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途旅游

国内国际线路视界山岩旅游业界

搜索

随笔漫谈:瑞士贝城地下寻盐记

国际新闻|2012-4-25 20:24

来源:新华网|4510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打印

  新华网瑞士贝城4月22日电(记者王昭) 贝城位于瑞士西南部,海拔424米,是阿尔卑斯山区一座小城。城东是流经瑞士和法国的罗讷河。这里有瑞士现存唯一的地下盐矿,人们可从中了解当地采盐史以及盐与当地人的关系。

 

  盐曾是财富象征,古罗马人甚至用食盐支付士兵军饷。从前瑞士是欧洲贫穷的山地国家。山区居民没有条件食用新鲜食物,只得用盐制作腌肉和咸味奶酪。300多年前,贝城不产食盐,要从地中海沿岸进口。当地人把价格高昂的盐比作“白色的金子”。

 

  15世纪时,贝城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山羊偏爱石缝中流出的泉水。他尝了一口,发现味道是咸的。原来两亿年前,今天贝城所在区域被海水覆盖,盐分渗透到城下的岩石中。地下蕴藏的盐从此让贝城有了不再“受制于人”的自豪。

 

  从1684年开始,当地人将含盐的泉水引出,将一棵棵树木中间凿空,首尾连接形成导流管,运送到指定地点,蒸发后获得食盐。到了1743年,矿工们用铁锤和凿子在岩石上开凿巷道,用20多年时间打到地下215米的深度。1832年,时年30岁的法国作家大仲马为躲避巴黎蔓延的霍乱来到贝城。他参观了贝城盐矿,从木梯子下到盐矿时,他形容当时的自己如同“悬在草茎上的一只金龟子”。

 

  贝城盐矿内巷道密布,总长达50公里,宛如迷宫,其中几公里向游客开放。人们要乘坐小火车才能到达地下450米深的盐井。黄色的小型电力机车牵引着4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乘坐10人。车厢不大,人坐在里面头几乎能碰到车顶。

 

  1500米长的巷道小火车要走8分钟,狭窄巷道石壁上闪烁着昏暗的灯光,车轮在铁轨上发出沉闷的滚动声。坐在车厢中,人们不由得感慨当年采盐工人的艰辛。

 

  地下盐矿参观过程长达两小时。游客在盐矿讲解员带领下,走过石柱、石梯和一个个洞穴。岩壁上时常出现“盐钟乳石”,从石缝中渗出的含盐水分结合矿物质,形成白色结晶体。盐矿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会促进“盐钟乳石”生长。

 

  水晶大厅是地下盐矿最大的展示厅。顶部岩石上悬挂着采盐工人从17世纪就开始使用的12盏井下灯具。300多年前,工人们使用油灯照明,如今工人使用的是具有照明、甲烷报警等功能的灯具。甲烷无色无味,易爆炸,浓度过高时氧含量明显降低,能使人窒息,是采盐工人的大敌。17世纪,矿下工人将小鸟放在木笼里一并带进盐矿,用小鸟来报警。

 

  水晶大厅中陈列着盐矿开采初期用过的导流管、装满岩石的矿车、工人开凿巷道的工具和早期制盐工具,还有方便当时独轮车运输石块的简易木制轨道。游客还能看到在贝城盐矿发现的盐结晶体,有的状似珊瑚,有的如同樟脑球。人们走过这里,投影仪会自动在岩壁上打出反映100多年前盐矿生产场景的图片。大厅内还有一处岩壁不停地渗出水来,游客可以亲自尝尝这种含盐的地下泉水。

 

  讲解员埃尔温·卡伦说,贝城产葡萄酒,盐矿温度恒定在18摄氏度,湿度适中,废弃的矿洞可以改造成酒窖。当地一些酒庄将葡萄酒放在井下储存,以求葡萄酒自然醇化“成熟”。据说这里有的酒已存放45年。

 

  贝城盐矿产的食盐,包装上会特别注明“阿尔卑斯山特产食盐”,用以提醒消费者产品的可靠质量和悠久传统。阿尔卑斯山“白色金子”还被用于生产护肤品和浴盐,销往瑞士各地,延续着贝城盐的美名。

 

       责任编辑:语燃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热点新闻
    人文地理
    经典线路
    环球地理
    户外课堂

  • 行者物语热搜标签
  • 行者物语官方微信
    行者公众号

    北风的微信
    北风的微信

    行者物语投稿 投稿邮箱:317379335@qq.com在线投稿
    © 2011-2024 行者物语(xz.tqiant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微信:13518992858 违法信息举报QQ:317379335