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猞猁(学名:Lynx pardinus),又叫拟虎猫,也叫南欧猞猁、伊比
利亚猞猁。是
欧洲本土现存最大的猫科
动物,被生物学家认为是世界上数量最少的猫科动物之一,由于其行动诡秘,所以一直不太为人所知。西班牙猞猁在体形上比普通猞猁小(体重只有10-15公斤,只有普通猞猁的一半大),其皮毛上的斑点颜色较深。西班牙猞猁身长在85厘米-110厘米间,它的视力和嗅觉十分发达,可在300米外察觉到猎物。世界自然
保护联合会将西班牙猞猁列为全世界最濒临
灭绝的3种猫科动物之一。
外形特征
伊比利亚猞猁头身长60-100厘米,尾长8-19厘米,肩高40-50厘米,重量5-15公斤,雄兽比雌兽大。
伊比利亚猞猁身上带有像豹的、明显的斑点,毛色浅灰或各种浅棕黄色。伊比利亚猞猁与欧亚猞猁分别不大,但更像短尾猫。脸孔比欧亚猞猁更像猫。尾粗,尾端黑色。耳尖、触须和鬓角各有一束黑色的毛。西部无斑点的种群有可能在近年已经灭绝。
西班牙猞猁与欧亚猞猁在外形非常相似,除了体形较小,体色较浅,斑点较深外,其他几乎没有区别。很多人认为它们只是欧亚猞猁的一个亚种。西班牙猞猁体重一般10~15千克,只有欧亚猞猁的一半大。西班牙猞猁又叫拟虎猫,长着一张猫脸,耳后有一撮黑色长毛,皮毛珍贵,身长在85厘米至110厘米之间。
西班牙猞猁一般捕捉兔类,也吃鹿类、鸭子和鱼。
西班牙猞猁也是独行客,一般在每年的1月繁殖,妊娠期2个月,每产2~3崽。幼崽5个月大的时候断奶,7~10后独立,但通常在它们的母亲产下下一胎前,一直受到母亲的呵护,通常是20个月。雌性一般每两年生产一次。
西班牙猞猁主要在夜间活动。它们是爬树高手,白天在树上睡觉,夜间出来觅食,视力和嗅觉十分发达,可以在300米外察觉到猎物。
所属科目
猫亚科(Felinae):包括现存猫科的绝大多数种类,分布广泛。猫亚科成员一般科均置于猫属Felis,也有人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的属,多数成员为中等体型,又统称为小型猫类,但有些种类如
美洲狮体型较大,美洲狮也是分布跨纬度最多的猫科动物,从北美北部到南美南部都能见到。小型猫类与大型猫类的主要区别不在于体型,而是小型猫类不发出吼叫声。
猫亚科成员无论体型大小,均擅长爬树,其中有些种类是在树上捕猎的高手,如美洲的长尾虎猫,其习性类似一些树栖的灵猫科成员,也有些成员比较常在地面活动,擅长奔跑和跳跃,如
非洲的薮猫,体型颇似小型的
猎豹。猫亚科中人们最熟悉的当属家猫,被人们带到世界各地。家猫的野性强于多数家畜,逃逸后常能野化,这些野化的家猫常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未野化的家猫野可能对小型动物造成一定的威胁。家猫的祖先是野猫,分布于欧洲、非洲、
亚洲中部、南部和西部,我国可见于西北地区。
生活习性
伊比利亚猞猁喜好多样的环境,混杂莓实浆果鹃、乳香黄连木和刺柏等灌木,以及冬青栎和西班牙栓皮栎等乔木的,开阔的草地。主要分布在有植被的山区或短灌木丛林带。
伊比利独居,也独自猎食。在每天光线微弱时捕猎,会偷偷潜行至猎物,或在灌水或岩石后伏下守候数小时,直到猎物只有数步之遥才扑杀。以哺乳动物 (包括啮齿目和食虫目)、鸟类、爬行类和
两栖类为食。穴兔是其主粮,野兔和啮齿目占小宗。雄性每天需要猎食一只兔子,而处于育幼期的雌兽每天需要进食三只兔子。
由于西班牙的穴兔数目下降,它们常被迫攻击幼小的鹿、黇鹿、狍鹿或摩佛伦羊。
赤狐、埃及獴和斑猫都是它们的竞争对手。
它耳上的毛发帮助它辨别声音的来源。没有它们,它的听力会大大减弱。脚边长有长厚的毛,可令它们在雪地中悄悄地行动。西班牙猞猁有着“豹一样的眼睛”,它们通常可以看到75米之外的老鼠,300米之外的兔子,和500米之外的雄狍。
它们,特别是育幼中的雌兽,四处流浪,可远至100公里。视乎猎物的多寡,它们需要10-20平方公里的领地。它们以尿液、粪便或树皮上的爪痕标记它们领地的边界。
一般而言,西班牙猞猁猎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小型爬虫和
两栖动物都是它的食物,野兔则是它们的“主食”,占其食物总量的80%之多。雄性伊比利亚猞猁每天要吃一只野兔。而随着西班牙野兔数量的减少,西班牙猞猁也不得不开始猎食幼鹿、雄狍等其他动物。和西班牙猞猁竞争的对手有红狐狸、山猫等。
