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哺乳纲 > 白鳍豚

白鳍豚

时间:2013-10-7 17:26|查看:7161|评论:0|字体: 繁体

白鳍豚

 

白鳍豚

 
白鳍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亦称白鱀鲸、白鱀、白旗、白鳍、白夹、江马、青鱀、扬子江豚及长江豚等,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这是白鱀豚科中唯一的独特物种,至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

它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为中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缩写IUCN)列为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同时还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以及《美国国家濒危物种法》。在2006年11至12月维持六周的野外调查失败后,这物种被认为很可能已经灭绝,就算是还有任何个体仍然生存,其数量也很难维持并延续物种族群。2007年8月29日,安徽铜陵市有白鳍豚目击报告。

命名

白鱀豚最早被人们记载于秦汉时期的辞书《尔雅》中,把这种动物定名“鱀”。

——鱀,是鱁。

这是因为当时对鲸类等水中哺乳动物认识不多,所以错误地把这鱀归为鱼类,造字时使用了“鱼”字旁。长江沿岸的渔民百姓们则将其称为“江猪”。估计在中国曾经有5000头之多,有长江女神、“长江美人鱼”的美称。晋人郭璞又在《尔雅注》中添注了更为详细的有关白鱀豚生活习性与形态特征的注释,并且第一次正确地把鱀分出鱼类:

——鱀,属也,体似鲟,尾如鱼。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长丈余。江中多有之。

北宋孔武仲作有《江豚诗》。诗中的“白鱀”就是白鱀豚,并指出它与江豚不是同一物种:

黑者江豚,白者白鱀。状异名殊,同宅大水,渊有大鱼,掠以肥已。

此外,在中国的安徽称之为青鱀,江苏称之为白夹、江马,长江中下游的渔民一般都称之为白鱀,用以指称它的肤色比江豚浅。

1914年美国的青年冒险家霍依(Charles M. Hoy)在中国的洞庭湖地区收集到了一个白鱀豚标本,但是当时他对这物种并不熟悉,所以拿着标本询问了当地的渔民,结果他根据当地的湘鄂口音,在标本上写注为“Pei Chi”(“白旗”)。这个标本带回到美国后,引起了时任美国史密斯研究院学者小格里特·S·米勒(Gerrit S. Miller Jr.)的兴趣。米勒依那白鱀豚标本为基础,从形态学、解剖学,以及其骨骼、牙齿位置等方面作了综合且详细的研究。米勒并进一步地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采到的亚河豚标本进行了骨骼比较。

1918年,米勒把他的研究总结发表在史密斯研究院的系列杂志中,研究论文题名为《来自中国的一个淡水豚新种》,确认白鱀豚是独特的动物新种,定下了拉丁语学名:“Lipotes vexillifer”。米勒并将白鱀豚的英文名称定为“Chinese river dolphin”(直译为“中国江豚”)。

中国出版的《辞海》中“鱀”字就是指白鱀豚,但由于“鱀”字在一般的字典中没有被收录所以人们平常几乎没有使用。1955年出版的《脊椎动物名称》称之为白鳍豚,但白鱀豚的鳍并非白色而是青灰色,称为白鳍豚容易发生误解,且这个名字以前也并没有使用过。1970年代末,研究白鱀豚的生物学家提出应该根据使用广泛的名称,称为白暨豚。1980年代末期以后,研究论文大多对白鱀豚的名称做了改正。

分类

对于白鱀豚的科学分类一直存在某些争议,主要是在白鱀豚属于哪个科上意见不一致。例如《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将它归为白鱀豚科( Lipotidae),而ITIS则将它归为亚河豚科(Iniidae)。

