却能满载而归。他们给大家讲述着全新的视野、与众不同的感官,他们吟诗作赋,表达所见所想,勾画出自己眼中的世界,在凡人中流传。

热气球如何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从新片《热气球飞行家》说起

一块玻璃制的提灯片上展现着法国俯瞰图,标题为《凡尔赛胜景》 图片来源:私人收藏,使用经过允许

这时候的文化中便涌现出一系列相似的主题:梦境、平和、隔绝与孤独的感受。

“我们迷失在一片朦胧的海洋中,放眼望去尽是光洁亮白的象牙与雪花石膏。”热气球旅行家威尔弗里德·冯维丽和加斯顿·蒂桑迪耶在1868年感叹道,此时此刻他们正在一次热气球旅行的归途中。

1838年,长笛演奏家蒙克·梅森在他的一本书中描绘了升上云彩之上的感受:“褪去了所有方向感,剥离了我们习得的、苦苦追求的所有东西。”只要一腾空,飞行者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个念想。“思索这个没有他的世界。”

热气球如何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从新片《热气球飞行家》说起

威尔弗里德·冯维丽和加斯顿·蒂桑迪耶一行旅行家绘制的图景,热气球在梦境版的云海中扶摇直上 图片来源:《空中旅行》

法国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里翁曾经写道:“大气层是一片缥缈的海洋,横亘在整个世界之上;它的波涛冲刷着山峦与河谷,我们生活在这海底,任其流水穿透肌体。”

除此之外,不少文学作品也描绘了热气球上鸟瞰村庄、农场与城市的光景。1852年,社会改革家亨利. 梅修回想起他栖息在云端,用“天使的视角”俯瞰伦敦的情形:“渺小的人类,乍一看就像垫子上的无数黑色针脚,团簇着,如蜂群一样在笨重而琴瑟失调的宫殿与作坊中流动。”

在梅修看来,农场的模样“是我肉眼见过最精致、最惹人欢喜的东西了”。在那里,房屋“就像是孩子玩具箱里掏出的木头摆件,道路恍若车辙”。远处的黄昏如此深邃,“令人难以区分哪里是大地的尽头,天空又在何处相接。”

热气球如何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从新片《热气球飞行家》说起

卡米尔·弗拉马里翁的热气球扫过了法国北部城市枫丹白露上空,此时黑云压城,昭示着一场暴风雨 图片来源:《空中旅行》

新发现的实验室

高空不仅是旅人欣赏如诗如画风景的制高点,更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实验室。对科学家来说,热气球可以算得上是一笔恩惠。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风雨形成的认识尚不明朗,各式各样的学说大行其道。信风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大气又由何种化学成分构成?科学家们争论不休。人们充满好奇,为什么会产生雷电?人类要是再往高处走,身体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对弗拉马里翁这样的科学家来说,研究大气无疑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挑战。他们寄希望于热气球,希望这个新新事物能揭开某些谜团,再不济也能提供一点线索。

英国天文学家、气象学家詹姆斯·葛莱舍也不例外,他在踏上热气球的时候已经颇有名气了。在他的几次旅途中,这位科学家随身携带了精密的仪器,测量不同高度的气温、气压以及空气中的化学成分。他连自己也没放过,每到一个海拔,就记录下自己的脉搏。

1871年,葛莱舍出版了《空中旅行》(Travels in the Air)一书,记录了他的一系列空中实验。他的野心不局限于创作一本同僚之间相互论辩的学术写作,同时也希望大众能从他的多次旅行中有所收获。因此他将干货满满的记录加以润色,行文风格平易近人,书中收录了精致的绘画作品,描绘他旅行所见,配上五彩斑斓的地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转述他细致的观察,在中产阶级读者中间大受欢迎。

葛莱舍的作品还采用了前卫的视觉手法来展现气象学数据,通过版画的形式反映温度与气压在不同高度的变化,叠加在秀美如画的风景上。

热气球如何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从新片《热气球飞行家》说起

从伍尔弗汉普顿到索利哈尔的空中旅行中,詹姆斯·葛莱舍在云海的背景上记录了自己热气球的行进轨迹 图片来源:《空中旅行》

这位科学家还站上讲坛,给人们分享了旅途中的发现,引得观众目不转睛。两年后,他又将法国科学家弗拉马里翁的热气球旅行记录译成英文出版。

葛莱舍一行科学家的旅行改变了人们看待大气层的方式,刷新了过往学界对高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认识。雨露、冰雹与降雪如何形成,雷电背后的作用力是什么,也得到了新的解答。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大气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从此成为了一个可感可剖析的实体。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热气球 大气层 天使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探索资讯
    探索画报
    公益视角
    动物世界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