它耳朵上的丛毛可以帮助它探测到各种声音源,对听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它爪子上又长又厚的毛则使它能够静悄悄地袭击敌人。
分布范围
西班牙猞猁分布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主要居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多山森林地区,在西班牙的克托.多纳纳(Coto Donana)
国家公园里有较多的数量。
西班牙猞猁的主要
生存威胁来自于栖息地的丧失和猎物的不足,有时在公路上被来往的汽车撞死,或者误入捕兽的陷阱。一种粘液性痘病毒造成欧洲野兔的数量急剧下降,几乎灭绝,这对西班牙猞猁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
生长繁殖
雌西班牙猞猁在繁殖时期会离开自己的领地寻找雄猞猁。怀孕期通常为两个月,产子期在三月至九月之间,以三至四月为生育高峰。一胎通常育有二到三只幼兽 (偶然一只、四或五只),每只重200–250克。小猞猁七至十个月大即可独立,但通常会与母亲在一起直到二十个月大。幼兽的生存率视乎猎物是否充足而定。在野生的环境中,两性一岁就能达至性成熟,但在找没有其他猞猁的领土以前,很少繁殖。曾经有雌猞猁到了五岁,母亲死去后才开始繁殖。在野外最高寿命可达十三年。
保护级别
生存现状
西班牙猞猁遍布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它的分布区却缩小了很多。此前,只在安达卢西亚两处地方发现了伊比利亚猞猁的繁衍迹象。伊比利亚猞猁喜欢形态迥异的栖息地,有着浓密的灌木丛,以及橡树等多种树木。
西班牙猞猁是世界上最受灭绝威胁的猫科,也是欧洲最濒临灭绝的食肉动物。根据世界保育联盟1990年的调查,西班牙猞猁可能会在2011年前绝种。一项2000年的调查发现,西班牙猞猁仅剩400只,到了2005年,这个数字就下降到100只左右。
高度濒危
如果说西班牙猞猁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那就是它的高度濒危性。
世界保育联盟1990年的表明调查,西班牙猞猁可能会在2011年前绝种。2000年的调查发现,西班牙猞猁400只;到了2005年这个数字就下降到100只左右。虽然保护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但当下伊比利亚猞猁一共也只剩下100~200只左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这么几条:
1、西班牙猞猁曾经被当作农业害兽而惨遭屠戮,因此尽管动物学家早在1988年就开展了这一物种的保育工作,但是母兽多于公兽的情况对繁育而言很不乐观,这是因为动物保护机构隔壁的农场主还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肆无忌惮的剥着西班牙猞猁的皮。
2、栖息地的丧失以及非法偷猎,西班牙政府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似乎毫无节制,使得伊比利亚猞猁原本广泛的分布
空间被截成了两块相去甚远的狭小地域,使本来已经危如累卵的物种情况雪上加霜,而且许多不法之徒对漂亮的猫皮情有独钟。
3、由于当地野兔滋生对农业造成巨大伤害,农民们采取了一种有失长远考虑的做法,他们在野兔身上植入了一种粘液性痘病毒,明显症状是泣涕不止最后一命呜呼,吃了病兔的伊比利亚猞猁也随之感染身亡,逃脱一劫的幸运儿也面临饥饿的威胁,因为野兔在伊比利亚猞猁的菜单上占据了80%左右的空间。
4、安达卢西
亚当地政府的一条贯穿CotoDonana国家公园的高速公路是西班牙猞猁的噩梦。这个公园是西班牙猞猁仅存的两个种群之一的所在地,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伊比利亚猞猁命丧车轮,目国际
动物保护组织因为强烈要求关闭该公路已经和西班牙政府打了个头破血流。
总之在
人类的种种“照顾”下,西班牙猞猁的数量在20世纪60~80年代锐减了80%,因此西班牙猞猁已被列入
CITES附录I,在
IUCN的红皮书上成了“极度濒危”级别的猫科动物。如果伊西班牙猞猁真的在不久的将来灭绝,那么它就是近1万年来猫科动物中唯一一个消失了的品种。