1918年米勒在比较了白鱀豚和亚河豚的骨骼后,认为二者是近亲,将白鱀豚归入了亚河豚科。大多数生物学家也支持他的这个结论。1979年中国生物学家周开亚等人在比较了白鱀豚和其他淡水豚类的骨骼后,否定了米勒的结论,并建立了白鱀豚科,并得到了其他一些学者的认可。但是Barnes对弗西豚科的化石与白鱀豚进行对比后认为白鱀豚应该属于弗西豚科的亚科Lipotinae。而Heyning在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后,把白鱀豚作为了亚河豚科下的一个属。而DNA序列的测定结果则表明,亚河豚、弗西豚和白鱀豚各属于不同的科。
 

白鳍豚与人类体型的对比

 
人类体型的对比
 
生理构造

外部型态

白鱀豚身体大致呈流线型,躯干部分为纺锤状。成年白鱀豚体长大约1.4至2.5米,体重则大约135至230公斤。雄性体型略小于雌性。至2006年为止,已发现的雌性最大体长为2.53米,最大体重为237公斤;而已发现的最大的雄性体长为2.16米,最大体重125公斤。

白鱀豚的皮肤光滑且富有弹性,作用与竞赛式泳衣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分为两叉,扁平宽阔且与水面平行,上下摆动时可以推动身躯前进。而两侧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中部长出的背鳍则是一个低矮的等腰三角形。

四个鳍给白鱀豚提供了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加上光滑有弹性的皮肤,以及流线型的身躯,白鱀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速度可达时速80公里。不过它的游速顺流一般只有7.5-9.7千米,逆流2.7-4.9千米,这是白鱀豚体内生物能量所能保持的最佳游速。

体色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上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当由水面下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这种使其他动物难以辨认的体色称为反荫蔽保护色,使得白鱀豚在接近敌害或猎物时能够不被察觉。

牙齿构造与呼吸孔

白鱀豚吻突狭长,呈喙状,伸向前方约30厘米左右。其牙齿为圆锥状,缜密排布于上下几乎等长的颔的两侧。每侧分别各有牙齿31至36颗,总共约有130多颗同型齿。

白鱀豚的呼吸孔(或称“鼻孔”)位于头顶的左上方,呈小而长的圆形,孔缘有活瓣,可以自由开闭。出水时鼻孔开启,换气后便闭紧潜水。日常活动方式为潜水游泳和出水呼吸的交替进行,通常会每隔10至30秒突出水面换气一次,在换气过程中会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在受到惊吓或感觉有危险的特殊情况下,白鱀豚可在水下保持200多秒不进行呼吸。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为109-150次/小时。

感官与发声构造

白鱀豚的眼睛位于嘴角的后上方,小似绿豆。因为白鱀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它的视觉退化严重。外耳已经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针眼并且闭塞不通。虽然白鱀豚的耳孔小,但是它的听觉却十分灵敏。

白鱀豚的前额呈圆形,向前隆起。形状与照相机中聚焦的透镜相似,被称为“额隆”,是白鱀豚发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白鱀豚的上呼吸道有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此外上呼吸道另外有三对独特的气囊,可能是它的发声部位。

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鱀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时常发出的声音可归为两类:一类是“滴答”声,频率为8至160千赫,起着探测目标的作用。另一类是哨叫声,频率稳定于6千赫,是白鱀豚之间的通讯联络信号。这种信号具有良好的绕射传导能力,适应于泥沙较多的长江水域。

白鱀豚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并接收信号的回声定位方式来识别物体。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地等待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物体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波长越宽物体越大,信号越强物体越近。这时它又会发出新的一对信号,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回声愈来愈密麻说明物体在靠近,愈来愈疏稀说明物体在远移。白鱀豚就这样用它独特的声纳系统,在污浊的江水中捕捉食物。

大脑活动

白鱀豚的大脑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重的0.5%。平均一只重95公斤的雄性白鱀豚,大脑重470公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鱀豚比黑猩猩或长臂猿还要聪明。

