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配图
新加坡《联合早报》13日刊文指出,日新月异与迅速发展的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地球的生态。人类制造並广泛地运用科技,丰富与便利了生活,可是科技也把人类引进死胡同走入绝境。
文章摘编如下:
日新月异与迅速发展的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科技相对地把地球的体积缩小了,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可是科技也让人察觉到,人对地球复杂的结构与组成一知半解,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疏离失亲。
两地纵使隔着高山峻岭,间着湖川海洋,只要驱动四轮车子,啟动船艇渦轮,发动飞机引擎,近乎随时随地,少则不费半个时刻,多则几个朝夕,都能频密地往来,距离已经不是实际交流来往的障碍。
由古至今,人类以图像文字经年累月,把地球的点点滴滴不分巨细记录在案。不论是日月星辰、夏暑冬寒、高山旷野、奇峰险岭、阔海深洋、奇花异草,百兽千虫、飞鸟游鱼,都可以在电子网络的世界里,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可是我们真的了解与认识养育了人类千万载的地球吗?我们对地球的认知其实是夏虫语冰,否则人类又怎会利用最新又最快的器械,对供给我们生命所需一切的地球,尽情地又丝毫无怜悯地进行切割掏空糟蹋呢?
当我们用先进的科技以开发为名,对地球展开无穷无尽的剥夺的时刻,地球的体温年年升高,垃圾废气充斥陆地河川海洋,雪山冰河静悄悄地溶消,海岸线无声无息地往后退,海洋不停地扩张佔据地表,黄沙大漠逐渐取代绿林辽野,晴雨难预旱涝难料,病毒屡屡变种防不胜防。地球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人似乎变得更脆弱更无助。
在这电子信息发达的年代,纵使相隔千山万水,只要有手机或电脑在手,加上电子网络,不论是片言只语抑或千言万语,声音也好,文字也行,图片影像也无碍,都能通畅无阻地传送给接收人。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不必麻烦信差,更不必费时耗日。往日引颈长盼的鱼雁传情,今时已不复存在,往后也只能在书典中寻到这种经验。
当代人是奇怪的动物,虽然近在咫尺面面相对,却不四目交投地沟通。每个人都低着头,在手机或各型号的电脑上的屏幕指尖轻弹,通过短信、电邮、面簿等电子社交平台,把要说的话与表达的情感,传送给对方。人类会不会“进化”成没有嘴巴的日本吉蒂猫?不论是喜怒哀乐都面无表情,七情六欲不浮现在脸上。
先进的电子资讯平台,让人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都能无须露出庐山面目,也无须以真姓实名,就可把各种各样的讯息、意见、事件,不管是事实还是虚构,撇开好坏是非曲直对错,不理影响有多深多远,更妄论承担责任后果,在弹指间广泛快速地散布到各角落,引发各种争议甚至冲突,制造不安与怀疑。是不是要如道家始祖老子所说“老死不相往来”,才能天下太平,人人相安无事?
地球在浩瀚的宇宙里是十分的渺小,但在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上,人类与蝼蚁一样微不足道。科技不断地把人类带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但人似乎依然无知如故。人类制造並广泛地运用科技,丰富与便利了生活,可是科技也把人类引进死胡同走入绝境。我们是否应摒弃科技,才能返璞归真,回到自然?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