猞猁事件
取消修路
西班牙政府已经取消了原计划修建300公里穿越该国平原地带的高速公路的计划。以此保护该国世界
濒危物种之一利比亚猞猁免遭生存威胁。
这条连通古都托莱多和南方城市科尔多瓦的公路原计划直接穿过几个保护区,其中包括夜行性猫最后的生存地莫雷纳山。
环保者估计世界上现存的利比亚猞猁在250倒50只之间,所有这些幸存的猞猁都分布在西班牙中部及南部地区。计划修建的公路将会把它们的生存空间限制在两条高速公路之间。
生态学家认为,这样会使猞猁失去向新区域扩散及增加数量的机会。西班牙环境部门还发现,公路修建还可能威胁到其它一些动物的生存环境,例如白肩雕、利比亚狼和黑鹤。
现新种群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称,西班牙权威部门公布发现一个伊比利亚猞猁新种群,这为全球最濒危的猫科动物燃起了新的希望。
这种伊比利亚猞猁新种群是在先前未调查过的西班牙中部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地区发现的。据权威部门称,尚不清楚该猞猁种群的确切数量和分布位置,但他们认为该种群由成年猞猁和幼仔组成。在该种群准确分布区查明之前,保护学家也不能肯定该种群与在西班牙南部安度阿尔发现的较大且较稳定的猞猁种群的起源是否相同。
“这次发现让我们感到兴奋和惊喜。”WWF-西班牙物种项目负责人路易斯·苏瑞兹说,“然而,要拯救伊比利亚猞猁于灭绝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之前的一次全面调查显示,在西班牙南部有两个独立的伊比利亚猞猁繁育种群,共计有100头左右的成年个体。该种群的发现,使伊比利亚猞猁的成年个体增加到了110多头。伊比利亚猞猁面临很多威胁——食物缺乏,汽车和卡车导致的意外
死亡,以及新的建筑工程对其生境造成的破坏等。
“欧盟(EU)自然2000项目”是全欧洲保护力度最大的项目,WWF呼吁“自然2000”保护猞猁的所有生境。但申请了多年,也没有得到批准。“我们希望,此次发现能在西班牙复兴拯救全球最濒危猫科动物的行动。”苏瑞兹说,“如果欧洲不能对欧洲的‘
老虎’采取保护行动,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会为此感到羞愧。”
保护基地
保罗·菲拉若斯是西班牙一名专门研究伊比利亚猞猁的
生态专家。他说正因为西班牙猞猁的基因和生态多样性特征,所以它才成为了首要的动物保护对象。“如果西班牙猞猁真的在不久的将来灭绝。那么它就是近1万年来猫科动物中惟一一个消失了的品种。”他略显遗憾地表示。和安达卢西亚地区已经发现的伊比利亚猞猁相比,卡斯提尔—拉曼查地区发现的西班牙猞猁显得更为与世隔绝,它们的基因和此前发现的品种也有些不同。
苏瑞兹认为,这样的基因多样对西班牙猞猁种群的维护与扩大很有好处。但是,栖息地处偏远地区也会导致问题,因为种群相对比较与世隔绝,所以它们与其他物种之间的杂交就不那么多,这样它们在种群内繁衍也相应更多。而本种群间的生育越多,下一代也相对更加脆弱,它们很有可能有着出生缺陷,抗疾病能力更弱。“如果它们体内有着其他种群的基因特征,则更能帮助它们幸存下来。”苏瑞兹说,而这就需要研究者帮助它们和不同种群之间进行杂交,增强伊比利亚猞猁的基因多样性。菲拉若斯则对这个发现持很谨慎的态度。
他警告说:卡斯提尔—拉曼查地区发现的西班牙猞猁有可能只是生活在安达卢西亚地区最大的西班牙猞猁种群andujar的一个延伸。他还说,很有可能一些andujar种群个体从安达卢西亚地区来到了卡斯提尔—拉曼查,并在那儿定居下来,繁衍后代。不过,保罗·菲拉若斯还提到,即使这样,从保护的意义而言这也是值得高兴的,但如果伊比利亚猞猁有着更多元的交配的话则更佳。一直以来,保育专家们一直希望安达卢西亚当地政府能关闭一条贯穿donana国家公园的高速公路。这个公园是伊比利亚猞猁种群的
家园,而每年都有好几只西班牙猞猁在公路上被撞死。
此外,西班牙猞猁的首要猎物兔子也因为
狩猎和疾病的原因,在过去50年间减少了80%。大坝建设和农业发展也同样是威胁其生存的敌人。不过,这样的建议一直都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也许卡斯提尔—拉曼查自治区会成为更容易保护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