哺乳动物大脑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睡眠状态,才可以在觉醒后正常地运作。鲸目的水生动物,包含白鱀豚在内,有着独特的大脑系统,可以使大脑的一半休息,另一半醒觉。成熟的白鱀豚的大脑每天有7至8小时(近似成人睡觉习惯)属于半睡半醒状态,其余时间全脑觉醒。半睡半醒状态下,白鱀豚会保持时速1至5公里的度在水面漂浮。白鱀豚跟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能够做梦,而特点是它们的大脑能够大脑一半觉醒一半做梦。

白鱀豚作为哺乳动物,与人类一样需要给身体中的血液不停地供给氧气。在水中生活的鲸目水生不如同陆地哺乳动物可以由小脑控制不自主呼吸,它们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脑反应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时必须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如果某鲸目动物受惊吓而伤害等原因而失去了知觉,那么便会沉到水底。在豚体血液内所剩氧气使用完毕后,就会进入脑死状态。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鱀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栖息环境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

白暨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暨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生活习性

白鱀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会远离船只,人类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较为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鱀豚生活习性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鱀豚一般为群居,但群居特性远不及与其同属鲸目的海豚明显,单个种群数量一般在3至4头左右,多可达9至16头,但也经常发现个别白鱀豚单独行动。群居的白暨豚一般有一只成年或老年的大个体豚引路,中间是幼豚,后面是青壮年豚。白鱀豚经常活动于河流交汇处,尤其喜欢在河流冲积的浅滩区活动,常见其与江豚一起嬉戏。同其他江豚一样,白鱀豚一般主要在白天活动,尤其以清晨和午后最为活跃,经常是几只白鱀豚排成一线,在浅水中以每隔10秒至30秒的间隔频频出水换气,急速前进,最快可达每小时80千米。其他时间里,白鱀豚相对安静,一般常在深水中缓慢游动,换气的时间间隔也随之变长,最长可达200秒。在夜间,白鱀豚经常栖息于深水的漩涡中休息,有时会持续在同一地点长达5至6小时。

白鱀豚是食肉动物,可捕食长江中下流域中的多种淡水鱼类,但一般以体长不超过6.5厘米的小鱼为主,主要对象为草鱼、青鱼、鳙鱼和鲢鱼。群居的白暨豚集体捕食。它用它的牙齿将小鱼的头部狠狠地咬住于颔侧,然后再囫囵吞下,直接吞食,并不咀嚼。食量很大,日摄食量可占总体重的10%至12%。
 

长江中下游卫星图,图中显示了白鱀豚的栖息区域

 

长江中下游卫星图,图中显示了白鱀豚的栖息区域

 
分布范围

白鱀豚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从三峡地区的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

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今天的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的人口,相当于全世界5%,他们的江畔活动形成了白鱀豚数量下降的第一大原因。20世纪人们所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有92%都是来自人为缘故所造成的死亡。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湖区已经绝迹。在长江江水中分布范围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坝下游170千米处的荆州附近。其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踪迹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观测中,在南京下游临近的江阴以下就从未再有发现。

2000年至2004年的几次观测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长江流域洞庭湖至铜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铜陵段、鄱阳湖段和洪湖段3个区域。最后一次得到证实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2004年8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

2007年8月19日,铜陵一市民在长江岸边目击到一头神秘动物并摄下录像,据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研究所专家判定为白鱀豚,但是这一发现没有改变科学界对白鱀豚可能已经灭绝的断定。

白鳍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现有数量稀少,20年前的估计只有300头左右,当时就已面临灭绝的危险。

繁殖方式

白鱀豚6岁左右性成熟,母豚一般2年一次怀胎,孕期约10个月,每胎一仔,也有二仔的。幼豚靠母豚带游,有时倚在母豚的鳍翅上戏水,有时钻到母腹吮吸乳汁,活泼有趣。成年白鱀豚雌性比雄性大,雌性身长可达2.5米以上,重达170公斤左右;雄性长达2.2米以上,重达125公斤左右。白鱀豚喜群居,通常两三头以上一起出没,幼豚游在中间,大而壮的豚在前后左右相伴,如同长辈呵护着子女,一家几口和谐相处,尽享天伦之乐。白鱀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鱀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白鳍豚(及所有海豚)在幼豚出生后会用头把小海豚顶出水面让小海豚呼吸,以免小海豚窒息。

