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背景:9月21日,《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发布显示,2012年捐赠总额较2011年相比下降3.31%,是我国年度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表示,捐赠总额下降的具体原因可以归为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重大自然灾害的减少、“问责风暴”的持续负面影响和盲目捐赠行为的大量减少等。
对于我国慈善捐赠总额的下降,从网上的议论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与郭美美事件有关,对社会捐赠热情有所冲击,打击了人们捐赠积极性,导致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力下降。这毫无疑问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任何单位和个人想隐讳也隐讳不了的。
慈善事业捐助款项当然是多多益善,这样就会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做到有备无患,能够让我们的慈善机构进行及时救助,将苦难降至最小限度,也能让慈善机构的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发挥。从这个角度说,国家的慈善捐赠总额下降确实不是个好事,值得我们深刻反省。我们在正面反思之余,也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我国慈善捐赠总额的下降,也许就会让我们觉得,这里面并非完全是负面效应。
不管捐赠额度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只要所募集的款额能够起到普及人道主义,让社会爱心化作扶危济困的具体行动,这就完成了慈善组织的使命。从这个视角来理解的话,社会捐赠额度的增长与否,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比如,2008年因为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当年慈善捐赠总额就达1070亿,比2012年的817亿元高出许多。而最近两年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捐赠数额有所下降也在情理之中。一方有难众人相助,当灾难解除了也要允许社会爱心休眠、蛰伏。
同时,捐赠额度的下降,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捐赠意识更趋理性。过去,一些地方一旦受灾,一些慈善组织只是倡导捐款捐物,可是什么样的物资才是受灾群众最需要的,却没有人细说,结果就出现盲目的捐赠,使得一些捐赠品难以派上用场,甚至出现一些被捐赠物资积压烂掉的极端事例,这不仅不利于受捐的慈善组织的成长,也不利于新的慈善组织被接纳。如今,随着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善,包括捐赠人和受益人在内的社会公众权利意识的提高,避免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盲目捐赠情况,这不能说不是一个进步。
虽说近两年来,我国的年度捐赠额度有所下降,但是从一些具体数据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让人欣慰的地方。例如,民营企业捐赠总额达到275.06亿元,连续多年捐赠数额占据企业捐赠总量一半以上;民间网络微捐赠无论是在参与人数上,还是在募捐金额上,多家网络捐赠平台的劝募效果皆超过了往年,成为劝募市场上的新兴力量。这也让我们看到,民营企业正发挥社会慈善事业重要能量,公益慈善正在回归民间,民间慈善地位逐步得到提升。
当然,我们换个视角来看慈善捐赠总额的下降,也并不是要掩饰我们的慈善事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矛盾,当我们理性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之时,才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脉络与趋势,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慈善事业是一个停滞了许多年后才重新焕发生机的一个社会事业,与一些慈善事业发达国家相比,在专业化程度与监管上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需要社会更多的呵护与理解。 |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