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国内国际线路视界山岩旅游业界

搜索

户外救援 谁为公共资源买单?

业界动态|2012-4-9 16:31

来源:甘肃日报|1644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事发当日,救援车辆齐聚山下

 

       马牙雪山“驴友”被困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在对几位获救生命感到庆幸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思考:“驴友”被困事件缘何一再发生?救援耗费的巨大公共资源该由谁埋单?怎样才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雪山营救耗费大量公共资源

 

  这应是一次得到掌声的营救为了几位素不相识的“驴友”,300多人、近30个小时冒着生命危险展开雪山大营救。

 

  而事实上,3月27日凌晨,当获救“驴友”毋某被救援人员抬上救护车时,位于雪山脚下的救援指挥现场突然一下子寂静了。“人虽然获救了,但我的心里还是不轻松,这样的营救代价太大了!”在现场,刚刚从雪山营救归来的炭山岭镇的一位干部这样说。

 

  当事件发生时,天祝县组织公安民警、医护人员、武警以及干部群众前往现场,“几乎举全县之力,县上各部门的越野车几乎全部被调了过去”。

 

  两天了,武警武威市支队副支队长刘明脸上的皮肤仍感觉到灼痛。提及此前的营救,刘明有些后怕:“我们每个人都冒着生命危险。”

 

  救援中,由于很多干部群众是首次参加雪山营救,准备不足,很多人的手脚被冻伤。“驴友”被困事件,也牵动了省上领导的心。营救中,省上曾协调兰州军区派直升机救援,后因天气原因取消。

 

  天祝县一位领导说:“生命高于一切,我们为几位"驴友"获得重生感到庆幸,但也为花费如此巨大的公共资源而感到遗憾。”

 

  谁该为耗费的公共资源埋单?

 

  “驴友”被困,政府耗费公共资源营救这样的事近年来在国内各地频繁发生:

 

  2010年12月,复旦几名学生探险被困,营救中,一名救援民警坠崖身亡;

 

  2011年4月4日,17名“驴友”在北京门头沟西龙门山涧野山被困,救援中,公安、消防共出动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动用了警用直升机。

 

  2012年1月16日,几名“驴友”被困贺兰山,宁夏多部门参与营救……

 

  那么,谁该为耗费的巨额公共资源埋单?马牙雪山“驴友”被困事件,使得公众再次将目光聚集到这个话题。

 

  “公共资源不应该成为少数人冒险的"后勤部"。”网友“烟头”留言称,因个人过失行为令公共资源付出如此代价,不应由纳税人埋单,应由被救人支付相应的救援费用或进行惩戒。

 

  网友“铁头萝卜”称,在西方许多国家,进入非公共区域的私人探险活动,动用相应的救援设备或人员,被救者应支付一定的费用。

 

  兰州某户外俱乐部“驴友”老D称,目前,我国公共救援、保险体系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当公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政府进行公共救援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道义。毕竟,个人付费“购买”政府救援服务的制度,在我国缺乏体制基础甚至公众的心理基础。

 

  冒失“驴友”缘何屡屡犯错?

 

  “驴友”被困事件缘何接连发生?记者采访了几位兰州本地的资深“驴友”。“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部分"驴友"对登山运动知识缺乏、经验不足。”兰州“驴友”老H这样说。

 

  马牙雪山“驴友”被困后,甘肃省登山协会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是海拔35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登山之前必须向相关登山协会申报,经批准后才能开展登山活动。此次登山事件由“驴友”自发组织,没有向甘肃省登山协会申报,系违规登山。

 

  天祝县三峡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廖敏春称,每年10月1日至次年5月1日是马牙雪山天池景区闭园期。闭园期间,谢绝游客造访。而此次“驴友”登山,没有向天祝县任何方面告知。

 

  采访中,此次登山的发起人“快乐就好”证实了上述说法。她告诉记者,此前,他们一直通过网络发起登山信息,费用实行“AA制”。前几次,每次参加的人并不多,没想到此次竟然有66人参与,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

 

  “很多人都相互不认识,都是用网名称呼对方。”“快乐就好”这样说。

 

  老H称,正是由于很多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缺乏团队精神,组织比较松散,所以很容易发生突然改变路线、单独行动等户外登山“大忌”。同时,一旦出现意外,很多人怕承担责任,悄然离开。

 

  此次事件中,毋某等人就是因为走捷径,而出现意外。事发后,同行的大部分人连夜返回兰州。

 

  “探险不是冒险。”老H称,近年来,登山运动在国内十分兴盛。在甘肃,距离城市较近的马牙雪山被称为登山者的“黄埔军校”,“只要成功登顶马牙雪山,才有资格称为"驴子"。

 

  “而事实上,很多人以为穿上登山服就能叫做"驴子"。”老H说,登山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户外运动,一般由10至15人组成,队伍中至少有几名专业的登山人员。对于一些没有经验的初学登山者,出发前应该接受红十字会急救员的培训。现在的情况是,本来人数不多的队伍,在出发时突然会多出很多“新人”,这些被业内称为“外挂”或“空降”的人员,往往经验不足。很多时候,有的人把登山探险当成是一次简单的郊游,根本没有抵御野外突发情况的能力。

 

  "驴友"屡次犯错,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他们的行为,犯错成本过低。”甘肃德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成震海称,目前我省尚未制定规范登山等户外运动的法律法规,对“驴友”的过失行为,尚无依据处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个别地方也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登山管理办法,但处罚偏低。国内外众多“驴友”向往的四川四姑娘山,近年来违规登山行为时有发生。2011年11月耗费10余万元救援的四姑娘山登山事件,9名“驴友”只被罚款1500元。

 

  生命诚可贵,“驴友”当自律

 

  “事先申请,不但能够保障自己的安全,还能给国家节约可贵的资源。”甘肃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杨明韬说,如果事先申请,如果出现意外,救援人员可按照申请备案的线路,紧急处置,在最短的时间里锁定意外发生地点,派出救援人员。这样,降低意外损害,也尽可能地降低公共资源的成本。

 

  杨明韬称,目前,由于不申报的登山者众多,甘肃省登山协会无法统计出近年来登山人员数量变化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登山作为一项颇具挑战性的运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户外运动爱好者青睐。“生命诚可贵,"驴友"当自律。”成震海称,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对民间自发组织的户外自助游活动作出专门的规范。由于很多“驴友”通过网络相聚,没有一个责任认定机制,一旦发生意外,很难有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驴友”在探险活动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慎重选择。

 

  成震海呼吁,面对登山运动需求不断增多的趋势,要减少登山事故的发生,一方面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强对登山运动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规登山行为的处罚。

 

       (责任编辑:语燃)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热点新闻
    人文地理
    经典线路
    环球地理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