成年白鳍豚每年有两次发情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怀孕期10~11个月,每次产1仔,偶有两仔。白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鳍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白鳍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每年的冬末春初是白鳍豚的交配期,母豚妊娠期长达1年左右,因此产仔大多在来年的春季。出生后的小白鳍豚靠母亲的乳汁喂养,直到五六岁才算成熟。

人工饲养

1981年12月7日,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渔民于长江谏壁流域用滚钩捕捉到了一头雄性白鱀豚,用干运方式运到了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总所的养殖试验场内未经过滤的露天水池中进行人工饲养,称作“江江”。1982年4月16日因重伤不治死去了,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生存了129日。“淇淇”是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一头白鱀豚,它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之后一直被饲养在武汉的中科院水生动物所,直到2002年7月14日死亡。他为白鱀豚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人工饲养的白鱀豚

昵称 饲养期限 人工饲养下的存活时间 体长(米) 体重(千克) 性别 饲养单位 养殖环境

淇淇 1980年1月12日至2002年7月14日 22.5年 1.43 36.5 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户外和室内;没有水过滤设施

苏苏 1981年3月3日至1981年3月20日 17天 1.82 55.0 雌 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室内;没有水过滤设施

容容 1981年4月22日至1982年2月3日 228天 1.51 59.3 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户外和室内;没有水过滤设施

江江 1981年12月7日至1982年4月16日 129天 1.74 66.6 雄 南京水产研究所 户外和室内;没有水过滤设施

连连 1986年3月31日至1986年6月14日 76天 2.03 100.0 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户外和室内;没有水过滤设施

珍珍 1986年3月31日至1988年9月27日 2.5年 1.52 59.0 雌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户外和室内;没有水过滤设施

种群现状

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白暨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中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已灭绝生物名录》中,已经被联合国自然基金会及美国探索频道列为2000年~2009年,近年十大灭绝物种 (其余9种分别为:西非黑犀牛金蟾蜍、夏威夷乌鸦、塞舌尔蜗牛、圣赫勒拿岛红杉、毛岛蜜雀、弯角大羚羊、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伍德苏铁)。

保护状况

1978年,中国科学院建立淡水海豚研究中心,作为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其中一部门,执行白鱀豚的相关研究。1992年,白鱀豚成为中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吉祥物,白鱀豚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至1993年,中国在湖北洪湖市新滩口到螺山江段建立了新螺江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在石首市建立了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实行原地保护;在安徽铜陵建立了白暨豚养护场,进行人工饲养繁殖。1996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但是在2006年12月13日,白鱀豚专家们宣布白鱀豚可能已经灭绝,即使还有少数个体存在,个体数目也不足以维持族群的繁衍。

数量急降年表

白鱀豚的数量在1984年以前约有400头,但是到了1995年已经不到100头。

白鱀豚目前现存数量很难估计,但一般认为目前已经绝灭,或仅有数只个体存活,白鱀豚已成鲸目动物最濒危的动物。

1970年代: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列为“数据缺乏(DD)”状态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保护单位将白鱀豚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鱀豚乃违法

1984年:白鱀豚的保护工作被中国各大报刊刊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重视,得到了“水中珍兽”的美称

1986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300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改为“濒危(EN)”状态

1989年12月10日:葛洲坝全面竣工

1990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200头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开始施工

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白鱀豚物种提升为“极危(CR)”状态

1997年:年度考察中发现23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50头

1998年:年度考察中所发现的数量只剩7头,宏观估计总数不及15头

2002年7月14日:淇淇,人工饲养下的最后一头白鱀豚,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中去世,提取并保存其脱氧核糖核酸(DNA)后,将它的身体做成了标本

