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5月14日体育专电(记者王昀加)西藏登山队队长尼玛次仁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说,业余登山重在体验,重在挑战自我。当山友感受到自己的极限时,就已收获登山的主要意义,不能对登顶过于执著,否则有可能遭遇危险情况。
尼玛次仁告诉记者,他曾在珠峰大本营从事多年联络官工作,耳濡目染山难事故的发生,其中不乏因为过于执著导致遗憾出现的事例,其中一对外国夫妇就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这对夫妇一心攀登珠峰,上到珠峰北坡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时,遇到恶劣天气的阻挠,坚持等待数天,不但体能消耗很大,而且氧气已经用尽。当天气好转后,他们执意向顶峰发起冲刺。
“结果女士走到一半体力不支,手脚严重冻伤,无法行动,在海拔大约8600米的地方坚持了好久。她丈夫心急如焚,找来同队的人帮忙,可在那个高度,救援根本无法进行。最后她丈夫也失踪了,只发现了他的冰镐。”
据他介绍,由于珠峰北坡海拔8500米以上地区地形十分陡峭,因此当攀登者失去行动能力时,别人无法协助下山,而直升机又难以抵达这个“生命禁区”,因此目前这里的救援工作存在空白。
尼玛次仁还谈起中国登山爱好者闫庚华的经历。闫庚华于2000年向珠峰发起挑战,之前一年他刚刚在这里经历失败,一度心灰意冷的他找到赞助后,再次斗志昂扬来到珠峰。当他抵达突击营地时,同样遭遇恶劣天气的袭击,其他队伍纷纷选择下撤,而他没有放弃。
“当时我们通过步话机让他赶紧下来,所有人都在劝他,他死活不肯,后来干脆把步话机关了。我们又通过其他队伍的步话机联系上他,努力劝他,他却说:"你们不用管我!"后来他顶着暴风雪上去了,成为中国业余登顶珠峰第一人,却再也没能下来,”尼玛次仁说。
“登山也能看到人类生命的脆弱。登山最致命的就是脑水肿和肺水肿,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下撤,尽快接受治疗,”尼玛次仁说,“登山是一种体验,是对自己的挑战。你的极限到了,你感受到了,那就行了。不要太执著,挑战的机会以后还会有,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不爱惜。”
尼玛次仁是西藏著名登山运动员,在2003年纪念人类首登珠峰5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中,他两次指挥并带领队员登顶珠峰。此前他先后创办了西藏登山学校和西藏圣山探险公司,并担任登山学校校长至今。经过十多年努力,登山学校培养了200多名高山向导、高山协作、高山厨师等专业人才,而圣山探险公司为这些专业人才提供了就业岗位,并实现了众多山友的“登山梦”。
尼玛次仁说,在亲历这些山难之后,他深感喜马拉雅山脉必须拥有自己的救援体系。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西藏高山救援队于2011年挂牌成立,圣山探险公司在为山友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成了救援行动的主力。2011年,救援队成功营救了两名遇险的西班牙山友。去年,救援队又营救了一名意大利山友。
展望未来,他希望西藏的高山救援体系能够更加完善,拥有包括直升机在内的救援设备。通过科技进步以及救援技术的发展,实现海拔8500米以上地区的有效救援。
责任编辑:语燃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