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开始下闸蓄水

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了一头因搁浅而死亡的白鱀豚,这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2006年12月4日:为时六周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束,没有发现任何白鱀豚

2006年12月13日:参与2006年度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的白鱀豚专家们宣布白鱀豚物种可能已经灭绝,即使还有少数个体存在,也不能保持种群成功地繁衍。中国学者曾提出根据惯例,要在野外50年未观测到活体才能宣布为灭绝,并且强调在当前情况下不宜宣布白鱀豚为灭绝物种。对此,参与此次行动的学者以及国外部分学者表示非常遗憾,甚至表示无法理解。如果在该物种的保护上,中国相关机构和学者也能如此认真并且投入更多,那么实际上是很有可能挽救这一濒危物种的。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可能绝灭(已灭绝)

历史溯源

根据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化石考证,白鳍豚在第三纪中新世上新世就已经出现在长江流域。1981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广西桂平发现了一块下颌骨化石片段。这件下颌骨化石属于一种古老的白鱀豚,称为原白鱀豚。化石记录着原白鱀豚在大约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与现今的白鱀豚相比变化不大。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进化缓慢,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存竞争或环境变化较少的缘故,从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状,因此被称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如果不是近50多年人类活动和开发对它们世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构成了严重破坏,它是不会面临着绝种危机的。

2011年7月6日 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了3只疑似白鳍豚,出现在长江江面。

2011年8月21日 在长江洪湖段发现一疑似白鳍豚的动物。中科院水生所调查由于缺少图片证据,监测也没有进展,同样没办法确认。得到消息后,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但没有结果。

根据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化石考证,白鱀豚在第三纪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经出现在长江流域。1981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广西桂平发现了一块下颌骨化石片段。这件下颌骨化石属于一种古老的白鱀豚,称为原白鱀豚。化石记录着原白鱀豚在大约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与现今的白鱀豚相比变化不大。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进化缓慢,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存竞争或环境变化较少的缘故,从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状,因此被称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态变迁,它是不会灭绝的。

9生理结构白鳍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8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15千米的游速。

白鳍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所以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鳍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鳍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鳍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它又会在收到回声后的不久发出新的一对声音,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白鳍豚就是这样如人造声纳般的做回声定位。用这独特的声纳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鳍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 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鳍豚比黑猩猩或长臂猿还要聪明。可惜,中华白鳍豚不能与大熊猫相比,由于它是水生物,不能被人常常看到,感叹它的可爱。也不能作为礼物送给友邦国家。不少研究者曾遗憾。

哺乳动物大脑需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进入睡眠状态,才可以在觉醒后正常地运作。鲸目的水生动物,包含白鳍豚在内,有着独特的大脑系统,可以使大脑的一半休息,另一半醒觉。成熟的白鳍豚的大脑每天有7~8小时(近似成人睡觉习惯)属于半睡半醒状态,其余时间全脑觉醒。半睡半醒状态下,白鳍豚会保持时速1~5公里的度在水面漂浮。白鳍豚跟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能够做梦,而特点是它们的大脑能够一半觉醒一半做梦。

白鳍豚作为哺乳动物,与人类一样需要给身体中的血液不停地供给氧气。在水中生活的鲸目水生不如同陆地哺乳动物可以由小脑控制不自主呼吸,它们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脑反应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时必须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如果某鲸目动物受惊吓而伤害等原因而失去了知觉,那么便会沉到水底。在豚体血液内所剩氧气使用完毕后,就会进入脑死状态。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鳍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灭绝原因

人为因素

人类对其食物鱼虾进行过度捕捞,致使白鳍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给,常饥肠辘辘。

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使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

人类在长江附近化工厂和医药工厂的开发,使得长江受到严重污染

如今的长江成为了非常繁忙的运输水道,很多白鳍豚被船只的螺旋桨打死打伤

内在因素

繁殖率低,生长较慢。

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种群数量下降极快。据报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来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3年为130余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进入2000年的时候,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二三十头了,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1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列《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30年前,长江约有1000多头白鳍豚,由于江水污染严重,航运繁忙,1986年,白鳍豚仅剩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2000年,白鳍豚仅发现了20头。这些惊人的数字,证明这可爱的生灵,正以倒计时向我们做最后诀别。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鳍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鳍豚死去。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

1979年:中国宣布白鳍豚为濒危物种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鳍豚乃违法

1986年:剩余300头

1990年:剩余200头

1997年:少于50头(发现23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鳍豚尸体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鳍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鳍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此次考察的结果则是0。
 
2006年:发现了0头

2007年: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疑似白鳍豚的动物,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2011年:7月6日 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了3只白鳍豚,出现在长江江面。

抢救记事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鳍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鳍豚的科学研究。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鳍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80年:湖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鳍豚的布告》。

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鳍豚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同年,中国银行行长陈慕华为白鳍豚捐款50万美元。再同年,珍珍被捕获养殖。

1988年:9月27日,珍珍去世。

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并批准建立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

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鳍豚国际会议。

1995年:一头白鳍豚被捕获,次年触网去世。

1996年:2月,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鳍豚紧急会议,商讨保护对策。12月25日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1997年: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专家及来自北大、人大的部分大学生倡议1997年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白鳍豚年。

1997年:8月,“长江瑰宝白鳍豚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

2000年:4月,在北京开通了“爱白鳍”网站。

2000年:9月,武汉耗资60万元举办“拯救白鳍豚”科普展,原计划接待20~30万人,最终参观人数为1671人,被迫提前撤展。

200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大会上提出了加紧保护白鳍豚的提案。

2002年:7月14日,淇淇去世。

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

2006年:在中国进行的彻底调查未发现一条白鳍豚的踪影,科学家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是否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2007年:8月8日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功能性灭绝标签。

2010年:1月12日是淇淇入住武汉白鳍豚馆30周年的日子,馆内没有任何纪念、悼念、思念活动,只有一个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淇淇标本。

2010年: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告说,根据当地渔民的回忆,即便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致命性下降之后,他们依然能够在中国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发现白鳍豚的踪迹。

生物保护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查,长江中的白暨豚总头数已下降到200头以下,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暨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997年11月4日~10日,由农业部组织,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6省、市的200多名科研、渔政工作者,分别在上起湖北枝城、下至上海长江口,全长1600多千米的长江干流上,实施了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长江中下游调查白暨豚行动计划”。经过7天的辛勤观测表明,白暨豚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已不到100头。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内,已难以见到白暨豚的身影。十多年的时间里,白暨豚的数量锐减近100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专家们分析,使白暨豚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迅速减少,使白暨豚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愈来愈匮乏。

当前的情况告诉人们,不论三峡工程何时建成,大家必须紧急行动起来,采取综合措施,抢救白暨豚。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对白暨豚越冬极为有利,搁浅死亡可望避免;加强管理,渔业活动引起的意外死亡可大大减少;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暨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有所增加,应抓紧研究白暨豚追逐轮船螺旋桨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保护白暨豚,最好的对策是建立管理严格、设备先进的自然保护区。

长江新螺江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已由农业部批准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滩口江段,全长135千米,该区江面开阔,河道曲折,水深约25米,流速约每秒0.3~0.8米,浅滩、江心洲星罗棋布,是白暨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该区上游紧接洞庭湖出口,并有洪湖、黄盖湖、西凉湖、武湖、陆水水库等汇入,沿岸有护岸矶、三毛矶、赤壁矶等突出于江中的矶头,控制着水流的流向和流态。

上述这些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使保护区内形成较多深槽和大回水区,是白暨豚的理想生存环境。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

为保护对象提供较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避免人为干扰,保护珍稀物种生息繁衍;

坚决取缔有害渔具,在保护区和保护区以外的一定范围内禁止捕捞作业,查处并纠正机动船舶违章航行、违章排放“三废”等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

抢救受伤、误捕、搁浅的珍稀水生动物;

定期观察、记录保护区内珍稀水生动物的活动规律,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等;

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使保护珍稀物种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研究珍稀水生动物,尤其为繁殖生物学研究建立实验基地。

相关故事

白鳍豚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数量极为稀少,濒临绝迹。白鳍豚形态漂亮,被誉为“长江女神”。它是中国最为濒危的动物,也是世界上几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从某种程度说,白鳍豚比大熊猫还要珍贵。

“淇淇”是“女神”中的一个,1980年1月11日从洞庭湖口被渔民捕到,送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成为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1986年捕获一只雌性白鳍豚,取名珍珍,准备与琪琪完婚,然而还没等珍珍性成熟,1988年,它就患急病死了。2006年,最早研究白鳍豚的陈佩薰老人才无奈的披露了珍珍可能的死因之一:池塘西面的遮阳篷质量不好,大风天会有铁屑、木片等杂物落入池中。由于没有其它的池塘转移白鳍豚,一直没有修缮。珍珍死后,人们在它的胃里找到了700克的铁屑玻璃和石子。

1995年,人们又在长江中捕到了一只雌豚,暂时安置在石首天鹅洲的长江故道里。可没想到它在第二年的一次洪水中触网而死。

1999年底,一只长两米的白鳍豚在上海崇明岛搁浅,但由于当地渔民不知道它就是“水中大熊猫”,竟置之不理,最终导致白鳍豚饿死。

2002年7月14日早晨,淇淇侧着身子躺在水底台阶边,在度过了22年半的人工饲养的日子后,安然又孤独的死去。

1997年10月,一位10岁的贵阳人从《中国青年报》上认识“淇淇”后,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贵阳人化名为“爱淇”,自1997年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成立后,每月坚持给“淇淇”寄10元自己省下的零花钱,从未间断,直到2002年7月“淇淇”悄然去世,而当月10日,“爱淇”给“淇淇”的汇款钱,成了人类给“淇淇”最后的礼物。

“爱淇”一直不允许媒体透露他的真实姓名,他说:“爱”是自然的,谁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爱,他无意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报上宣传后去影响别人,这样也许爱才更真实、更永恒的。

在中国长江污浊的泥水中、烟雾笼罩的江面上,再加上长江较快的水速,人们乘船寻找白鱀豚的踪影都还需要很大耐心,中科院水生所想定位活捕雌性白鱀豚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较落后的科研设备来说是难上加难。1985年10月中旬还请来了西德杜伊斯堡动物学院院长格瓦尔特博士,在八百多水里洞庭湖附近的长江流域乘船用测听白鱀豚的声纳设备做寻捕工作,但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格瓦尔特博士当时还断言在没有更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前,要想在长江活捕白鱀豚是不可能的。不过,5个月后,1986年3月31日,当时洪湖籍渔民出身的中科院水生所长江白鱀豚考察队副队长万恩权与他带领的由当地渔民组成的长江白鱀豚考察队队员们在中科院水生所高级工程师华元渝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荆州观音洲的长江流域江面上成功地用定点围网的方式成功地捕捉到了一对白鱀豚,一雌一雄。这两头白鱀豚用同样的干运方式迁运至中科院水生所内的室外水池中,作为它们暂时的家。一开始并没有把它们放进白公馆是怕淇淇一时不适应,因为淇淇被捕时年仅两岁,而在白公馆被人工饲养了六年从未“见”(用声纳探听)过另一头白鱀豚。

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员随后给它们作了测定,并起了名字。雌的称叫“珍珍”,雄的称叫“连连”,并发现连连是珍珍的父豚。珍珍和连连被搬进中科院水生所后一时不习惯人工饲养的环境,进行了绝食。其中院中的工作者不久便发现珍珍出水呼吸有困难,甚至有几天,它已经没有力气游出水面呼吸了。连连尽管自己也在绝食,却还是用尽力气把珍珍的头托出水面,让它呼吸,以防被憋死。情景感动了院中的科学家们。他们便开始在白公馆扩建一池,供珍珍、连连父女两豚居住。

1986年6月14日连连还没有搬进白公馆的新水池就不幸去世了。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仅仅活存了76天。珍珍为它过世的父亲尤其伤悲。搬进了白公馆内新修成的水池后便开始断断续续地绝食。中科院的专家们用人工灌喂特制的鱼浆来维持珍珍的健康。新修建的水池与淇淇的水池由一面水泥墙隔离,这是因为一开始怕淇淇会不适应珍珍侵犯它的住所。但是在修建珍珍的水池时,中间留了一个足够一头白鱀豚宽长的水渠道。珍珍或淇淇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游进另一只白鱀豚的水池。珍珍搬进白公馆的一星期后,发现常常在那条水渠道的开口处游来游去。淇淇也是颇具好奇地在水渠道的另一开口处环绕着。一天,专家们把水听仪器置入水渠道的中间,结果听到了豚与豚之间交流的6千赫啸叫声。又过了几日,专家们发现珍珍游进了淇淇的水池,淇淇显得有些害怕,躲在一角环绕。这样持续了一星期,珍珍与淇淇逐渐地熟悉起来了。只是当时珍珍在被捕捉时还未性成熟,所以没能怀孕,不过专家们发现珍珍自从进入淇淇的水池中居住后,性特征开始出现了。淇淇与珍珍在次年的发情期,常做过性交,但因珍珍终究未能达到性成熟,所以一直没有怀孕。1988年9月27日珍珍突然急病发作,不幸死亡。人工饲养了2.5年,它是继淇淇后在人工饲养的迁位保护环境下生存最久的一头白暨豚。

1995年底,在湖北省长江石首流域捕捉到了一雌性白暨豚。专家们还没有来得及把它运至白公馆让它与“淇淇”配对,还临时放养于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里的雌豚,不幸在次年夏天的大洪水中触网遇难。

1999年初,当地的民工在上海市长江口崇明岛西部的海滩上发现了被搁浅的一头体长2米多、体重100多公斤的雌豚。因为那些民工当时不知道这就是中国珍稀的“水中大熊猫”白暨豚,所以致使它身陷池塘长达七日。最终通知了有关部门。第十日,专家们赶到了现场,但因它已七日绝食而导致心力衰竭,用干运的方法刚刚运抵至上海,便不治身亡。

水生学家们为淇淇寻找配偶捕到的三只雌兽,均在能够与淇淇在白公馆交配前去世,这三次失败,可以说是砸定了白暨豚人工繁殖工作的最终失败。已经性成熟的淇淇单独在白公馆生存,尤为孤独,据专家们说,它每逢4至6月的发情期,总是“躁动不安,常常用身体撞击池壁。”

内分泌失调并发感染肝炎和糖尿病。它的肝损伤导致它发高血脂、高血糖症。GPT指标高达15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50倍;甘油三脂指标高达1,10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00倍;血糖指标高达9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9倍。经中外专家的一番救治才得转危为安。1997年春,它又开始了短期的绝食,赵庆中等专家只好给它灌食鱼浆。2002年7月14日早晨6点多钟,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员像以往一样地去中科院水生所的白暨豚馆巡视,看到淇淇在水池中游动,没有什么异常。前一天的工作记录上记载:晚上喂食,进食正常。8点钟,当工作人员再次走进“白公馆”时发现,淇淇躺在水下不动了。经过一番抢救后,未能救活,全世界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暨豚就这样去世了。死时淇淇的年龄约为25岁,相当于人类70多岁的高龄。被人工饲养了22年半,淇淇是人类用近代水生科学手段第一头被人工饲养的白暨豚,人工饲养环境下最为成功的一头白暨豚,也是全世界最后一头人工饲养下的白暨豚。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